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图片故事)大学生身家过亿人生没有捷径追求梦想

订阅《北大纵横》,与万千咨询师亲密接触

=============================

在学院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经过几次摸索,然后瞄准方向,一头扎进去。 这或许是当代90后创业者都会经历的过程。 于敦德就是其中之一。 凭借着对旅游业的痴迷,25岁创立携程,33岁身价过亿。放弃精神。

1981年,于敦德出生于江苏青岛,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小城。 从中学到小学,于敦德每个周末都会环岛游一圈。 十多年来途牛网怎么样,他走遍了青岛的每一寸农田,“走遍世界”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2000年,于敦德考入西南大学中文系。 和所有情商超过130的儿子一样,于敦德对电脑非常痴迷,大学四年的课余时间都在机房里度过。 当计算机系的同事都在抱怨C++的时候,于敦德认为编程太简单了,一点挑战都没有。

2001年6月6日,适逢东大99华诞,校园门户网站“先声网”正式上线,面向全校招兵买马。 于敦德跳着跑去笔试,可是他身后多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闫海峰。

严海峰那时候刚入学,学的是金融专业。 两人聊得很开心,双方约定“如果一个人被选中,另一个没有被选中,那么被选中的人会给落选的人一个小小的教训”,在“先声网”上免费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一周后,两人同时收到了“先声网”的通知,两人都被分配到了新闻频道。 那天,两人来到学校旁边的一家川菜馆,点了两瓶酒,大快朵颐,于敦德发誓,“我要在五年内创建自己的网站!”

毕业前夕,在一次技术峰会上,于敦德认识了blog.com的创始人方兴东。 第二天,他陪方医生去了上海。 “在快速发展的网站上肯定有很多空间。” 当时博客网只有7个人,于敦德负责产品和技术。

狂暴的五月途牛网怎么样,于敦德和四五个男人挤在北五环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了疯狂的码农生活。 不到三个月,于敦德就明白了方博士的用意,借助Web2.0技术,创建了中学生博客、教师博客等,随后创办了《博客技术周刊》、《博客新知识周刊》、《博客生活周刊》等网络刊物。

那时候服务器很不稳定,时不时就宕机,所以于敦德经常晚上从床上爬起来,从十楼一路搬到一楼,然后折腾折腾到西南二环广渠门一侧机房。

短短一年时间,blog.com 从 3000 家跃升至全球前 100 名,成为英文博客第一名,并成功获得 1000 万欧元的融资。 于敦德走互联网这条路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同时也明白“做生意不能太多太杂,一定要专精”。

2005年春天,好朋友严海峰从东方大学毕业。 他把于敦德请回上海,三人加入了另一家创业公司——鱼儿网,一个担任CTO,一个担任COO。

余敦德来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名字从“儿童研究所”改成了“优优网”。改名后,网站、论坛、博客都换成了“优优网”。儿童的”。于敦德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好记”。

名字改了也没关系。 半个月后,上网搜索育儿关键词,下一屏10条记录中有8条属于parenting.com,访问量迅速下降。 短短半年,育儿。 姓名。 年底,育儿网的老板给了两个大红包。

两个目瞪口呆的青年也不糊涂,订了两张第二天去印度的机票。 然而,飞机一落地,我就惊讶了,“我的英语不太好,问路要花很长时间。” 光是在机场卖钱就花了一个小时。 最后有幸遇到一个台湾旅行团,三人赶紧申请加入,才开心的玩了一个星期。

回国后,于敦德深受感动,与晏海峰商量。 是的,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高达1万亿,而且每年还保持着10%的下降速度。 最终,两人决定“只做在线旅游预订”。

2006年初,两人招揽了几名东大校友,凑了100万,在广州玉道街租了一间70平米的办公室,成立了“途牛网”,以敦德命名。博客的昵称是“兔妞”。 那一年,于敦德25岁。

在接下来的七八个月里,两人将四万多个景点一一手动添加到网站上。 终于,2006年10月,“途牛旅游网”即将上线。

那么,到底是社区网站卖广告,还是直接卖旅游产品赚钱呢? 四五个人争论了半天,最后于敦德一句话戳中了所有人的胸口:“总共才100万,怎么够烧?那个时候直接卖产品来得快。”

业务模式虽然很简单,就是将国外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汇总在一起,进行分类管理,为旅客进行在线参观和咨询,最后在携程上完成预订。 所有服务均由旅行社承担,携程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旦旅客与旅行社成功签订协议,携程就可以获得旅行社的佣金。

为了从艺龙等网络大鳄手中抢食,于敦德决定走差异化之路,推出了三款创新产品。

首先是景点图书馆。 4万多个手动输入的景点派上了用场。 除了为旅行社提供游客,携程还可以为旅行社提供旅游景点支持。

二是路线。 景点数据库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如何打造良好的客户体验? 敦德决定走群众路线,他提出了路线图。

所谓路线图,就是用来随意记笔记的工具。 一个行程包括几天,每天几个景点。 旅游的朋友在网上解读行程很直观。 一趟之后,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山治。

最后是拼盘。 旅游的朋友可以设计自己的旅游主题,然后结合景点,比如“最适合小伙伴游玩的10大景点”、“最适合蜜月的10大景点”等,系统会根据情况持续更新旅游朋友上传的分类,生成相关景点的文字说明。

三管齐下,游客不是傻子,携程打造的旅游共享模式很快获得了更广泛的好评,产生了滚雪球效应。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到2008年初,100亿元启动资金基本稳定下来。 “每个月有30多个员工在等发工资,网站也急需升级,40万、50万都撑不过半年。”

不幸的是,恰逢2007年日本次贷危机,风险投资非常谨慎,不见狐狸,不见鹰。

“现金比你妈重要,如果到2008年6月还没有融资,公司肯定倒闭。”

在会见了50多个投资人后,于敦德终于找到了戈壁资本。 起初,它没有用。 后来他才知道,他的一个合伙人是东大校友,比敦德晚了几年。 最终,戈壁资本决定向携程投资200万。 美金,于敦德泪流满面,“一定要把携程做大做强!”

投资200万港元,于敦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发工资!” 然后他开始升级网站,建立呼叫中心。

携程最初的呼叫中心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接八部电话。 信号很不稳定,说话有回声,还经常越线。 拿到钱后,于敦德立即换了一套新的呼叫系统。 20秒电话接通率提升至90%,在线预约率提升至50%,30分钟响应率提升至96%,投诉当日解决率提升。 到 88%。

2009年底,艺龙以56.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去哪儿和携程紧随其后,携程已经排名第四。 不过,于敦德的目标是前三名,于是又点燃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广告

于敦德聘请新锐编剧,只花了不到10万元就拍了一个广告。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祖母和她的儿子。 由广东中央电视台推出。

没想到那种广告效果跟“脑白金”一样,网站访问量增加了十多倍。 尝到甜头后,于敦德仅在省内各大城市的轻轨上花费了数千万的广告费,一下子就把同程这个品牌打了起来。

第二把火在商业模式中燃烧

2009年,携程的预订量已经跌至每晚数万,平台模式“不分头尾”。 很多旅行社在元旦、春节等高峰期不关心同程的客户,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同时,当时的互联网旅游公司考虑到成本,获取用户的方式都集中在线上。 当乘客遇到问题时,他们只能放下手机,再也见不到任何人。

因此,于敦德决定将“平台模式”转变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的模式。 2009年初,他借国家开放“旅行社可以跨区域经营”的契机,在十几个省会城市注册了分支机构,实现了网上接单、电话咨询+双轮驱动线下客户签证交付,面对面咨询。

截至2013年,携程已在省内广州等二三线城市建立了180多家服务中心,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益。

第三把火烧在产品上,境外游和跟团游将同步增加。

当时艺龙等大佬主要做国内游,携程根本竞争不过。 于敦德决定顺势而为,将70%的产品投放到海外游。

同时,携程摒弃了艺龙“机票+酒店”为主的商旅市场,以休闲旅游客户为主,主打路线分享和推荐的模式。

如你所知,在过去的六年里,三天的海外旅行比三天更受欢迎。 每年中秋、春节黄金周,出国人数达60、700万人次,携程也火了起来。

据悉,这些欧美鬼才出门旅游没有语言障碍,因为旅游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是法语国家。 而在东亚地区,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游客大多只会讲母语广东话,因此对跟团游的需求很大。

于敦德在跟团游上斥资百万,推出“优优专线”高品质跟团游,提供百余种旅游产品。 很快,专家线交易占比就超过了31%。

2013年9月,于敦德获得淡马锡和DCMD的6000万美元轮融资后,勇于加大“旅游金融”投入,抓住90后90后的重大痛点, “我钱不多,想出去看看Look。” 很多年轻人都在想,携程提供5000-10000分期免息旅游产品,为什么不先玩玩呢?

随着我国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携程也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自2009年以来,携程每年都保持着300%的跌幅。 2010年注册用户40万,销售额4亿。 2012年注册用户120万,销售额突破12亿。

2014年5月9日,携程网在纳斯达克上市,以“GoTour,GoTuniu”的口号助力全球,成为港股首家专注在线休闲旅游的中资企业。

半个月后,同程股价涨幅超过100%。 携程估值突破百亿。 年仅33岁的于敦德身价接近10亿,成为中国旅游圈最年轻的上市公司创始人。

2015年3月,易迅强哥战略投资3.5亿英镑入股同程,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一开始,携程的“机票+地接”出境游产品就创下了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新纪录。 目前,携程已在斯里兰卡、巴厘岛、曼谷等海外城市设立目的地服务中心。 目的地城市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携程的营业额已突破100亿,在线及跟团游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

“途牛只做一件事,让旅行更简单,让更多人有机会用脚丈量世界。” 为了这个梦想,这个叫于敦德的“牛人”将继续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