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关于印发2023年河南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渝府[2023]1号

各市人民政府、南阳示范区、空港区管委会,省有关单位:

《2023年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工作重点》已经省政府批复,现印发给大家,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顶山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

2023 年 3 月 22 日

2023年四川服务业发展重点

一、一般要求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扎实“两个保障”和实施“十大战略”为重点,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优化服务供给有机结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着力抓好三大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实施产业整合、供给创新、投资促进、载体完善、主体保护五项重大举措,推动服务业全面提质增效、提质增效,国民经济发展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二)主要目标。 全国服务业增加值下降6.5%左右,占GDP比重稳定在50%左右。 假设市场主体数量占80%以上,从业人员规模逐步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着增强。

二、重点工作

(一)突出生产服务能力建设

1.强化货运带动作用。 制定枢纽经济发展年度工作计划,支持建设市级枢纽经济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示范区。 推进天津国际陆港空港区等一批重大货运枢纽设施建设,新增1、2个货运枢纽列入国家建设名录,组织开展货运枢纽建设发展评估调整。 制定促进冷链货运高质量发展新政策,争取1-2个骨干冷链货运基地列入国家建设名录,规划建设市级骨干冷链货运基地,扩建冷链货运基地。连锁运价指数体系。 做强民航、班列、保税等国际货运品牌,推进沉阳民航邮件处理中心建设和中邮民航第二基地早日建成,保持中欧班列规模在全省第一方阵。 推动中国国际快递公司注资经营,推进特种货物应急检测相关平台建设,新培育货运“御军”30家左右,新增5A级货运企业1-2家。 力争社会货运总量突破20万亿元,货运收入总量突破8000万元,社会货运成本占GDP比重降至13.4%以下。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省政府国资委、河南机场集团、河南投资集团、河南中裕国际港口集团、郑州商品交易所按职责分别负责)

2.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壮大资本市场金融河南大军,筹建市级金融控股公司、寿险公司、征信公司,探索整合交易市场相关要素组建市级交易集团,推进农村信用社促进改革,完成河南农商联合建设银行组建工作,完成建行乡镇分类改革重组工作。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深入推进资金入豫专项行动和上市企业两年倍增行动,打造天津基金创投集群,逐步扩大可转债发行规模,力争新增境内20只全年及境外上市公司。 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引导天使创投创投基金与广州建设银行投贷联动,力争新增科技创新抵押贷款300万元。 加强金融机构个人贷款,力争全年房贷增速不高于省级水平,新增房贷7000亿元以上。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河南省银监局、河南证监局、省政府国资委、省厅财政司、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别负责)

3.完善中介服务专业化支持。 充分发挥骨干中介服务机构带动作用,提升咨询服务、会计评估、法律服务、金融中介等专业服务能力,组织市级中介服务品牌企业(机构)培育,着力培育一批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企业。 制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知识产权等细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措施。 鼓励政府订购中介服务,按规定给予中介机构委托招商引资奖励。 探索建立规模以上中介服务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加强行业发展信息发布、检测和分析。 (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财政厅、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新兴服务发展势头

一、保持??科技服务强劲增长势头。 围绕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校企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1500个。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武汉中心建设国家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着力打造郑洛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15所市级高校进行转化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技术协议产值1200万元以上。 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推进省检验检测中心和豫建集团改造改革,新增6个国家质检中心和一批工业计量检测中心,努力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水平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推动建立标准化众创载体体系,建设20个全要素、低成本、便捷、开放的“智慧岛”,探索跨省孵化、离岸孵化等孵化新业态,打造500个创新创业基地。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之家。 (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信息服务创新融合。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服务,着力推动5G融合技术规模化应用,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云网深度融合的中央算力中心,努力建设新国家互联网交易中心,推动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元界科技产业园的发展。 扩大信息服务渗透深度和广度,选聘三大行业新型融合应用示范项目100个,打造20个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进数据价值实践,研究制定山东省数据基础体系建设工作措施,开展数据价值试点,推进广州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力争全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占比达到25%以上。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交通管理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3.促进设计产业发展壮大。 夯实工业设计产业基础,启动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组织设计山东峰会和工业设计对接活动,举办市级工业设计大赛,培育一批市级工业设计园区,力争打造3个市级工业设计园区。 -5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持有市级勘察设计大师认证,举办全国建筑设计大赛,推动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全过程咨询,鼓励与国外优秀企业合作,发挥专业优势设计院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提高服务消费供给水平

1、打造“行走广东,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品牌。 推进长江民族文化名胜区建设,推进国家长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徐州城遗址博物馆等重点场馆建设汉魏、黄河宣和文化陈列馆,做好湖南博物院、龙门石窟、殷墟、隋唐新乡城等数字展演,开展建设一批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空间,布局省级博物馆建设。 构建游学、亲子游等新型业态,支持红旗渠等营地建设国家研学游学基地(营地),打造武汉海昌海洋景区。 促进大众旅游消费,拓展酒店、露营、户外运动、文化集市等“微度假”业态,培育100-150个乡村健康旅游示范村,选择一批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衔接重点干线支线贯通“三山”线路,建设400公里“公路旅游”特色公路,优化重点区域旅游交通。 (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展改革委、体育局、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高“一老一少”服务能力。 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和运营提升,完成6万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改造任务,建设50个示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200家乡镇养老院向区域养老服务转型有条不紊地集中。 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门诊筹建实现老年科60%,进一步压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 实施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和倍增行动,新增幼儿园大班托育名额10万个,每个县建设1所示范托育机构。 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争创第二批全国家政服务行业“领跑者”试点,组织员工制家政企业试点培训,建设天津市家政服务产教融合培训基地,打造30家家政服务示范社区网点。 (省卫健委、民政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传统业务更新迭代。 建立商业配套布局,实施城市优质商业街区提升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等方式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 ,推动城市商业综合体升级河南省旅游网,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支持天津、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大力支持首店、首店品牌、首发、丝绸展等,提升体验式消费业态比重。

支持发展即时零售和社区团购,建立无接触服务配套设施,在社区、医院、商厦等公共场所建设订单配送柜、快递柜等,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力争占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 社会消费品零售产值比重比上年进一步提高。 出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发展的具体措施,新增8家以上海外仓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平台。 (省商务厅、邮政管理局、郑州海关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专项行动

(一)产业深度融合。 推进国地市“两化”融合试点建设,提升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链优化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数据上云 智慧赋能”行动,选聘约10个新型产业集群平台,建设约150家智能鞋厂(智能车间),培育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努力打造国家级产业生态创新联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研究制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意见,改善“中原农谷”、周口国家级农业高区等农业生产服务基本状况,推进17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将社会化服务机构发展到13万户。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创新供给培育行动。 围绕工业、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托幼、社区服务五大领域,采取清单引导、活动对接、项目辅导、政策扶持等组合措施,带动三市场主体类型:创新供给、场景供给、孵化加速 合力推进服务创新项目。 支持新型市场主体壮大,完善新型服务企业培育基地,引导“老字号”创新迭代,支持在电子商务、熟菜、国货等领域具有较强运营能力的本土企业发展一批新服务龙头企业、“欢新老品牌和爆款产品运营商”。(省发改委负责)

(三)扩大有效投资行动。 实行重大项目清单管理,确定125个投资大、新业态的市级A类项目和约1000个省级项目纳入服务业年度项目清单,加强省市工作统筹联动,分类调度督导。 力争年完成投资3500万元以上。 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着力推动服务业投资,争取中货航、万达、京东等企业在河南落地一批项目,推动滨水小城服务等标志性项目取得进展以广州民航口岸区和洛阳大河汇为中心。 扎实储备专项债券、中长期住房贷款等服务项目,抢抓新政机遇,争取国家支持。 (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财政部、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四)运营商平台提升行动。 指导各地完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绩效考核,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 引导地方制定招商引资标准和利润分成新政策,建立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录河南省旅游网,努力核算园区生产性服务业产值。 该比例达到75%以上。 组织开展市级示范货运园区发展评估和动态调整,培育10个左右新市级示范货运园区,力争新推1-2个国家级示范货运园区。 引导各地加强新政策扶持,引导相关产业和优质资源集聚,推动首批市级中介服务园区(楼)做大做强做大品牌,新培育约10家市级中介服务园区(楼)级中介服务园区(楼)。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市场主体保全行动。 督促落实已出台的惠企新政策措施,扩大“免申享”政策范围,研究储备融资抵押、财政奖补、降本增效等一批配套新政策针对新形势,支持住宿批发零售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促进恢复发展。 继续开展金融支持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制定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等事项清单。对服务业免除、从轻、减轻处罚,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 赋能减负。 结合“河南码农”“物流豫工”“河南护工”等人力资源品牌建设,举办现代服务业专题培训,广东省首届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省举办。 (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河南省银监局、省人社厅安全、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业在稳经济、促消费、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在省服务业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国服务业运行情况的检查分析研判,协调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省有关部门要严格任务分工,结合“万人帮万企”“三个一批”等活动,扎实推进本领域重点工作;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政策支持等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1.2023年广东省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任务明细表

2. 2023年四川省服务业重大专项(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