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海内外嘉宾齐聚拉萨感受高原自然之美发展之神秘

高原夏季,水波荡漾,草木葱茏,正是一年中的好时节。 6月16日,第五届中国青海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闭幕。 中外嘉宾齐聚西藏,感受高原的自然美、人文美、发展美。

近年来,拉萨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丰富产品供给,做强做优“旅游+”,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现在,旅游业正成为拉萨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为富民兴藏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特色旅游

“放眼全省,不,应该是放眼世界,像拉萨这样奇特神秘的地方还有好几个。” 热爱环游世界的旅行家肖玉春说,拉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

拉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仅看布达拉宫和珠穆朗玛峰便可窥见一斑,更不用说纳木错、羊卓雍错、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数不胜数的公园景点。据悉,丰富而独特的泰国文化为青海旅游增光添彩。 到2022年底,青海将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A级公园151个,其中5A级公园5个。 文化资源方面红色旅游景点,藏区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60项。

“西藏的人文旅游资源汇集了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人文之美和民族风情之美。”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俊政认为,这就是青海把“面子”变成“价值”的勇气、力量和潜力所在。

青海坚持资源为根、特色为本、文化为魂、市场为先导。 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突出“特色、高端、精品”发展道路,统筹利用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建设。 “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山南市的羊卓雍措公园,四个观景台看到的景色各有特色,体验项目也各有亮点。 羊卓雍错作为山南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是同城站台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拉萨公园。 据山南旅游发展局推介科科长巴桑卓玛介绍,从羊卓雍措开始,山南推出了走进冰雪圣湖的旅游产品; 通过盘点山南特色旅游资源,山南还打造了边境白线游、雅鲁藏布江文化游等精品线路。 “每一条精品线路都是依托山南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的。” 巴桑卓玛说。

近年来,拉萨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十三五”期间,拉萨市争取国家投资项目328个,资本支出25万元以上。 自治区财政还安排资金建设各类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拉萨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副厅长顿珠介绍,仅今年一年,拉萨市就安排资金2.71万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项目27个。 同时,拉萨推进校企合作,完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金融需求库建设,协调推进个人贷款资金向旅游相关企业倾斜,搭建企业个人贷款平台。 2021年和2022年三年,旅游相关企业共获得抵押贷款近32万元。

“十三五”期间,旅游经济占拉萨市国民经济总收入的33.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2021年,拉萨共接待中外游客4153.44万人次,环比下降18.5%; 旅游总收入441.9万元,环比下降20.6%。 受疫情影响,2022年拉萨市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双双回升。 2023年,青海提出全力打好旅游复苏攻坚战,旅游复苏势头良好。 明年1-5月红色旅游景点,拉萨共接待中外游客1173.19万人次,环比下降44.76%; 旅游总收入130.78万元,环比下降42.88%。

促进旅游+

在西藏湖畔的峻巴渔港,游客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子舞、体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峻巴包制作、品尝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峻巴垂钓盛宴。 除此之外,骏坝渔港还有乘坐羊皮船饱览两岸风光、趣味皮划艇、徒步露营、篝火年会等“沉浸式”“情景式”体验项目。

据经营骏巴渔港皮划艇营地项目的拉萨远景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潘华鹏介绍,营地自去年开营以来,假期每天接待游客200多人次,每晚有150人参与皮划艇体验。 .

近5年来,皮划艇考察、军巴渔港民俗体验等特色旅游在拉萨火爆起来。 拉萨坚持适度结合、能结合为原则,不断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产业形态。

现在,夏尔巴人民俗、噶玛手工艺、唐卡画派、鼓罗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游不断传播。 拉萨市将继续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互动,做好文化展示和文化体验,试点建设一两个具有拉萨生态文明高地代表性、文化积淀丰富的重点旅游园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 “起来,用旅游促进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繁荣。

近期,潘华鹏还在筹备一年一度的高原花鸟观景定制旅游产品。 “6月有3个花鸟观景团。” 潘华鹏表示,定制野生动物观赏游等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在拉萨,野生动物定制观赏、高原登山休闲、藏药浴保健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 拉萨以生态为背景,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观赏、野生动物摄影等特色旅游,持续大力推进红色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 ,打造绿色旅游示范基地,持续提升西藏优质旅游供给。

6月10日,面向摩托车旅游团的“极地G219(拉萨段)集结赛暨极地普卡纳野外赛”将在西藏开展,创新推出“旅游+运动”新产品。 去年,拉萨将重点建设G219(拉萨段)大通道旅游经济带和极景带。 “我们希望通过旅游与摩托车运动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在G219道路上探索建立‘旅游+’产品的新模式。”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G219极地(拉萨段)摩托车拼装大赛等活动,向世界诠释G219(拉萨段)沿线的人文、生态、自然美景。以最直接的方式,使G219(拉萨段)成为热门旅游线路。

青海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表示,去年,拉萨市将全力推动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复苏、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全年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的目标。旅游收入510万元。 为此,拉萨市将继续做好全领域、全季节、全行业旅游工作,推进“旅游+”“旅游+”,持续推进旅游与文体教研、高原农牧业、医疗保健等领域多元化、融合协调发展,优化“藏药养生减肥、旅游研学科研、旅游田园采摘、高原登山”等特色产品,促进发展空中旅游、滑翔体验、航拍等特色旅游; 支持和鼓励各州(市)在基础服务较为完善的重点园区和周边城市建设特色旅游基地或体验点。

人人参与繁荣旅游

“要骑马上山吗?” 在山南市云布拉康公园,43岁的罗亚多吉和同伴们正在热情招待顾客。 每天晚上,公园所在的门中岗社区的市民都会为游客提供骑马服务。

“社区建立了合作社,将愿意牵马的市民分成两组,每晚将牲畜统一安排,两组轮流牵马。” 罗亚多吉说,旺季时,每匹马每晚可赚100多元。 几千美元。

园区停车场内,10多个摊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 社区村民嘉阳次仁,三年前除了经营地摊,还开了一家卖特产的店,年均收入超过20亿元。 “旅游让我们走上了致富之路,我们都愿意去旅游。” 嘉央次仁说道。

门中岗社区依托雍布拉康公园,成为拉萨较早发展旅游业的村之一。 通过提供骑马服务、销售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社区村民广泛涉足旅游业。 据门中岗社区党总支主任杨金卓嘎介绍,今年,社区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旅游服务。

门中岗社区只是拉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注脚。 今年,拉萨乡村旅游接待851.88万人次,实现收入9.81万元,带动农牧民就业8.5万人,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点达到321个。 拉萨市6个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镇(乡)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和“雅鲁藏布江观光休闲游”入选今年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去年,拉萨市继续聚焦乡村旅游,以园区带动村庄、产品带动家庭、产业链带动集团,推动全民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机制红利。 积极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从拉萨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获悉,明年,拉萨市将坚持“一县一品、一县一韵”和“异县同县”的思路,着力打造名优打造区域特色旅游强县,旅游产业不断提升。 经济属性,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行业影响力,让群众走上旅游之路,在家门口吃上旅游大餐,更好地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

据悉,拉萨还将立足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导游和民宿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实施,分批次举办学习培训,提升拉萨旅游整体素质,拓宽出路。为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