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缺少教育视角,保育员缺乏自信学期结束的转变!

幼儿园历来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保育与教育并重。 育儿是第一位的,因为孩子还小,各种机能正在发育,需要大人的细心呵护和保护。 因此,与其他学校阶段相比,幼儿园在师资配备上要求“两师一保”,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 在幼儿园,人们习惯称保育员为“阿姨”,安排他们做后勤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洗东西,或者照顾孩子的生活,比如倒水、洗衣服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工作者的观念和行为正在逐渐改变。

保育员缺乏教育视角、缺乏自信

在学期末的茶会上,孩子们成了托儿所工作人员的谈资。 一位保育员说:“我们班的小宝宝喜欢跟着我问问题,当我出去回到班级时,他会问我,‘刚刚阿姨去哪儿了?’”另一名保育员也说。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有爱心,那天中午我在拖地,贝贝午睡起来看到我就说:‘阿姨,你太辛苦了,你得洗碗、拖地地板上幼儿园保育员总结,你还不能睡午觉。’”她对他说,‘是的,当阿姨很辛苦。 以后你要好好学习,不要做这种事。’”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保安主任褚先生就说道:“工作没有好坏之分。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幼儿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我们不能自觉地比别人低人一等,降低自己的地位。”保育员回应道:“虽然我明白道理,但现实确实是这样。 甚至有时候我们也会看书,和孩子们聊天。 有故事,但他们的能力不如老师,教不了孩子。”

案例分析表明,保育员能够积极回应孩子,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对“教育”二字存在误解和偏见。 他们认为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等行为不是教育行为。 他们认为,“教育”就是能够像老师一样唱歌、跳舞、说话、画画,让孩子们获得知识。 正因为如此,托儿工作者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指南》提出,孩子的学习以直接体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作为幼儿园工作人员,保育员对幼儿身心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大家围绕保育员专业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保育员的工作就是协助教师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为孩子提供德、智、体、美、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基于此,在新学期开学大会上,幼儿园正式将保育员的名字“阿姨”改为“老师”。 这一定位不仅肯定了幼儿工作者的身份和教育价值,也激发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增强了他们的教育责任感。

为了真正让保育员从后勤服务人员向教育工作者转变,幼儿园成立了保育教研组,由保卫主任带队,后勤副主任值班,带领全体保育员开展保育员工作。研讨活动围绕日常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营造了“以科研促健康”的良好氛围。

行政指导半日活动提升业务素质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幼儿园视觉引导是一种全方位观察和评价的方法。 过去,我们在检查中只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指导,而忽视了保育员的价值。 现在,我们对保育员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卫生、清洁,还重点记录和评价他们在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状态、参与等教育行为。

行政半天活动跟踪检查,可以深入一线,更准确地发现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早上进园不爱打招呼,但保育人员看到他们后主动打招呼:“早上好,孩子!” 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再比如,当孩子在吃零食时难以撕开独立包装袋时,保育员应该直接帮助还是耐心指导? 半天指导中的“点对点”跟踪,可以及时发现保育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

视频分析展示树立典型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一根胡萝卜,一个坑”,每个班只有一名保育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不可能要求保育员在班内停止工作,边观察边学习。 如果每次都依靠言语交流,他们只会有片面的理解和困惑。 因此,我们幼儿园有意识地录制、剪辑了一些视频,将保育员的优秀做法以“图文并茂”的视觉引导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不仅是一种交流和学习,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比如每天的午饭时间,大(1)班的做法值得借鉴,所以我们剪辑分享了这段时间的上课视频:一位老师站在卫生间门口幼儿园保育员总结,关注着孩子们饭前轮流上厕所、洗手。 同时,保育员带领值班学生将小餐桌摆放在活动室前后合适的位置,并将餐具摆放在餐桌上。 然后他们组织一群孩子有序地自己吃饭,并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勺子,不挑食。 按需取餐,另一位老师组织另一组孩子去取餐。 直观的视频让保育员们一目了然,他们感慨道:“我终于明白该怎么做了。”

又比如,在户外活动时,我们编辑分享了保育老师陈老师与老师们密切配合参与活动的视频,强化了保育人员积极配合老师、积极主动的理念。参与日常工作。 这也引导幼儿工作者在日常班级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变化和需求,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与教师一起寻求有效的教育策略。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问题跟踪教学研究寻找合适的方法

问题跟踪教研活动是紧扣幼儿工作者实际困惑逐步深入的教研活动。 幼儿园每月组织一次保育员专业学习,尝试采用“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教研模式,针对保育员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为保育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为幼儿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 这种教研模式从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入手,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护理人员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有效改变教育观念和行为。

例如,针对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出的“有些孩子不会叠被子”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策略分析。 托儿所老师们通过互相交流经验找到了解决办法:首先让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观看同伴如何叠被子,然后用儿歌巩固叠被子的过程。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能力弱的孩子也可以和能力强的孩子结对,互相帮助,做到强者引领弱者。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_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又比如,我们围绕“如何让孩子参与劳动,在一日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最后,以《指南》为指导,我们明确了要点:“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肯定他们的尝试和努力,不要因为做得不好或做得慢而取代他们。” 同时,我们还集思广益,梳理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儿童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点,让保育员知道如何去做,从而提高了他们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活动的能力。

幼儿园对保育员的关注和指导很快就产生了实际效果。 我们发现,现在的幼儿工作者比过去有更强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做“服务”工作,而是向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迈出了一大步。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2年2月27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