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浙江新昌县创新指数蝉联全省第二

一、2021年工作重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 我局坚持聚焦创新、聚焦改革,搭建平台、教育主体、集聚资源,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创新品牌不断打磨。 县域创新发展“新昌模式”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和经验得到科技部王志刚部长批示和中央体改办《改革形势交流》《浙江新昌县探索县域创新新路径—— 《推动发展》印发,得到原省长郑善杰等四位省领导的批示。 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并荣获第一批“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省科技创新鼎”。 二是创新指数再创新高。 最新《2020年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新昌县创新指数位列全省第二,5项领域指标位列全省前10名。 其中,技术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二。 全省第一。 R&D占GDP的比重为4.38%,位居全省县市第一,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14%创新工作思路,居全省第一。 三是创新平台更加完善。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化完善“共享科技创新云平台”,完成“揭榜、负责”全流程发展。 省委深改办《数字化改革》公布我县“浙江立陶宛产学研联盟”应用实践和成效。 双城国际“科创飞地”完成房产过户手续,紫金科技港启动更新招标程序,日发精机组建柔性制造智能精密机床产业创新联盟并通过市级公示。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3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开发(备案)省级及以上新产品160项,荣获全市唯一国家科技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 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一等技术发明1项,为全市唯一。

二、2022年工作重点

我们将坚持“产业立县、创新强县”的方针,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县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实施“ 123”科技创新领军项目。 即:围绕“1”主线(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紧盯“2”大目标(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居全省各县市第一,并持续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定河市、县党政领导科技(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努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试点) ; 实施“三个”重大行动(产业增强赋能行动、乡村振兴助推行动、科技亮点再造行动)促进企业创新要素集聚,推动我县全面向创新型国家转型驱动型发展模式。

(一)实施产业升级赋能行动

聚焦行业创新,聚焦企业梯队优化、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引进“三条”,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双提升。 一是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增长”计划。 围绕培育科技型企业“做高做强”目标,深入推进规范企业“五个全覆盖”,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储备库,打造“四批次”的选择、储藏、栽培、鉴定。 落实制造业企业“做高做强”培育行动专项激励政策,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以上,引进高端海外工程师30余名。 二是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知名院所和龙头企业在我县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启动组建新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天目实验室),加快创新联合体建设,成立新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天目实验室)。智能纺织机械创新联盟。 投入运行。 充分利用河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大学等新校区共建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与企业联合开设专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完善科技攻关管理办法,聚焦轴承、纺织机械两大行业,会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梳理“应用研究力量基础研究”“进口替代”等技术清单”和“成果转化”,并通过“揭榜”制度,赛马系统等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努力突破行业瓶颈问题,研发(备案)省级新产品150余项。全年都有产品。 三是实施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规划。 杭州“科技创新飞地”建设加快,双城国际新昌科技创新飞地建成投产。 完善“两地”联动机制,会同高新园区等部门共建小微园区“杭州科技创新岛”(暂名),高效承接成功创业高新科技企业。 “科技创新飞地”孵化的科技产业项目。 全年引进生命健康、汽车电子、数字经济等高壁垒科技项目3个以上。

(二)实施乡村振兴助推行动

围绕“做大”“做强”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县域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繁荣。 一是强化创新支撑。 积极打造高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全县特色产业,努力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对接和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资源。 围绕智慧农业和农机装备升级,组织实施农业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全年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 二是搞好特色农业。 撰写茶产业文章,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新昌茶叶研究所,开展茶园土壤成分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茶树新品种引进,推广数字化技术应用,提高茶园土壤成分分析。茶园精细化管理; 整合茶厂、高校资源,组织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和机械研发,开发功能性茶产品,提高茶产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围绕“一乡一品”,邀请相应大专院校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大力引进适宜的优质农业新品种。 三是实行复合化生产。 积极引进农业复合生产技术,在香榧林、茶园、竹林等周边引进适宜的林下经济品种,并开展试植。 以野生稻、水稻等为重点,引进适宜的渔业品种和相应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全年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余个。

(三)实施科技亮点再造行动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县域创新活力,确保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争取省级以上荣誉。 要做好与科技部的对接,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试点,努力争取科技部举办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现场会。 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科研人员比重、万件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持续提升人,确保我们不断夺取“科技创新鼎”,赢得“科技创新鼎”称号。 获得首批“科技创新金鼎”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深化数字化改革。 坚持创新需求导向,持续深化和完善“创新共享科技云平台”,迭代升级“浙理县产学研联动”“产教融合”“创新共享”学院”应用场景,优化提升板块功能,实现“创新资源一站式概览”、创新需求“一屏对接”、惠企政策“一键获取”,能有效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三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实施科技人员收入倍增行动计划,推进薪酬制度、股权激励和先进管理“三大改革”,促进科技人员创造财富和收入。 完善各级科技奖励资金使用,明确政府奖励资金60%以上用于奖励获奖项目科研团队,其中主要科研团队不少于30%成就者。 加大企业科研经费安排自主权创新工作思路,将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设备费预算调整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其他费用预算调整权全部下放项目负责人的设备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