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曹英韩家辉)今年9月,全国新生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简称部版) )。 未来三年,“部委版”将逐步推广至全国使用。
这是国家“三科教材”(道德法治、语文、历史)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新”到底在哪里? 近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小学统一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民教授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他详细讲解了新教材的特点,并提出了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温如民,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温儒敏表示,语文教材的编写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有很多新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让语文课堂回归阅读,这是语文教学的“本土秘诀”。
多看书,读完整本书
曾有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阅读高峰出现在初一、初二年级。 小学阶段的阅读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指导。 初三以后,学生们整天面临着考试。 读书很功利,兴趣大打折扣。 很多人中学毕业了,却没有读过几本书,更谈不上养成读书的爱好和习惯。
孩子为什么不读书? 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 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们忙着做题,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
“部委版”教材增加了“与成人一起阅读”、“快乐阅读吧”、“经典入门”等多个版块,并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 例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书”节目,倡导孩子们与家长、老师一起阅读有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科普等,并鼓励创造性地运用朗读、讲授、对话表演等形式。其他方法。
温儒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家庭也很重要。 从幼儿园阶段以听故事为主,到小学阶段以纸质阅读为主。 过渡阶段,家长要少看电视、少看微信、少打麻将,多陪孩子读书。 这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很重要。
记者梳理发现,与旧版《民教版》相比,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卷课文数量减少了9课,第二卷减少了10课。 看似文本单元数量减少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但实际上内容却丰富了,尤其是延伸阅读、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大大增加。 三年级以后,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程。 精读课上,老师讲解、举例、给出方法; 略读课让学生自读,将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去亲身体验。 此外,配套刊物《语文识字读本》提供了大量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特点的好作品。
几个方面同时着力,体现“部委版”扩大阅读范围的主要特点,建立“教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机制。
温儒敏表示,教师要防止略读、课外阅读变成“精读”。 因为额外的任务太多,压力大,孩子读书的兴趣降低。 “给孩子一些空闲时间读书是有必要的。”
事实上,近年来,高中、高考的取向一直在发生变化,这直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考语文试卷由6000至7000字增至8000至10000字。 阅读材料涵盖了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训练,学生将很难理解和回答问题。
作为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多年来一直倡导提高国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他认为,培养阅读能力,根本在于让孩子从小就“多读书”,读一些“闲书”,读一些“更深层次”的书,能够“半懂半懂地读”和“全力以赴地阅读”。 。 语文课不仅要求精读、听课,而且不要“挖”得太辛苦,还要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阅读方法,如速读、浏览、跳读、猜读、小组阅读、非连续阅读等。文本阅读和检索。 读书等等。只有多读书,你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拼音难度降低,阅读和写作分为多认少写。
今年刚入学的小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打开书,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教育部》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aoe字母。 这种顺序的改变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汉字放在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语的工具。 另外,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从一开始学习拼音是有一定难度的。 推迟一个月左右学习拼音,可以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一年级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编起来、教起来都有难度,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是语文课的基础。” 温儒敏说道。
《补编本》降低了拼音教学的难度。 一年级要求能拼读音节,但不一定需要能叫出音节; 背拼音字母,但不强制背诵和听写; 它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相结合,使拼音学习与认字相结合。
“读写分开,多读少写”是低年级教材编写的原则。 小学低年级常用单词数量已从过去的1800个减少到1600个左右,其中可写的单词约800个。 一年级第一卷要认的单词数量从400多个减少到300个单词。 这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小学生阅读词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进的。 通过首先识别这些单词,您可以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
“教育部”还安排了“多字识别”,即不完全依靠拼音,还要通过字形、结构、部首等学习识别汉字。温儒敏认为,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大致独立阅读到二年级下学期只要按照教材各阶段设定的目标前进即可。
近三分之二的文字被替换,古文字的比例有所增加。
此次,“部委版”一到六年级的课文几乎有三分之二被修改,堪称“大血改”。
温如民介绍,选课主要遵循四个标准:经典类型、文本质量兼备、适合教学、兼顾当代性。
近十年来,各版本教材都把人文学科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选“当下文本”。 这次的“部委版”,尚未落定的“时事文章”少了,一些经典又回归了。
比如,传统文化类文章的比重大大增加。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列入了古诗词。 从小学六个年级的12本教材中,共选取了132首古诗词、古文,平均每个年级20首左右,约占课文总数的30%。 初中6册精选古诗文124首,分量也有所增加。 古代文学的体裁更加多样,从古代民歌到诗词绝句,从汉代散文到明清小品。 此外,革命传统教育文章也占很大比例。
这次,文言的权重进一步加大。 有人担心,小学阶段的背诵学习方式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能否学到古文的真谛?
温儒敏认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让人们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一开始可能不清楚美在哪里,但慢慢就会积累起来。 如今,有些古诗词教学就像外科手术,失去了“美”。 小学生都有美好的回忆。 多读书、多背诵,背诵是最好的方法。
温儒敏还主张多读古诗词,让学生背诵。 他说,念诵和背诵并不完全一样,这在语文课上很容易混淆。 演唱是自主朗读,适合节奏感强的古典诗词、文章。 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读”,更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朗诵是多声部进行的,有利于营造气氛,但往往以表演为主,很容易形成一定风格化的“基调”。 学习古典文学,需要多背诵,毫不犹豫地读。 你不必沉迷于古代文学。 只要能够在阅读时沉浸其中即可。
防止重复训练并不意味着不训练
近十几年来,各地的课程改革都是为了避免应试教学和重复练习。 提出语法、修辞、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宜系统化,而应“随文而学”。 《部委版》写作团队认为,虽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导致了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弱化。 教师抓不住教学知识点,不敢放开基本能力训练的设置,教学梯度被打乱。 混乱。 有些类很“花哨”,但就是没有“干货”可以抓。
针对这一趋势,编写团队提出围绕语文核心能力基本要求,明确课程知识点和能力,重建语文教材知识体系。 教材不应该是系统的,但总要有系统。 要求各年级、各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和教学要点更加明确,让一线教师备课时了解有哪些“干信息”。 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落实知识点、能力点,做到消息灵通,大致知道每个年级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实现。
汉语“部颁版”的编写工作从2012年3月开始,历时4年。 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编写团队由五十、六十名专家、作家、教学研究员、编辑组成,实际参与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领域专家数百名。 教材历经30多轮评审,数百名特级教师,并在多个省市数十所学校试教。 去年,部分省市开始使用这套新教材。 今年将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统一使用。
温如民教授表示,写作团队收到来自一线的实际反馈“非常欢迎”。 有人评价这套语文教材的编写“回归常识、实事求是”。
中小学统一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民(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