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有效的自然淘汰机制,让部分博士生在淘汰过程中能够学到基础的学术知识,从而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新的工作,而同时,其他博士生也能在淘汰的过程中,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新的工作。 学生由于学术知识的不断积累,最终能够成为毕业生。 该领域的专家? 美国博士培养模式被誉为世界博士教育改革的“金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 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职业规划理念并没有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拟对美国博士生的培养机制进行阐述。 笔者根据2016年至2017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的访问学习经历,重点研究了美国大学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机制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基本假设。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学术能力培养体系
以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例,研究人员需要进行非常系统的研究才能取得成果。 一般来说,博士生至少需要经过以下系统的学习和考核。 没有能力的人自然会被淘汰,需要重新制定职业规划。
1.1 遵守基本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ethicalissues)
对于任何学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记住,学术研究中存在着不能触碰的红线,这一点必须在他或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牢记在心。 为了强调学术道德的重要性,美国大学更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警示博士生。 这种方法比传统引入制度规则更有效。 例如,要求学生统计每年各领域发生的因学术道德问题而导致的论文撤稿率(常见网站为retractionw-atch.com)或抄袭状况(ithenticate.com)。 此外,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通常会对学术道德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美国大学要求每位博士生在博士培养的早期阶段仔细阅读这些规范。 这一过程有助于学校博士生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遵循学术制度规范和学术作风规范。 “没有规则,就没有圈子。” 遵守基本学术规范,有利于博士培养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如果不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这些博士生从一开始就已经为被淘汰奠定了基础。 铺垫。
1.2 你有兴趣做研究吗?
美国的博士生不仅需要实时关注和阅读大量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还需要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发表论文的研究文献,直到公认。 这些文档包括一些与论文写作直接相关的方法论文档,例如《出版之路上的研究设计》(Huff,2009)和《如何赢得论文》(Rudestam,Newton,2014)。 此外,美国大学还要求博士生阅读一些与该领域不太相关的科普文献,如《达尔文的幽灵:进化秘史》(Stott,2013),以及一些历史资料,如如《气体的发明:科学、信仰》《革命的故事与美国的诞生》(Spie-gel, Grau. Johnson, 2008)等。学生还被要求搜寻和研究身边的名人,如该领域主流期刊编委、该领域国际会议顾问名单、该领域国际学术团体和学会成员、大型学术会议获奖名单等。 找到这些知名教授的简历,思考他们为何成功; 使用科学网和其他渠道查找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并思考为什么它们被高引用; ETC。
这些书籍和文献是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博士生早期的知识结构和未来培养的目标精心挑选。 这些材料可以启发博士生思考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做好研究,而另一些人却不能? 博士生在阅读文献材料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形成机制;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受到启发,增强自己的研究自信心。 当然,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博士生能力的评估,即反思他们是否有兴趣继续做科学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具有浓厚学术兴趣的博士生,才能倾听内心的召唤,激发学术潜力,专注于科研的乐趣并持之以恒,而缺乏学术兴趣的博士生则更容易半途而废。 。
1.3 你能很好地审阅学术论文吗?
实现高质量学术研究的关键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领域的研究文献,洞察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相互演变。 提高这项技能的一种方法是要求博士生撰写研究评论。 问题是如何在茫茫文献海洋中找到最核心的文献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美国,许多大学的资深教授经常担任权威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这自然让他们拥有这方面的经验。 因此,美国大学的资深教授通常会为博士生组织或参与讨论,这对于提高博士生的质量非常重要。 论文审阅能力至关重要。 这些资深教授首先会要求博士生阅读复习相关材料(包括视频)。 例如,顶级管理期刊AMR会在其主页上展示对一些学者的采访,以交流如何写出好的研究评论的经验。 这些人通常是美国博士。 学生必读。 提高审稿技巧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将自己视为审阅其他作者论文的期刊审稿人。 这种角色转变对于博士生未来的学术生涯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博士学习期间训练这种技能,并要求博士生阅读一些关于如何做出好的评论的文献(Ballinger and Johnson,2015) )。 优秀的导师不仅要求博士生学会如何写经典论文,还要求他们学会如何评价别人的学术论文。 评论其他作者的论文不仅有助于博士生提高论文质量,从长远来看也能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导师也对博士研究生未来是否有能力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是否有潜力成为所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有了基本的了解。
1.4 学习计划和目标的制定
美国大学也会要求博士生阅读一些关于未来计划的书籍和文献,例如班杜拉(Bandura)的《生活中的遭遇与心理学》(1982)和莫格森(1999)的《心理科学中的生活教训:对年轻科学家的启示》读完这些材料后,每个博士生都有一个指定的时间来描述自己的未来计划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还被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写出一份未来的工作简历。 ,如果学生准备2020年毕业,学生截至2020年的学业成绩必须包含在简历中。毕业时简历上的每一条记录都成为学生申请的筹码。撰写学业计划和未来的简历可以帮助激励一方面帮助博士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进一步判断自己的学术路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主管更清楚地了解。 学生的愿望,然后有针对性地与他们沟通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培训建议。
1.5 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从模糊到逐渐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博士学习期间,许多学生仍然无法清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在美国博士培养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36%的博士生未能获得学位。 这或许与美国大学的目标较高有关,但也不可避免地与博士生自身的职业规划有关。 为了让每一位博士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美国大学会要求博士生阅读一些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文献,比如布里克森的《工匠的自白:我们如何提高工作热情和影响力》 (2011) “管理自己:将你拥有的工作转变为你想要的工作”,Wrzesniewski (2010),“塑造学术生活:在学术生涯中创造价值的策略”,Wellman 和 Spreitzer (2011),等等。 许多博士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术工作,事实上学术生涯的风险非常高。 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可能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6 撰写学术论文
虽然博士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撰写学术论文的相关信息,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博士生应该学会选择研究课题和掌握写作技巧,这将影响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工作。 以及职业追求的各个方面。 在学术写作过程中,美国博士生导师会教学生一个成功的论文作者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专业书籍或文献,比如从基础的《研究生基础英语》开始(Becker,1983)、《学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等。 《作者》(Huff,2002),到更专业的《学术写作实践探究》(Cloutier,2016)、《反思性写作技巧》(Ragins,2012)等等。 阅读这些相关资料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写作能力,为今后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奠定基础。 论文写作还有一些细节要求,比如数据处理要求。 将零散的数据内容升华为一篇精美的学术论文的过程,也是提炼学术思想的重要阶段。 因为一篇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论文的精致和高雅,就像一件让读者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1.7 研究期刊特点并与审稿人交谈
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风格,“迎合”期刊的要求是发表论文的重要一课。 美国大学的资深教授通常会要求学生列出自己领域内的所有期刊,并要求他们对期刊的风格进行评论(如选题、数据处理方法、文字表达方法、篇幅、邮寄方式或地址、期刊读者、排名状况、出版单位、影响因子、引用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授们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回答有关重要和代表性期刊内部运作的问题。 为了让博士生对重要期刊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资深教授还会邀请期刊编辑来校交流、讲学。 通过这个过程,美国博士生基本掌握了论文投稿规则以及与编辑部沟通的技巧。 毫无疑问,这些知识对于博士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论文写完后,必须发表。 不同国家对于博士生在读期间是否必须发表论文有不同的制度限制。 但即使博士生毕业前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仍然会教学生论文投稿的技巧,比如期刊选择、如何反馈审稿人的意见等。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如何与评审专家对话的问题,这也是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例如,你应该接受还是拒绝专家的意见? 如何让审稿人满意? 如何让读者认可? 这些技能必须在这个环节体现出来。 掌握与审稿人的沟通和对话技巧对于新手和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美国的博士生导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视频来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例如“评审过程中的义务和困惑”(Harrison,2002)和“组织和评审中的相互评价机制”。管理科学”(Miller,2006)、“如何与评审专家打交道”(Shaw,2012)。 博士生只有了解审稿人如何评价一篇学术论文职业生涯规划论文,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合理回答审稿人的问题。 有些博士生可能没有经历过投稿过程。 美国的一些博士生导师会采取模拟的方法,比如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简单的论文初稿,利用学生同行评审来提高自己与审稿人打交道的能力。 ,或者导师可以拿出一些真实的论文修改意见,让学生反馈这些专家的修改意见。 投给权威期刊的文章被拒绝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掌握与审稿人的沟通和对话技巧,让他们对反馈和修改指示感到满意是非常重要的。
1.8 培养抗压、抗挫能力
博士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学术精神,勇于面对学术道路上的坎坷和挑战。 学术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鼓励博士生在挫折中更加勇敢,在失败中不断磨练自己,最终实现学术梦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种学术毅力的培养对于博士生后续的职业发展也至关重要。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健全的头脑才能维持学术创新。 在这个环节中,美国博士生将被要求阅读许多励志书籍或文献,以及解决问题技巧的材料,例如《沉默的大多数:拒绝手稿及其对学者的影响》by Day (2011)” 、Ashforth (2005)《薰衣草布丁:学术野心如何被粉碎》、Hollenbeck et al.(2007)《职业成功与脆弱范式》等。如果博士生在文章被拒绝时选择放弃,就意味着他不太适合这种高难度的科研工作。
1.9 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自己的研究
撰写学术论文的前提是要清楚地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同时能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纵向比较是分析学科本身的发展过程。 一般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规律,但是如果你看10年、20年,甚至50年、100年,你就能发现规律; 横向比较就是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 比较学科的发展,认识学科的现状和社会贡献。 不仅如此,一个优秀的学者还应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而将自己的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平台。 撰写和发表论文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固然重要,但如果你把研究工作当作你人生的职业追求,发表学术论文就不再是工作的全部。 而且,学术论文的发表往往是当时特定制度背景下固有知识结构的产物,因此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样,研究者成长发展到新的阶段后,就需要站在更广阔的空间,用更科学的方法、更完整的理论体系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过程。 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即局限于自己熟悉的狭窄范围而无法突破。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点。 要解决深入的学术问题,需要拓展到更广阔的视野,甚至采取三维结构来构想,因此学者的反思精神至关重要。 导师有必要培养博士生在校期间从新的高度反思自己的研究的意识,即培养博士生的前瞻意识。 为了实现这一点,美国大学的资深教授经常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来与学生交流,并聘请国外学校的资深教授介绍学术经验,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淘汰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博士生不仅可以在校学习期间提高学术能力,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回顾来完善学术生涯规划(见图1)。 博士生如果未能通过能否遵守最基本学术道德的筛选,自然会被淘汰,不适合在学术界从事研究; 如果他们没有研究的冲动和起码的兴趣,那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尽快做研究。 调整个人职业规划; 如果在基础学术方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说明研究潜力还不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阅读文献、构建理论模型。 如果他们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无法制定自己的学术职业规划,这需要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 如果还是做不到,可能需要考虑转行; 如果他们无法通过论文写作筛选,那么就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 如果不能通过审稿人的筛选,就意味着仍然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如果他们不具备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基本能力,则意味着他们的学业毅力不够坚强,转行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如果你能顺利通过以上所有环节,并能在更大的背景下审视自己,那么这种人才就有可能晋升为学术圈的精英。 可见,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实现了博士生的自我淘汰。 每一个理性的研究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潜力和执着的学术精神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然后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美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度”。 入学率很高,淘汰率也很高。 目的是通过筛选培养高素质的博士生。 由于淘汰制,学生在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方面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学习压力。 这一机制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刻苦学习,同时有效保证了博士培养质量(孙曦,2007)。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淘汰机制的根本目的不是淘汰,而是对博士生的职业生涯进行重新规划,即一方面调整部分研究生的学术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潜在学生的职业规划。 职业发展,最终实现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合理配置,避免人才的巨大浪费。 将学术职业生涯规划融入研究生培养,在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设计自我淘汰机制,具有多重优势:一是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准备职业规划,留住感兴趣的、有潜力的学生。 没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将有一个缓冲的机会来制定新的职业计划; 其次,减少社会矛盾,有利于减少根治性淘汰机制可能引发的恶性事件。 三是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学术精英和学科带头人,使人才培养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第四,有利于培养博士生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未来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王永胜,2000)。
结论
博士生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阶段。 博士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以及博士教育的制度和环境直接影响博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罗思明,2008)。 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精心打造的结果,但整个过程始终以科学方法为指导。 更重要的是,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写作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学术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科学研究的学术精神是一个学者一生的事情。 如何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将学术论文的发表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其规模和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博士生培养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其质量和水平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至关重要以及教育权力的实现。 起着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赵红军,陈伟,陈前明,2015)。
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士教育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育人”,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只是博士教育的产物。 博士生教育之所以能称为“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目标是“育人”(罗思明,2008)。 在博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机制,可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即逐步迫使学术潜力较低的人重新设计职业规划,进入社会其他工作领域,同时保留最优秀的学术人才成为学术研究界的重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