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碰到这些情况,事先拟定好的计划,因为主观客观种种缘由,实际行动和原定计划大相径庭。这是否意味着,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周边环境顷刻万变的当下,计划这个活动越来越没有意义?
作为财务人,拟定计划早已内化为职业素质。因此在新年假将至之前,本着重要性原则,一分钟之内我就制订出了——
假
日
计
划
1、精读《向民航界学管理》,重温《六顶思索帽》。
2、写两篇读书笔记。
3、定稿两篇论文。
之后,在普天同庆中,迎来了欢乐祥和的新年假。
周末第三天,拾掇拾掇房间,听了听罗胖的跨年讲演,看了看晚会,三天就悄悄走掉了。大年初二,国产大片《流浪月球》上线,作为大刘的粉丝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自然要去影片院助阵。屏幕之前,我的悬疑情怀顿时被影片壮阔的场面、跳脱的想像力和感人的剧情迸发了。从影片院下来,我就开始了和悬疑小说的亲昵之旅。有些是重温,有些是新看,大刘的《流浪月球》(忘的差不多了)、《乡村班主任》、《地火》、《鲸歌》、《地球大炮》、《赡养人类》、《微纪元》、《十亿分之一的文明》、吴岩的《打印一个新月球》、刘维佳的《高塔下的小镇》、何夕的《人生不相见》......中间还抽空看了关于华为的和关于马云的两三本。暑假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掉了,最后三天一盘点,磨难感油但是生——虽然说读书的时长和数目大大超过预期,但计划中的三项任务都没有完成。
对我而言,这样的情形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我还是乐此不疲的、习惯性的定期拟定计划。这么问题来了,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我们还要不要拟定计划?我想,不论执行情况怎样,计划都是有意义的。
第一,拟定计划的过程就是明晰自己目标(短期或则常年)的过程。不要轻视这个目标,没有目标,生命很容易深陷虚无,成为不能承受之轻;没有目标,生活都会随遇而安庸碌无为。而有了目标,就开启了筑梦、逐梦的行程,荣誉来时不会得意忘形,严打降临不会妄自菲薄,他人看着累自己感觉蛮充实,他人看着沉闷自己感觉挺有趣。两篇笔记、两篇论文的背后,似乎是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做诊所科学财务管理的弘扬者、倡导者、研究者、创新者。人生路途遥远,走着走着就容易忘了初心,而拟定计划,就是我们重启初心的开始。有了计划,你就有了沉甸甸的、需要对自己交待的责任书。
第二,拟定计划的过程就是细化行动方案的过程。行动方案须要明晰先干哪些、后干哪些、什么节点完成哪些任务......这样,计划拟定以后,在常人看来比较无法实现的梦想就被拆解为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根据预设的路径一步步走下去,即使短期看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昨晚烧成了一块儿砖,今天炼成了一片瓦,虽然成效不显著。而且,经过比较长的周期往前看,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惊艳,原先竟然走出那么远!原来遥不可及的梦境正在逐渐的呈现。马拉松大赛就是一个挺好的事例——世界亚军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每次马拉松赛事之前,他就会提早把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显眼的标志画出来。联赛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个小目标,使她们不被40多公里漫长的路程困住,激励着她们克服体能的极限挪到终点。有了计划,你就有了明晰的靶向和路线图,驱动着自己去打怪升级。
第三,履行计划的过程就是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凡纳入行动方案的事项,常常不是轻轻松松、通过惯性能够实现的,通常都须要努力克服本能、深度聚焦精力、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调动潜能能够实现,同时还须要不断和外界环境调试。外界诱惑太多,好逸恶劳的天性一不小心就冒泡;外界变化太快,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它另有计划,你还要不断调适,不断优化自己的计划。在克制、在聚焦、在调试的过程中,力量一点点的蓄积,能力一点点的提高。有了计划,你的每一步都有了标尺,时时可以对照,不至于偏航太远。
第四,回顾计划的过程是检讨自己的过程。计划如约完成,可能是付出有了回报,可以为自己的高效点赞,之后开启新一轮计划;也可能是计划本身没有挑战,任务值设置过高,对自己的潜能还没有充分的了解。计划没有如约完成,可能是对形势恐怕不够,还须要强化宏观、微观趋势的判断能力;也可能是自己心性不够坚强,不够克制,还须要磨炼;还可能是在某个方面存在能力不足,须要思索,是在这个方面刻意练习还是找寻优势区域?对标的过程,就是检讨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反刍初心的过程,也是下一轮计划制订更科学更有效的基础。有了计划,你就手动开启了闭环人生,大环套小环,持续的PDCA,指引自己止于至善。
其实,一轮计划周期,就是一轮自我修练;计划的每位环节,都是让自己明晰目标、澄清问题、认清自己、不断前行的过程。不管计划有没有完美的施行,目标有没有完整的实现,计划本身都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沉淀自己不至于迷惘、激励自己不断去进取。一个个有效的计划,如同一个个飞轮,驱动着我们不断赶超自己,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终极目标,一步步接近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诸位伙伴们,不要为过去遗憾,不要为未来迷惘,开始计划吧,继续计划吧,从明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