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教师读书笔记读《聪明教学七原理》有感

要达到精熟的水平,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成分技能,然后练习整合这些技能,并且知道何时运用所学的技能。
教师作为专家,和学生相比起做大的优势就在于知识组织的方式和丰富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优势,但同时也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一,教师把知识组成组块,就难于把技能分解给学生看;其二,教师在授课中常常会无意中省略一些解题的步骤,或者会采取简便方法解题,而学生却不能进行这样的跳跃性思维,从而导致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其三,教师完成复杂任务的效率非常高,因此会低估学生学习或完成同样任务的时间;其四,教师能够熟练地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相关技能的迁移,因而往往会高估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这就如同经验丰富的汽车司机与刚学着开车上路的新手之间的差异。经验丰富的司机驾驶汽车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境地,在开车的过程中很多动作都是下意识的,不需要特别去关注。而新手开车,一定是手脚忙乱,眼睛要同时兼顾前面的道路状况以及车两边的侧镜反馈的周边车辆信息;脚要在油门、刹车、离合器之间来回转换;手更要兼顾档位、方向盘等的操作,每一个细节都要关注到,使得驾驶相当复杂,需要全神贯注。
学生在某一领域的学习要达到精熟的水平,其道理和开车是非常类似的。首先要掌握该领域关键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一个个地加以练习,并熟练地掌握它们。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使用,并努力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最后还要知道在何时、何地恰当地运用这些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注意到了上述三个环节,但又是学生依然不能达到精熟的地步。这其中原因很多,比如说,学生可能把知识和当初习得这些知识的情境联系的过于紧密,以至于没有想到把它运用到该情境之外,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把它运用到该情境之外。比如说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深层次结构。等等。这提醒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对比不同的问题、案例等场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