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教师生活随记平安夜里我想起了我们除夕

明天是西方人的圣诞节,今晚就是所谓的“平安夜”。我是个包容的人,绝不反对别人过洋节,甚至于还曾经在某一个平安夜为实现女儿的愿望,用一只新袜装上巧克力悄悄的放在女儿的枕下。当然也仅仅这一次。因为女儿不久就识破了我的“阴谋”,感到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故事很无趣,好奇之后,归于平淡。那一次的“平安夜”后,我却又有了新的习惯:每到这一天,我就无比怀念小时候过除夕的日子。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我们的新年是从农历的23开始的。近些年,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保留着过年传统的人已经不太多了,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固执的守着除夕夜阖家团圆的习惯(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现象就是明证)。
记得那时候,大年三十,父母都在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母亲早早就起床在厨房忙碌,“炸油货”、准备饺子馅、准备各种蔬菜。孩子们照例是不用做功课的,我们的工作是陪着父亲,准备春联。这时候的房间已经焕然一新了。农历24是扫屋子(因为据说农历23神灵都去天庭开会了,这时打扫不会触犯神灵),我们不仅把房间打扫干净,母亲还在窗棂上糊上白生生的窗纸,并且贴上美丽的窗花,就连旧式窗户上加装的唯一一小块玻璃,也被我们擦得干干净净。母亲曾经给我们出过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座城,公鸡不叫它就明”说的就是窗户。我们还用白纸糊了墙壁,贴上时新的年画(父亲是教师,那个年代兴送年画,每到放寒假,不少学生都会送上年画,表达对恩师的谢意)。在干净美观的房间里,父亲开始裁纸、折纸,准备写春联。我们则在旁帮忙。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父亲都具有非凡的伟力,因为他似乎是全能的。我和姐姐争抢着帮父亲拉着(没有镇纸),有时调皮的弟弟也会跑来帮忙。写完对子,墨迹晾干。我们又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当时门神种类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琼和敬德了。秦琼和敬德在《隋唐演义》中著名的好汉,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当然也有其他的门神。贴完对联,我们会挨家挨户的看对联,看哪家的春联写得好。印象深刻的对联不少,最厚重的应该是“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春夏秋冬春为首,梅桃李杏梅占先”,最具时代气息的是“勤劳人家先致富,向阳花木早逢春”传统和时代融合的是“真君子仁中取利,大丈夫义中求财”……
然而我最渴盼的是除夕夜吃饺子。吃饺子的趣味,首先在包饺子,我学会包饺子是13岁以后,所以那时主要是父母和姐姐包饺子,我则负责“拍片”(其实就是拍饺子皮,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擀饺子皮的习俗和技巧,饺子皮是用手拍的)。看着自己拍的饺子皮被父母包成元宝似的的饺子,心里颇有成就感。在煮饺子的时候,往往是我心里最紧张的时刻,因为第一锅饺子里有一个包着硬币的饺子,据说谁吃到谁就有福气(其实初一早上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才预示有福,大年三十的只是代表过去一年的福气,但是我依然紧张)。饺子出锅,母亲会将饺子盛在几个碗里。我们也不会去抢,因为还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放炮、安神,二是要敬鬼神的,一般是先敬神后敬鬼。现在想来敬神不过是祈望新的一年神灵保佑,吉祥如意,敬鬼更多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以示孝道。敬完鬼神,我们就开始随机选取。可惜我吃到那个包着硬币的饺子不多。不过父母吃到我们同样快乐,因为母亲常说:“你爸吃到,咱们全家有福。”
吃完饺子,我们就团团围坐在屋里,吃着瓜子、糖。那时的说法除夕夜是要“熬年”的(也就是守岁)。小时候,没有春晚,父亲往往会给我们讲“瞎话”(我们那时土语里“故事”的别称),讲的很多故事如今早已忘却,只有一点点隐约的影子。但有一点还是很清晰的。父亲说,我爷爷当年是“故事大王”。我没有见过爷爷,爷爷去世时姐姐也才1岁。爷爷当年为地主扛过长工,解放后也是很能干的人,可惜后来失明,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除了讲故事,姐姐还教我玩一种“开交”的绳子游戏。简单的绳套在姐姐灵活的手指上翻飞,变成各种形状,我就不行了,姐姐就说男孩子学不好的,我就没有了信心。玩着玩着就困了,虽然守岁失败,但是这时我往往是带着微笑进入梦乡的。因为醒来我就长大了一岁,因为醒来就能穿上新衣服和母亲为我做的崭新的松紧口鞋子了……
黎明前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激动的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没有垫鞋垫,硬硬的针脚很硌脚,我依然欢天喜地。起床后,天还不亮,照例是不准叫人的名字的。母亲会让我和弟弟到院子外的椿树下“抱椿树”,照母亲的要求我们必须抱着椿树默念“椿树王,椿树王,我长高你长长,你长长做大梁,我长高盖新房。”我却总是自作聪明把“盖新房”换成“守边疆”。父亲是军人出身,我也曾经有过军人梦,然而这个梦至今未能实现。天光渐亮,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年初一的活动也开始了……
今晚是西方的平安夜,对于西方人应该是他们的大年夜。我是一个包容的人,但在我的心里依然固执的喜欢着我们的除夕。我说不上原因,或许因为除夕是我们这片热土上生长出来的节日,或许除夕有太多文化符号的存在,也或许是我的血液里洗不掉的传统烙印。
平安夜里,我想起了我们的除夕。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