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花教学随笔
荀莉
xxxx年4月8号,我有幸和昌江语文教研室陈文斌主任、王立华教研员以及昌江思源学校的汤主任一行观摩了“xxxx年昌江县汉区区域联片主题教研现场会暨小学语文协同研修课堂展示活动”。课堂展示地点在美丽的海尾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献课的是乌烈中心校的郭朝光老师、昌化中心校的陈章美老师和海尾中心校的李高雄老师。这三位老师上的都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习作七《学写日记》。
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有亮点,精彩纷呈,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三位老师都用游戏或活动去导入新课,如郭朝光老师设计了“贴鼻子”的游戏,陈章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形状各异的美味的糖果,李高雄老师让学生享受了吹泡泡的乐趣,这样的导入设计是用心良苦的,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活跃,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表达。通过设计的游戏和品尝糖果的活动,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也打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思路,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了习作素材。
三位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学习例文,自然过渡,读写结合,先说后写,以说促写,效果很好。为了训练学生把一件事说清楚,陈章美老师进行了句式的训练,这样一些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也能说得有条理了。在李高雄老师的引导下,一个学生写出了“一串串泡泡就像我们过年时吃的糖葫芦”这样有创意的句子。李老师不仅当堂训练了写,还展示了学生的习作,进行了面批。还有一个小细节,李老师处理得也很好,学生在习作时,他播放了轻松舒缓的轻音乐。我认为这样氛围的创设,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更能激发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句子。我们以后在学生练字或习作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借鉴。
三节课后,教研室的专家组成员对三节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并组织老师们面对面的和专家交流,提出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主要有以下几点困惑: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统一的句式,怎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作文字数的要求是评价作文的硬性要求吗?怎样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围绕这些问题,思源学校的汤主任谈了自己的看法:“观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她说:“我在班里搞了一个活动‘课前一分钟,新闻我报道’,既引导学生观察了生活,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处处是语文。”
我不仅觉得自己在习作教学上有所收获,还受到了心灵上的震撼。三位老师在乡村教育这块并不肥沃的土地上能这样精心准备这三节课,并上得这样成功,可见他们深厚的功底和坚持的勇气。他们不正像那开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花吗?美丽而又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