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几天,在课程超市选学了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感触很深。结合我校当前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现实,我也想跟大家谈谈我对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请大家批评指责。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几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在校中职生已达2000多万人。随着中职生源的明显增加,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个别市县职业学校往往是今秋招生得意,明春开学叹息。个别班级由于管理不善,中途学生流失过半。在校生厌学现象也非常严重,学生不想上课,不想学习,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老师们都有同感:现在的中职生真的不好教。课堂几乎都是无效教学,老师们很是无奈。
为什么中职学生德育有下滑的趋势?!我想原因有二:一是扩招,二是管理。职校教师常说:一流学生上省重点中学,二流学生上县市重点中学,三流学生上省重点职业学校,四流(下流)学生上市县职业学校。扩大招生和免费读书,使很多中途流失和问题学生又重新出现在职校校园。这是好事,但明显的增加了学校学生管理的难度。如果学校还墨守成规,不加强学生管理,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我总结,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主要有二个层面:一个是学校领导层的德育宏观管理;一个是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微观管理。有怎么样的校长,就有怎么样的学校;有怎么样的班主任,就有怎么样的班集体,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我只谈谈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错误和漏洞可能不少,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了解和理解
了解就是指做为班主任,你必须在接管班级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渠道尽快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交友情况、生活习惯、业余爱好、性格特点、读书目标和工作目标等等。建议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学生自查与教师调查相结合,全面准确的了解学生。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优缺点,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学生永远都是正确的”(只要不违法)。提供以上两句话跟大家共鸣,前一句记不得是那一位教育家说的。后一句是我写的,是我个人的感觉,不一定正确。我想,学生来学校报名上学,说明他还是想读书的。至于没读好书,有学生的原因,其中也有我们教师的责任。学生是来学生的(不懂的或陌生的),是来接受教育的,本来就是年少无知。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同情,学会期待,学会理解。理解他们年少的幼稚和无知,理解他们青春的冲动和激情。只有理解和宽容我们才能原谅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记住,是我们没教好学生,“学生永远都是正确的”。
老师理解学生,学生理解老师,我们的管教就变得和谐和实效了。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