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甘肃省酒泉市实验小学王秀荣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1.体育学科开设时间最长。体育是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保证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体育活动容易表露情感。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体育本身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运用仪表语言进行渗透。教师上课首先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学习的程度。因此就需要通过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学用语要文明、简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运用师生关系进行渗透。教师之间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3.利用组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一是建立严格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