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黄金面粉的学问?”
“你是学过播音主持的吗?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计较?你用这种方式来科普?”
说出前一句的人,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遗传研究所院士卢大儒。 前卫视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回应了下面这句话。
又是一场口水战。 3月26日晚,崔永元出席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的“新闻学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基因改造》的演讲。 发言质询环节,崔永元与卢大儒发生口角,现场气氛一时间显得紧张焦躁。 事发后,峰会上不少帖子称“崔永元清华谈‘反遗传学’被‘院长砸’”。
虽然,不仅仅是基因改造,很多涉及伦理问题的科学技术都会引起科学家和公众的冲突,比如核能技术、干细胞技术等,当科学遇到伦理问题时,科学家该怎么办? 公众应该怎么办?
风暴回顾:17分31秒的对决
3月26日下午,卢大儒很难想象自己会因为一次演讲而“火爆”。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新闻学院请来了知名主持人、逆向人崔永元做基因改造相关的报告崔永元转基因事件始末,我到的时候,已经到了提问环节。” 3月26日昨晚事情发生后崔永元转基因事件始末,鲁大如发微博召回。
多次举手后,他得到发问的机会,开始与崔永元就基因改造的科学和伦理问题进行辩论。
“我多年前就在我们生命科大推动成立伦理委员会,在这个问题上,知情同意是最大的问题。虽然金面粉本身最大的问题是程序问题和伦理问题。但这种问题和转基因混为一谈,会让转基因更加妖魔化。所以我希望……”卢大儒想表达的是,如果转基因有隐患的可能,问题还应该关注伦理和操作规范,而不是转基因生物的科学方面。
不过,这段话很快就被崔永元打断了:“呃,对不起,那位老师,您说的‘迷惑’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两人在讨论黄金面粉的具体风波时,崔永元问鲁大儒“湖南的黄金面粉到底转移了多少基因”。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鲁大儒愣了一下,没能很快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
“像你这样的老师,能教出这样的中学生也不足为奇了!你还学科学伦理吗?” 崔永元说道。
你跟我说话,双方的语气越来越高,话语也越来越激烈,现场的气氛变得焦灼起来。 很快,一段17分31秒的长视频《复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卢大儒对话崔永元》抖音在网上疯传。 截至3月28日下午,仅视频网站“爱奇艺”的点击量就超过22300次。
事后反应:红脸后反思
多年来,秉承“真相越辩越明”的理念,越来越多的组织愿意组织转基因辩论。 对于经常参加此类辩论的人来说,其实对类似的冲突也习以为常。 明年1月,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2015年首届转基因生物辩论会以观众与工作人员的肢体冲突告终。
正因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士赵国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应风波:“虽然我确实不赞成通过辩论来做科普,因为很多问题(包括科学问题)比公众想象的要复杂,讨论平台不一致,话题不统一,短时间内很难解释清楚为了辩论而辩论,这样的科普浪费时间,也很难形成正面意义。
这场争论也让一些从事转基因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汗流浃背。
“看这个视频的时候,看到小崔问金粒转移了多少基因,我的第一反应是冒汗。为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作为一个还在普及基因改造的人,我这么有名的黄金面粉不知道转移了多少基因。” 一位生物育种领域的博士生看完视频后发表评论。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遗传研究所毕业生也表示,清华大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之一,在前几年的转基因争论中,科普和影响力“明显不足” .
不过,在“脸红手腕粗”之后,双方也都有了自己的反思和变化。
“就崔永元本人而言,我觉得他这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 长期从事转基因科普工作的中国农学院乳业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这样评价。 崔永元正逐渐从批评转基因生物的科学性转向批评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等监管问题。
事情发生在昨晚9:00左右,鲁大如在微博中表示:“我不是想和崔永元争论转基因安全性,我们自己多做科普才是正道,现在转基因被妖魔化是我们科普的缺失!另外,人见人爱,言辞要宽容,而不是阿谀奉承!
科学争议:我们应该怎么办
快递,争议,快递,争议。 除了基因改造的话题,即使是涉及伦理的科学问题,一般也会引起科学家与公众的冲突。 此时,作为冲突的两方,又该如何是好?
“辩论双方都要有同理心,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认同和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中国自然博物馆商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李相义告诉记者,“现在自然科学有很多问题,说清楚,你们都有一个过程了解科学发现或科学过程中的个别问题。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仍需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包容、沟通、理解。”
对于科学家来说,这场争论让赵国平感叹:“科学家无法解释清楚公众关心的科学问题,这是有问题的。”
赵国平回忆说,他在法国的时候,遇到了两位神父,想给他传教。 作为一个研究生物学的科学家,他告诉他们,他不相信上帝创造了人。 对于他的回答,第一位神父坦诚道歉,觉得自己对宗教的理解不够,没有说服赵国平,而第二位神父则很生气。
在赵国平看来,这两位神父很像两类科学家。 后者更擅长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而前者则相反。
方法和知识一样重要。 在从事科普工作20年的中科院教授林群看来,向公众传达高难度、具体的科学知识非常困难。 因此,掌握科普方法非常重要。 现在,他正本着“视觉至上”的理念,将微积分的科学内容拍摄成动画短片。
据悉,对于科学家来说,心态也很重要。 作为一个以转基因科普为己任的科学家,罗云波在科普的过程中不止一次遇到过矛盾和指责。
“面对科学争论,科学家和公众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虽然你们的用意是好的。” 他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们必须能够放下姿态。谈论科学问题没有‘资格’,科学家不应该对公众不清楚的问题嗤之以鼻,而应该真诚、理性地承认对于公众不清楚的问题,他们不知道,弄清楚了再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