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郑国强是个开明的父亲。他写给儿子郑艺的信意思也很清楚,让他掂量理想化的生活和现实生活的重量并从中做出选择。这是所有父母都会嘱咐孩子的东西,但这终究是个艰难的抉择。
所谓理想化的生活,在意的是自身的情感体验,有着浓重的情绪化偏好,觉得舒坦没有束缚和牵绊就是最好的归宿。这样的坏处就是过于浪漫主义,或者说是过于自我,忽视了生活其实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甚至还有几分坚硬和冰冷,尤其是依附于物质的各种现实存在更加彰显生活的冷硬特征。所以,更多的人无可避免地因为物质,因为车、房和人民币还是决定委屈一下那个叫自己动心的理想生活,涌入熙攘的人群做一个无论他人还是自己都不得不正视的物质丰盈的人。作为父亲,郑国强自然也要这样点一下儿子,但他的伟大和开明就在于道明而不强求。
儿子选择做一名小学教师,原因是自己喜欢。作为父亲自然会从物质上做一些明了的提醒:“你要么一边理想主义,一边自己买房,要么干脆就放弃理想主义,或者能找到一个跟你一样的理想主义者,根本就不需要房子。”这话再明白不过,不单是再次证明了“臭老九”在薪水上的不招人待见,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所有因为内在意愿和现实要求冲突者的痛处。事实上,如他所写:“理想的生活要付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甚至是一群人。”要养活自己不难,难就难在不可能孑然一身,而和你一起的人会有几个如你一样理想主义?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做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生的时日里活出一点价值来。如果是,为什么会有理想和现实生活的残酷抉择?如果不是,为什么还要说出这般徒具虚名的诓人之语来?
没有对错,只是看自己心上的天平能否平衡。像泛舟赤壁时的苏轼一样了然凡尘又高举于凡尘,快然自适曾不知纠结为何物自然无事。只是世间东坡少,只是生活还是多数人的生活。俗世俗人,平凡若此,既然选择了就静心凝神务与现业,如若不甘就回车转向另奔前程。最坏的是在两难的抉择里纠结,这是在折磨自己,放过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