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2019暑假培训心得体会

很喜欢听陈学壮老师韵味悠长的语文课,第一次听他的讲座,依然如沐春风。
讲座的内容是:深入解读课标,把握课时目标,重视第一教时,建构教学范式。这本应该是欧加刚校长的讲座话题,缘分,改陈老师代讲。
课程标准是人人该读,可真正读懂读准的或许寥寥无几,我便是那读不懂的一位。听了陈学壮老师沉入浅出的讲解,似乎对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低中高段课时目标的界定略微有了明晰的思路。
首先,阅读教学方面,低段重学,中段重用,高段在能。
以往,个人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教,对于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思考不够,导致虽有的阅读教学都分析课文,品读人物,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其实什么也没抓实,什么也没抓牢,白白荒废无数个四十分钟。比如:在默读课文方面,低段学习默读,中段初步学会默读,高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这层层推进的学段目标落实的课堂中确实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指导训练,而不是一笔带过。
其次,目标设定方面,要把握“四个吃准”,即吃准学段目标,吃准教材、吃准课文特点,吃准学生实际。
所谓“吃准”,就要不高不低,不偏不倚。学段目标容易把握,教材也基本能有自己简单的文本解读,但在吃准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方面稍有难度。故教学中仅仅抓教材是绝对不行的,教学中的“人”才是最应该抓住的,将文本特点、难点、重点三者合一,驾驭到学生身上,什么可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可以等等再教,不得不值得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深思酌虑。
再次,第一教时方面,务必做到扎实有效。
众所周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难道不是思维的体操吗?文章的字词句段,起承转合,不都是规律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吗?比如,第一课时的朗读,如何指导到位扎实?句与句的呼应,长句间的停顿,无不需要教师课前连读反复地朗读练习,从而寻找出朗读的节奏,与韵味,进而带领学生学会朗读。
语文很美,语文课也应上得精致,深入学习并领会课标,在由简入繁的层层指导中,领着学生层层推进,在语文的整齐中发现典雅,发现美妙的韵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语文思维,语文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不应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追求吗?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