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学一个月后,10月份班级教学进入正常轨道以后,我与杨老师商量怎么在图书架中投放一些图书给孩子们阅读。通过商量觉得方法可行了,通知家长带一本到两本书籍并写上孩子姓名带来班上提供给孩子阅读。
随着时间久了,渐渐发现图书架旁边有了不少图书背面或者封面上掉下很多甚至是撕坏了书本。为了找到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早上晨间来园时谈话,对孩子们进行了常规教育的谈话活动爱护图书的教育。没想到的是过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一张一张撕下来的图书。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的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为了拿来卷成当望眼镜玩,就从图书上撕纸。自己反思过后,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纸张,投放在区角当中供孩子们玩折纸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明显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看到图书封面还是有一些被破损的迹象。怎么会这样?之前的效果没起多大作用吗?都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吗?为什么孩子们还要把书撕坏?看来,我该找出撕坏书的孩子好好地教育一下。
一天,我正好看到唐伟在撕图书封面,我轻轻地走到他旁边问他:你为什么要把书撕坏呢?他的回答是想拿来玩望眼镜。唐伟的轻声回答。老师不是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纸张吗?为什么还要撕书上的纸呢?当时的我语气有点生气,他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低下头说:我想拿来玩望眼镜,了解了来龙去脉以后原来是这样,唐伟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了解孩子们都喜欢拿纸来折望眼镜的需要后,我就为他们提供了纸。看上去我已经给予支持,其实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望眼镜”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