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民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健康路小学王敏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这次在全国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大力弘扬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风尚,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界踊跃参与,充分表明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动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道德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褒扬道德模范,弘扬正气,树立道德新风,以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道德风尚,促进和谐建设。
1998年1月28日至2月1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认为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的知识最重要?”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深思熟虑的答案。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了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这位科学家一口气说出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行为习惯。谁也没有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竟是成就这位科学家辉煌事业的重要因素!这位获奖者的确席话真是耐人寻味啊!
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行为习惯是道德习惯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养成道德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道德”的理念和规范,是最厚重的积淀,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公民道德建设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民族精神激发道德力量,道德力量支撑民族精神。平时看似润物无声的道德建设,在民族危难之时,如涓涓溪流汇集为波澜壮阔的洪流!大家一定还记得,xxxx年春天,当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病毒突然袭来时,无数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主动投入到救治病人和寻找病因的战斗中去。有人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为什么会主动提出把危重病人集中到研究所来?为什么60多岁了不不顾危险每天到病房查看病人?钟南山的回答很简单:“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没有豪言壮语,在那样的危难时刻,钟南山教授想到的就是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这样的回答令人肃然起敬,人们在此刻感受到了钟南山教授身上崇高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