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这既是对教育战线每一位教师的殷切期望,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身心等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其中,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起码要求。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要知识与能力并举,智育与德育并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度外,其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小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写到:“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卢梭也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乌申斯基则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对教育是多么重要。
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的会慢慢发芽,长成希望的小树。
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学生只因小的时候,曾去老师办公室认领一只遗失了的球,“那时,我人还小,还不能完全分辨出颜色,随口说了句‘是绿色的’,老师就拒绝将球还给我”,为此他至今耿耿于怀。
一个学生在学校停车棚值日,只因要求老师将车停好,就遭到老师白眼和训斥,而发誓:“以后,我再也不管闲事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我们不止一次的听说。教师的任何一个“不经意”,将使几节、十几节、几十节课的素质教育,毁于一旦,给学生造成一时一事,一身一世的影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我认为在学生面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面旗帜,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刘纯朴说:“一个人民教师热爱自己教育事业就应该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