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作业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变化

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
1、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注意到,小学3~6年级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明确了"练习"的性质,就不会、也不应再对小学生的作文提过早、过高、过难的要求了。高、难的要求可能对一小部分尖子生有利,但肯定会阻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把强调"真情实感"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学
2、自由表达与个性化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都包含了自由表达的意思。
为保证学生的自由表达,在作文中写出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更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
鼓励自由表达,实现写作的个性化,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作文,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地写日记、周记;编童话、故事;经常写一些生活随笔,读书笔记。这些限制少的自由文体的写作,看似无规范,随心所欲,行文却极其自然往往能发现生活,抒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反映儿童"本真"的生活。教师应为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提供自由、自然、宽松、宽容、安全的支持性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家知道,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无兴趣,无兴趣是因为失去了自信,而失去自信是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让学生多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不就解决了。
在平时,我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有写作动机,二是有东西可写,三是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联系密切。没有写作动机,就不会想写,就不会去积极搜集材料,也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能够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目的是学习动机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而儿童恰恰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强烈的"发表欲",这只要看一看小学低年级学生随处乱涂乱画的符号和文字就已经很清楚了。心理学认为.小学生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但熟悉和关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家长们都知道,很多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很多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实情《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习作"目标设定方面.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过搜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的"兴趣""自信心",.分享快乐""感情真挚""相互沟通"等表述拓展了"大纲""感情真实健康"的内涵,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主动而自信地写作。作为学习态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其作为一种内驱力,需要写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所产生的成就感的不断强化,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昕,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J'"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地去写,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并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愉快地、顺利地、成功地写作,保持激情状态,原因是激情状态下可以调动自身潜在的能量和以往的积累、储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写作活动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信心,保持写作的热情。如能通过写作实践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人迷的程度,也就达到了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最佳教学状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关注、倡导的情感态度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兴趣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激发兴趣,这种提法本身就包含了承认学习也存在着枯燥性这个前提。任何东西强调一过头,谬误就可能接踵而来。激发兴趣的同时也需有必要的检查督促和严格的要求。
一、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
1、将作文课改换为表达课
改为“表达”有多方面好处:
首先,用“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更能直接给教师和学生以一个明白的质的定性、定向。它将指令教师和学生从片面地以范文推动作文的写作教学思路上退出,真正走上写自己、写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按照这一质的规定,我们的评阅作文的标准也就大大降低了:只要能清楚明确、合理有序、语句通畅地进行表达的,基本上就是达标的作文了。这才真正符合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