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素养的含义:
学科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所谓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这包括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即良好的教学能力。特有的专业情感。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
(一)学科专业知识
1、教师必须能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准确掌握,能自主构建本册教学知识的知识体系,对于教材的重难点有清晰的把握,对于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透彻了解。。
2、语文教师应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语文就是一门包含有语言文字的学科,良好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学科素养之一。语文教师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简洁明白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3、应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写作也是基本的要求之一,只有自己会构思,会表达,在平时教学中,才能结合自己写作体验,对作品作更深层次的把握,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从而给学生以有益的知识。
4、应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发展潜力。要以书为主,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5、应加强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写字教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学会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样才能影响学生,才能教学生,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
6、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新的语文教材的编写,重视活动课的开展,重视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也应了解一些网络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才能给学生以方法、指导。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
1、创造有活力的课堂。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的活力。无活力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问题,无问题是因为没有活力。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帮助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讲台走向学生,与生为善,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走到孩子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融合到他们中间去,创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
2、上好一堂课是课改的实质,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充分讨论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予以反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可借助实物、多媒体等增强学生的体验。
3、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
4、良好的科研能力。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为科研服务。
(三)特有的专业情感。
教师的专业情感是对自己所执教的学科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发自内心的喜欢,想要在这门学科的领域中有一番作为。是要做一名教书匠还是幸福的教育者,都需要自身的思考。
三、全面提升学科素养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心理素质上及教学技能上脱胎换骨,全面更新提高,做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学的教师更应首先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素质,完成素质教育赋予语文学科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