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考生注意:收卷只收答题纸部分,答题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除注明分值外,每题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标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间jiān中间车间间断间谍 B.应yīng应该应允应试应届
  C.禅Chán褒禅山禅师禅让禅宗 D.供gōng供给供销供养供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前倨后恭变本加利史无前例脉胳分明
  B.言简意赅亘古未有步入正轨貌合神离
  C.哄堂大笑直截了当漫山遍野漠不关心
  D.杯盘狼藉草菅人命墨守成规为虎作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学生吸烟既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②我们是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您完全没有必要这也挑剔,那也______。
  ③正是由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使这件事获得了最________的结局。
  A.违反指摘圆满 B.违犯指责完满
  C.违反指摘完满 D.违犯指责圆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正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样.一代也有一代之文学史。在目前的情势下,似乎迫切需要“文学史学”为文学史的编写提供理论指导,_______我认为,文学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其学术水准,关键在于实际操作。理论的指导_____是不可缺少的,______一则任何理论的进步都必须以实际经验为基础,二则从理论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仍有很大难度,______“文学史学”的重要性仍处于第二位。
  A.然而固然但是所以 B.因此的确因为所以
  C.然而的确因为故而 D.因此固然但是故而
  5.下列句子中加标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多年的风雨也没能泯灭老人脸上幸福的笑容和感激的泪水。
  B.读了几本金庸的小说,就目诩为武侠小说的评论家,简直令人不耻。
  C.剧场里成了一个人海,他们散发出来的热气和空气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像在人海上面罩了一层烟雾。
  D.所有的一切都被浸泡在恣肆冲撞的洪水之中。人、自然、社会,都在洪水中显影。
  6.下列各句中,加标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昏迷中他听到了城外隆隆的炮声,知道就要解放了,慢慢地合上眼睛,含笑入地了。
  B.有的城市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太多,显然供不应求。
  C.统治阶级使用“王道”和“霸道”这两种相辅相承的手段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简直是触目皆是。
  D.这几首乐曲是他的早期作品,当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等量齐观。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柔石故居门前原来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上有一条石板铺成的桥,桥上镂着“金桥柔石”四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柔者,温顺也;石者,刚硬固执也。
  ②柔石正是从这座小桥走向了刑场,也走向了不朽。
  ③“柔石”这个笔名即缘于此。
  ④令人叫绝的是,柔石的性格也暗合这两个字。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8.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B.我又疑心近来的柔石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
  C.我又疑心柔石近来要做大部小说,是由她发源的。
  D.我又疑心近来柔石要做的大部小说,是她的主张发源的。
  9.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麦苗生机勃勃地生长,遍地是绿油油的一片。草木吐出了青芽、绿叶,桃花接着杏花,大山谷间、田野上盛开怒放,喷着沁人心脾的香气_________________山崖上、半空中、林木间,莺、画眉、燕子、黄崔等等鸟雀,得意地飞翔着鸣叫着,鸟鸣和着溪水的流声,在春风里轻轻地回荡。
  A.远处,那被丛林罩住的溪面和那微有白云飘浮的淡蓝色的天空,渐渐地淹没在一种朦胧模糊之中。
  B.溪面像镜子一样平静,连一丝波纹都没有,柔嫩的柳枝低垂在静谧的小溪边上。
  C.一条浑浊的小溪闪着亮光,沿着村里的街道向前奔流,遇到小石块阻拦,便发起怒来喷出一团团的白沫。
  D.清清的溪水,潺潺地流着,像仙女身上美丽的飘带,从高崖伸到遥远的地方去。
  10.下列句子修辞格用得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
  B.这位娇小的姑娘,胖乎乎的,圆圆的脸庞,一头秀发瀑布似的向后梳着。
  C.泥土黑得发亮,肥得出油,就是插下技柴棍,也能抽枝出芽。
  D.手里的信,顿时像千斤重的担子压在我身上,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11.下面一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贺斯认为①不管你写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②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规则”③例如每个剧本“应该包括五幕,不多也不少”;每场里“不宜有第四个角色出来说话”;在第四④五幕间原有的停顿应取消⑤这些“法则”大半来自戏剧实践,不过贺斯却把它们变成了对戏剧发展的一种束缚。
  A,。”:、, B:”。:,C,”。,、。D,”。,。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5题。
  ①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②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③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④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外考虑。
  12.第①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如果……就……”若换成“只要……就……”可以吗?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句中“我还要告诉夫人”的“告诉”有什么特殊意义?____(2分)
  14.③④两句若换成陈述句有什么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第④句的“被迫”“另作考虑”有何言外之意?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6、17题。
             观书有感[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6.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意思是昨夜一场春雨,致使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江水猛涨。
  B.第二句是说“蒙冲巨舰”尽管是古代一种体态巨大的战船,但在江水中行进时却身轻如鸿毛。
  C.第三句是冬季江水枯竭,“蒙冲巨舰”搁浅,多少人费尽气力去推,也不易推动。
  D.第四句,意思是如今严冬已过,春水方生,以前无法推动的“蒙冲巨舰”可以在江中轻快自在地航行了。
  17.关于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题目看,这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然而作者却从自然界中捕捉了形象,并让形象自身来说话。
  B.诗的前两句,形象很鲜明,但诗人不是在单纯写景,而是因“观书有感”联想到这些景象的,目的要揭示一种哲理。
  C.诗的后两句,则是这种哲理的揭示:人们如果违背事物运动的规律,即使发挥再大的干劲,也是白费力气。
  D.这首诗与作者的另一首《现书有感》如出一辙,“蒙冲巨舰”和“半亩方塘”都借喻书本,从而紧扣《观书有感》的题意。
  1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代[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理。
  A.这首诗三句话,二十一个字,却深刻地反映了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表现出作者惊人的概括提炼生活的能力。
  B.全诗三句话,每句都重复“在土里”,突出揭示了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和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
  C.“洗澡”“流汗”“葬理”这些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就像三个特写境头,交织叠映,组成一幅中国农民贫困、单调、辛劳的人生画图。
  D.这首诗篇幅短,容量大,意境深,表现出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9-22题。  
  ①我和柔石的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②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xxx年前了。③我也忘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④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⑤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气焰之盛,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所以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⑥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着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
  19.上段文字分几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0.介绍柔石姓名的意图是()
  A.对柔石姓名进行一番议论和考证,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B.乡绅认为柔石的名字好就令其改名,可见乡绅气焰盛,借以说明柔石的社会地位并揭露社会的黑暗。
  C.柔石并不愿改名,更为乡绅不满,他喜欢“平复”这名字,说明他的反抗性格。
  D.作者疑心柔石的原名是“平福”,即“平稳而有福”,说明他有点迂。
  21.对柔石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特点,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项]
  A.革命的坚定性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以及他的朴实、单纯和善良。
  B.虽然他很质朴,但很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显得迂腐。
  C.“硬气”指他的革命坚定性和韧的战斗精神;“迂”则指他又缺乏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一面。
  D.“硬气”和“迂”在柔石身上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两者的结合使他表现得执着、认真,办事情有时不懂得灵活和变通,有书生气。
  E.柔石的“迂”,也指他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对国民党xxx派的认识不足,对阶级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够。
  22.鲁迅写到柔石的硬气和迁,就想到了方孝孺,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得准确的一项是()
  A.性格上柔石与方孝孺有相似之处,而且都是台州人,作者学识渊博,信手写来。这种自然的联想,有助于读者了解柔石其人。
  B.柔石与方孝孺虽所处时代不同、处境不同,但他们的“硬气”和“迂”有共同之处。方孝孺无端被株连九族,可见明成祖的惨无人道;柔石的被害,也说明了国民党xxx派的凶

残和阴险。
  C.方孝儒是为反对明成祖统治而死的封建时代的英雄,作者借方孝孺来歌颂柔石。
  D.方孝孺仅因为不肯替纂位的明成祖起草即帝位的诏书而身死族灭,其实并没多大意义,作者借此说明柔石因“迂”而被捕以至被害,表现了一种无奈的遗憾。
二、阅读下文,完成23一26题。
  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有一个涉及β衰变的疑难问题。令物理学家奇怪的是,β衰变时辐射出的β电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物理学家称之为β连续谱),不像α和γ射线具有明确的分立谱。而原子核的能态差是确定的,显示β衰变的连续语是一种反常现象,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物理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假说和疑问,甚至怀疑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1930年,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原子核中可能存在一种自旋为1/2,服从不相容原理的电中性粒子。”他揣测β衰变中失踪的能量有可能就是这一察觉不到的粒子带走了。后来这一中性粒子就叫中微子。
  泡利把自己的假说戏称为“孤注一掷的解答”,承认做了一件“可怕的事”,竞相信一个永远也发现不了的粒子。玻特和佩尔计算过,要把放射性核在β衰变中所产生的中微子阻截在液氢中,需要厚为1000光年的液氢!
  物理学家转而试图间接取得中微永存在的证据。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的方案格外引人注意。1941年,他从中国抗战大后方的贵州省向《物理评论》杂志提交一篇短文,认为把普通β衰变末态的三体,变为κ俘获的二体,就有可能间接观测中微子的存在。1952年戴维斯利用这一方法取得了与理论预期值相符的实验结果,初步肯定了中微子的客观存在。
(选自《百科知识》)
   23.对泡利见解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泡利不怀疑能量守恒定律,但他认为应对能量守恒定律作补充。
  B.泡利认为β的衰变连续谱,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C.泡利推测β衰变中,中性粒子带走了一些能量,所以有“失恒”现象。
  D.泡利提出的见解,在当时还只是一种假说。
  24.泡利“戏称”自己的假设是“孤注一掷的解答”,对他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泡利认为他的见解,无法被直接验证,但他仍然是坚信不移的。
  B.泡利认为,论个见解的提出表明自己在万般无奈中推测出的唯一结论。
  C.泡利认为,这个推断可能毁弃自己的声名,但这是无所谓的。
  D.这个戏称,正说明他提出的解答是没有根据的。
  25.下面对泡利所假设、后来被命名为中微子的特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原子核中,且在不断运动。 B.在β衰变中能带走一些能量。
  C.会在β衰变中失踪.并带走能量。 D.既不带正电,也不带负电。
  26.对“王职昌提出的方整格外引人注意”所做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众多间接证明中微子存在的方案中,王的方案可行性是最强的。
  B.用王的方案指导实验,可能会间接取得中微子存在的证据。
  C.王的方案使间接观测中微子有可实现的可能。
  D.利用王的实验方案,戴维斯初步肯定了中微子的存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31题。
  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正因此在找寻我。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了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办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潘槃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27.“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的“因此”的理解是()
  A.因为他(指柔石)的被捕。 B.因为“我那印书的合同”。
  C.因为“我”不愿去辩解。 D.因为“我”逃走了。
  28.“明明白白”与“不明不白”相对照是为了()
  A.显示“我”的堂堂正正,清白无辜。 B.揭露“官厅”专横腐败,昏聩黑暗。
  C.揭示“我”不愿去辩解的理由。D.表明自己与xxx势力尖锐对立及其不调和的态度。
  29.引述《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一例的作用是()
  A.赞赏高僧对于专制势力的反抗。 B.嘲弄高僧消极应付专制势力迫害的可悲。
  C.否定奴隶幻想脱离苦海的自在办法。D.提供自己面对敌人搜捕,做出怎样决断的反面参照。
  30.“我于是就逃走”意味着()
  A.“我”对统治势力追捕的恐惧。B.“我”对苟且生存下去的依恋。
  C.曲折地表现“我”韧性战斗的精神。D.直接地揭了“我”在白色恐怖中对于生死的选择。
  31.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A.说明“他”被捕后,“我”受牵连的情景。
  B.评论《说岳全传》讲述的高僧“坐化”故事的是非。
  C.用委婉的借喻表明自己的愤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D.批判奴隶或空盼“剑侠”或“自在”而死的脱离苦海的幻想。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2—33题。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于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32.在儿童寓言方面,作者的观点与卢梭的观点有何异同?若有不同,二者的根源是什么?(3分)
  卢梭认为:___

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根源:__________________
  33.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于《米洛斯的维纳斯》,下面几句话的内涵如何理解?(每句3分)
  34.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翻阅着书中的说明图,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有A.名词用如动词;B.名词作状语;C.动词用作名词;D.数词用作动词;E.形容词作动词;F.使动;G.意动等类型,请将36-40题标出的字的活用情况归类。(在括号中提上相应的字母即可)
  36.吾家读书久不效。()37.事不目见耳闻()38.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0.六王毕,四海一。()
  根据原文,将下列课文补充完整。
  4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
  42.忧劳可以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
  43.郦元之所见,________________此世之所以不传也。(4分)
  44.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珊珊可爱。
  翻译句子:(45-46)
  4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_______
  4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________
  47.作文:请根据材料,以“掌声响起来”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要注意写出事件的波澜,800字左右。(40分)
  材料: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我“求助”于同桌,弄虚作假,得了个全班第一。考试的成绩下来了,老师提议全班同学为我的成绩鼓掌……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项1分共32分)
题号12345678答案DAAADABA题号910111617181920答案DCCBDADB
题号2122232425262728答案ACDEBDACDBD题号2930313637383940答案DCCABFED
12.(2分)不可以。“只要……就……”强调的是条件部分,即“只要……”,而“如果……就”强调的是假设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即“就……”。全句中心意思是围绕“波动”而谈的,所以,用“如果……就……”符合句意表达。
13.(2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决心和信心。
14.(2分)运用设问句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能缓和谈话气氛,容易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以上《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