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6
语文试题
一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
(A)干涸(hé)闲暇(xiá)桎梏(gào)
(B)炽(zhì)烈檄(xí)文鞭笞(chī)
(C)愤懑(mèn)缔(dì)造鞭挞(tà)
(D)真谛(dì)酗(xiōng)酒澹(dàn)然
二、下列标题中加点的字各有四种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
1.《察今》()
(A)察看(B)明察(C)视察(D)观察
2.《原君》
(A)推究(B)究竟(C)原意(D)原因
3.《甲申三百年祭》
(A)典礼(B)追悼(C)祭文(D)祭奠
三、在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5分)
1.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2.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四、下边是四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每一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4分)
1.(A)《水浒》(B)《西游记》()
(C)《红楼梦》(D)《聊斋志异》()
2.(A)范仲淹(B)欧阳修(C)姚鼐(D)苏洵()
3.(A)《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B)《为了忘却的记念》()
(C)《包身工》(D)《为了周总理的嘱咐》()
4.(A)莫泊桑(B)巴尔扎克(C)都德(D)海涅()
五、《崇高的理想》(陶铸)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揭竿而起”一语见于时期文学家写的《》。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之中,率之卒,将之众,转而攻秦;,揭竿为旗,天下,粮而从”(6分)
六、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七、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6分)
1.象“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改写成排比句:
八、阅读下边三组句子,注意其中加红的字。读后填空,每个括号里只填一个字母。(3分)
甲
(A)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适大病,不能行。
乙
(A)公输盘不说。
(B)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丙
(A)遂与秦王会渑池。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在甲组中,()和()中的“适”意义相同。
在乙组中,()和()中的“说”意义相同。
在丙组中,()和()中的“会”意义相同。
九、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见于《世说新语》和《资治通鉴》,二者记的是同一件事而略有不同。阅读后回答问题。(17分)
(甲)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é,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yuè,黄,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世说新语》)
(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资治通鉴》)
1.给(甲)中画横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3分)
(1)陈(A)chén陈列(B)zhèn阵地
(C)zhèn阵容(D)zhèn列阵
(2)觇(A)zhān察看(B)chān窥视
(C)zhàn看望(D)zhān偷看
(3)数(A)shuò屡次(B)shù很多
(C)shǔ数说(D)sù经常
3.从下列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相应的〔〕里。(3分)
邪也矣焉耳
4.(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3分)
5.(甲)中说得“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
译文:
6.诸葛亮不能把对方引诱出来作战,
按照(甲)的说法是因为:
按照(乙)的说法是因为:
(用现代汉简要说明)(2分)
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早还是晚?(2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20分)
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鸟类和哺乳类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接的共同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却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鸟类和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象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加德纳提出,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存在着22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征,而且在动物界中,只有这两个纲的动物才具有这些特征。例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内有调节体温的机制。此外,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加德纳推论:这两类动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
加德纳的学说一提出,在学术界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学说站不住脚,加德纳提出的证据并不可靠,他那种完全不依靠化石资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学家却十分推崇加德纳的学说,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甚至描绘出设想中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一种热血恒温的、身上同时长有羽毛和毛发的树栖食虫动物:“哺乳鸟”!于是,在这一本来被人认为早已解决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