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备课组 z
一、试卷总体情况
总体来说,今年的市“二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难度适中,不少同学做起来感觉比较容易上手,但要拿高分难度较大。整张试卷既较好地把握了近年来高考的命题方向,也反映了一些新课改的精神。具体评析如下:
1、考试内容广泛。试题涵盖了地球地图、气象气候、陆地环境、人口增长与迁移、城乡规划、工农业生产、区域地理和环境问题等大部分的地理主干知识。这些基本上也是近些年各地高考试题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点,因此,这次考试应该能比较全面地检测广大考生对地理主干掌握程度。
2、本次二模试卷就难易程度来讲比较适中,与一模试卷比较有了较大改观,减少了偏题、怪题,突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导向性做了很好,试题难、中、易梯度分配较合理,但其中个别题目如选择题5-6题与原有题目相似度过高。
3、突出读图能力的考核。从近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对读图能力的考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读图能力在新课标中间也是突出强调的地理技能,因此结合这张试卷完全可以做一次识图判图的专题讲座。
二、试题知识点分布及能力考查、抽样分析高三(17)班得分情况
题号
知识点分布
能力考查
分值
得分率(%)
难度值
1
地理Ⅱ人口迁移
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4
97.8
0.978
2
地理Ⅱ人口迁移
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4
97.7
0.977
3
地理Ⅱ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图表信息的阅读分析
4
17.3%
0.173
4
地理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表信息的阅读分析
4
84.7
0.847
5
地理Ⅱ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生产要素费用示意图的信息获取与分析
4
71.1
0.717
6
地理Ⅱ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生产要素费用示意图的信息获取与分析
4
89.1
0. 891
7
地理I地球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地貌分析图
4
91.3
0.913
8
地理I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分析判断
4
65.2
0.652
9
地理大气状况与大气运动
等压线分布图及大气水平运动分析
4
36.9
0.369
10
地理I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理解地理规律、运用地理事实、分析判断地理事象
4
56.5
0.565
11
地理I气状况与大气运动
时间计算
4
47.8
0.478
36(1)
地理I气候要素差异及成因
区域地图与大气环流的阅读分析能力
10
71.2
0.712
36(2)
区域地理地形特征
描述某地形特征的能力
8
68.2
0.682
36(3)
地理Ⅲ湿地资源开发
湿地成因分析
10
58.6
0.586
37(1)
选修Ⅳ城市土地利用
对有效地理信提取与判断
12
87.2
0.872
37(2)
选修Ⅳ城乡规划、工业布局
运用图表分析综合概括表达能力
8
75.2
0.752
37(3)
选修Ⅵ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8
58.2
0.582
三、学生答题错因分析及后期复习策略思考
1、错因分析
(1)图文分析获取信息能力水足。如选择题3-4题图2中关于某流域干湿状况信息的获取,以及选择题第9题题目说的是“高空”,综合题37关于风频图的判读
(2)受思维定势影响,没有依据图表信息分析问题引起得分率低。如选择题3,一看到春小麦和玉米的布,就不加仔细阅读和思考,作出错误选择,导致得分率非常低,仅13.3%。第9题看沮高空3000米高压线分布,认为风向是受三力作用不形成的,误判为C项占46.6%,得分率仅为33.3%。
(3)地理规律运用能力不足,如选择题7-8题有关几种外力侵蚀作用原理与试题没有灵活联系起来。
(4)表达不规范。重点反映在综合题36题(2)小题,37题第(2)(3),如第37题第(2)题要求分析工业区布局合事性,有学生还在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
2、后期复习策略思考
针对以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剩下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答题的得分率呢?
(1)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今年考试范围与去年相比略有调整。尽量做到,精讲学生容易迷惑混淆的概念,避免做无用功。
(2)回归课本,读书、归纳。自然地理(必修I)主要是关注规律和原理;人文地理(必修Ⅱ)主要是关注人类活动;区域地理(必修Ⅲ)要关注方方面面的案例,并注意知识的迁移,使教材变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同时还要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3)研究做过的试卷,把一模、二模试卷,加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新课改省份的)等,这些题拿来研究一下,研究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研究答案,为什么要这样答?道理在哪里?这样慢慢让学生的思路靠近答案,这样或许会对考试有一种感觉。所以研究经典试题的答案,或许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4)长抓不懈的读图,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尽量快速地获取图表中的有效信息。还要注意各种地理图表之间的相互转化,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