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双一中课改工作汇报
走在课改的大道上
峰双一中自2013年开始进行课改,经过3年探索,已有一些心得和收获。现将近年来在课改方面取得的点滴成绩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搞好顶层设计
本着“不急躁、不观望、不等靠”的原则,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钻研、吸收新课改理念精髓,借鉴兄弟学校课改经验,制定了“一年学习借鉴——二年摸索试点——三年试行推广”的具体思路,开始了我们的高效课堂构建探索之途。
1.学校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z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全体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由教研处、教务处、年级组等处室具体组织实施,全体行政人员学习在先,“磨课”在先,示范在先,并蹲点教研组和备课组,进行督导和引领。
2.加强管理,形成一系列教研教改制度。制定了《峰双一中教研组考核与奖励方案》《峰双一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峰双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常规要求》《峰双一中听评课活动实施方案》《峰双一中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方案》《峰双一中第二阶段课改工作方案》《峰双一中课改“教学开放周”工作方案》《峰双一中“随堂听课”工作方案》等,使课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富于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每年度开展一次课改工作评比。每个学期以《峰双一中教研组考核方案》及《峰双一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据,对各个教研组的课改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公布考核结果,并对优秀教研组进行适当奖励,考核着眼于全体组员,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促使每一位老师都投身课改。
二、变革传统课堂,创建高效模式
在思辨了传统课堂“满堂灌”,教师“大包揽”“一讲到底”的弊端之后,我们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加强。“平等、合作、主动、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初步形成。以毛果明校长为首的课改小组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之下,初步创建“峰双一中问题导引五环节教学模式”,要求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问题。做到“真自学,真合作,真检测,真链接,真评价”。以此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开设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课,高考科目没有多开课。非高考科目没有少开课。校本课程开发到位,彰显课程开设特色。如理、化、生实验室双休日对学生开放,安排专职实验员指导学生自主实验。数、理、化、生分年级组建了12个兴趣小组,且常年开展活动。除学校组织的大路文学社外,还有学生自发组织的3个文学社,分别出版社刊、组织文学活动。学校有体育俱乐部6个,俱乐部章程规范,活动频率高。高一、高二每周开一节阅读课,图书馆利用率高,双休日、寒暑假照样向学生开放。
2.建设小组学习。
全校包括高三都按《峰双一中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方案》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多个学习小组,组员6至9人,均衡搭配。学校按照成绩、学习、纪律、卫生四个方面,每个班每个月评定一个优秀学习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组内成员照片公布在光荣榜上。优秀学习小组组员优先参评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3.根据我校实际,建立了“问题导引五环节”教学模式
实现了“一校一模”,让教师们有所遵循:一、导入课题,明确目标;二、自主合作,质疑提问;三、问题探究,拓展提升;四、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五、课堂小结,小组评价。
4. 随堂听课,人人参与,及时交流。
由教研处汇总各年级听评课情况,写成汇总报告并提出对策,供教师参考。如2013年上期,按照《峰双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常规要求》,组织大型听评课活动,公开课堂数总计108堂,为期三周的听课活动开展下来,全校听课达1400多人次。
5.着力建设课改文化。
在每个班级均悬挂了学习小组标识牌,有组名、组员名、学习口号、学习目标等。班级后墙有小组学习评比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气氛民主、活跃,师生话语权平等,体现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开展教研活动,寻求理论指导
1.认真组织新课程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课改培训活动。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学习。组织教师赴长沙四大名校、昌乐二中、山东枣庄二中、天津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天津谱育中学学习,聘请全国知名教改专家王敏勤教授来我校指导课改工作。聘请了原北京四中校长邱济隆,省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吴雁驰、湖南大学教授刘建琼、常德一中特级教师zz、雅礼中学特级教师zz等学者来我校讲学。此外,原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刘耕陶院士、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王友德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彭光正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新军教授等校友也回母校作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