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诉讼时效,是指催促相应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目的。 法律规定,如果您在特定期限内不主动行使权利,期限过后法律将不再提供保护。 因此,诉讼时效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那么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呢? 下面法律快报编辑将为您详细解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义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期限。
2. 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按照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民事法律制度。 简单来说,如果过了诉讼时效之后再起诉,除非对方愿意,否则你的权利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个别案件为1年,最长可达20年。
三、继承纠纷如何解决 1.自行协商
发生继承纠纷后,有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谅解、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方式、份额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所有继承人均愿意接受的协议,然后进行分割。按照协议继承。 协商虽然是在争议当事人之间进行,但也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则,以及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 发生继承纠纷后,当事人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继承法诉讼时效一年,通过劝说、教育等方式调解纠纷,鼓励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理解、让步、达成协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协议达成后,有关各方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继承纠纷后,协商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一年,无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我国《仲裁法》第三条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因此,相关当事人发生继承纠纷后,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以上是《法律快报》编辑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继承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Legal Express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