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本文关键词: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
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本文简介: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林存华在我国刚刚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有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程,它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本文内容:
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林存华
在我国刚刚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有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程,它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何谓综合实践活动?查阅有关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般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独立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和班级团体活动。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外乎这三种形式。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综合活动时,教师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组织形式,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思维的开发,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和精神要落到实处,要真正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那么组织形式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三种组织形式进行具体的探讨,并辅之以实例分析加以印证。
一、独立探究活动
独立探究活动指的是每个学生一个人单独地探究、解决所设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综合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的独立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独立完成课题研究。
对于独立探究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活动的内容,并决定用什么方式完成活动,以及撰写研究报告。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目标的制定,到研究活动的展开和研究方法的采用,都可由学生自己去规划和设计。在其中,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和组织,并适时的提供力所能极的帮助。
对于部分独立活动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之下,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时间等来设计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里,主要指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一开始就介入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与设计,与学生一起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在学生独立地初步确定好研究课题后,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比如,帮助一些学生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设计,要求少量的学生重新选择课题,或是直接给个别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能力的课题。
严格地讲,独立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完成相关的问题解决报告。在独立探究活动中,学生脱离了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地进行思考与展开活动。因而,独立探究活动对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独立探究活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独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即使是那些独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较为独立的探究活动,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独立探究活动也有不足之处。不可否认的是,独立探究活动实质上是个别学习的一种形式,它难以避免个别学习所固有的一些弱点。具体而言,其弱点在于,当学生潜心于自身课题的解决时,学生的思维倾向偏于自我中心,而班级集体的意识淡薄,这就有陷于利己主义的危险。因此,他们不能学习到友爱互助、合作共事的态度与方法。另外,在个别学习中,教师无法持续地直接指导每一个学生,而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领域、有限的问题上,依次对每一个学生做出指导和提供帮助。
实例1
FD中学的屈鸣志同学的研究活动是独自进行的。在他父亲的实验室里培养着大量的水螅,他很小就认识它们,并喜欢观察它们。在长期的观察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水缸里的水螅碰到脏水时,反应明显异常,那么,能不能用水螅指示水质污染的情况呢?出于对这个问题本身的兴趣,他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独自开展研究。
[资料来源:王厥轩主编:《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100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在这个实例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只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这种基于个人独立探究的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自主思考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其他组织形式相比,这种组织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在条件允许下,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指导。指导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不能替代、包揽学生的工作。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二、小组合作活动
通常而言,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诸组织形式中,小组合作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其原因在于,作为基础教育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在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必须修满23个学分的综合实践活动。但是,我国普通高中的一个班级的学生数一般在40—60人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更多。假如普通高中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独立的探究活动,至少在指导教师的配备方面力有不逮。而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每组的学生数控制在一定数量(10人以下,通常为3—6人)之内,教师就有比较多的时间来指导的高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至于如何将学生分成恰当的小组,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来决定,或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讨论分组。在具体的分组方式上,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采用民主的方式,或许是较为可行的。有研究者做过的一项大规模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自由组合和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作调整这两种分组方式。其中约60%的学生首选自由组合,赞同由教师决定这种方式的人数不到一成。
当然,完全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可能人数过多,而有的小组却人数不足,甚至个别的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小组。这时候,教师的协调就必不可少。
小组合作活动虽然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围绕研究课题进行良好的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分工,甚至是少量的独立活动成分。因而,在分好小组后,组内分工的问题就伴随而来。至于组内分工的具体内容,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有机会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组长、文书、资料管理员、制作统筹员、信息技术员、公关联络员、报告人/答辩人/表演者等,既各展所长,又密切配合,以支持组内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果能够进行恰当的分组和组内分工,学生又乐于并善于与同学进行合作,那么小组合作活动的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它能够让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单靠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培养合作的精神与协调的能力。在现实中,小组合作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采用非常多的一种组织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小组合作活动的优点及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排斥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组织形式,把小组合作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唯一的组织形式。其实,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学会合作,也需要学会独立的做事。
实例2
胡欢是WS中学2002届学生,从2001年3月学校设置研究型课程后,他多了一个头衔——“自清河治理”课题组组长。同属于该课题组的还有同班同学张军和比他低一届的学生张翼,他们三人和指导教师一起开始治理富营养化的自清河的研究。作为课题组组长,胡欢负责带领其他成员制订研究方案,决定课题组的实验、调查,协调小组成员关系和对外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他既要对教师负责,又要对整个课题组负责。当然,胡欢也并不是只指导别人做,他自己也要做实验、查资料,和课题组的其他同学没什么区别,当指导教师不在身边时,胡欢就是课题组的管理者,也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资料来源:王厥轩主编:《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100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59页。]
实例2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小组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这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都极具价值。从实例2来我们可以发现,小组合作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即要确定小组的负责人。假如小组合作活动缺乏组长,那么小组内部的合作与分工,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协调就难以进行。这样一来,小组就难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小团体,而容易成为无组织的一盘散沙。
三、班级团队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三种组织形式是班级(跨班级、年级)团队活动。班级团队活动是以班集体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单位,或是跨班级、年级组成规模较大的团队,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班级团队活动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也可以作为独立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的辅助形式。
班级团队活动是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它最大的优势是其开放性和参与性。它可以容纳所有的学生,在全局上满足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需要。其次,这种形式的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可选择的范围更加广泛,也就是说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再次,这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教师在评价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程的重视和评价,而不仅仅是其答案或结果。
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不适合采取班级团队活动这一组织形式。出于组织或管理上的方便,社会实践宜采用班级团队活动这一组织形式,在校外建立的实践基地或联系的实践单位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强调以班集体的团体活动,又要有一定的分工与小组合作,并由教师或由教师指定班级负责人予以统筹和管理。
实际上,独立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的最后一环“交流评价”,可以看作为班级团队活动与独立探究活动或小组合作活动的结合。另外,有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班级团队活动、独立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三者相互交织的状态实施的。特别当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学生们独自或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学生们在各自的基础上深化研究。
实例3
QB中学是一所寄宿制中学。1998年起,该校进行了“开放性主体活动课程”的实验。该校从1999年开始,所有的高中生从第一学期起就全部参加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他们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以“艺术暨人生”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某一位艺术家、文学家或美术家的作品、经历等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一篇研究后的报告,以解读人生,感悟人生,热爱生活。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上学期以“人与自然”领域中的某个问题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二下学期到高三则分别以“上海的今天和明天”和“社会现象分析”为专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同学开展研究,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人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意识。该课程先在高一、高二年级实施,全年级采用统一活动主题,全部学生均参与活动。学生根据各自兴趣,每4—6人自愿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位学生均参加一个小组。实施初期,研究小组是在一个班级内部组成的。在配组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进行必要的协调。各小组在主题范围内拟定本小组的题目。各小组在确定课题后,组内共同讨论拟订课题研究活动的计划,根据小组所定课题的性质,自行选聘校内外的辅导教师。时间为每周半天,连续一个学期为一个课程周期。
[资料来源:王厥轩主编:《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100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实例3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班级团队活动比较容易组织与管理,班级团队活动还要结合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学校周边的情况,确定一个大主题,然后,根据大主题,分年级、班级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系列。需要注意的是,班级团队活动这种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也要结合小组合作活动、独立探究活动进行。否则,仅仅依靠形式单一的班级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不易深入开展。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形式之外,它还会内在地涉及到其他相关的因素。比如说,时间的安排和空间的利用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每个学校都要依据各自的情况灵活地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以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起使用,还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与相关学科打通使用。在空间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满足于教室和学校,它同时把学生推向了社会、推向了大自然,这是其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说明:本文与林存富、孙菊萍合撰。)
篇2: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XX年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17年 本文关键词:官僚主义,发言稿,形式主义,从我做起,反对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17年 本文简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17年篇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2017在“四风”当中,官僚主义因其存在的历史长远、危害巨大、不易克服、人民群众感受更直接而成为其中的关键。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在其产生的条件和根源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我国流传几千年“官本位”意识是官僚主义和形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17年 本文内容: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3篇2017年
篇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2017
在“四风”当中,官僚主义因其存在的历史长远、危害巨大、不易克服、人民群众感受更直接而成为其中的关键。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在其产生的条件和根源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我国流传几千年“官本位”意识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是二者产生的思想根源;脱离群众、背弃事业的个人主义是二者产生的现实条件。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左右呼应、如影随形。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互相包庇。正是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才使得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趾高气昂;正是由于形式主义的衬托,官僚主义才获得了所谓的“政绩”,维持了其虚假繁荣。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相互“激励”。具有官僚作风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好大喜功,下属们就投其所好,急功近利,大搞短期行为,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用“假、大、空”来迎合“高、大、全”。在形式主义的“帮助”下,官僚主义取得了用数字堆积起来的虚假政绩,建起了大量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相伴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左右呼应、沆瀣一气,最终不可避免造成巨大恶果,带来巨大危害:破坏了党群关系,蛀蚀党的执政基础;败坏官场风气,损害政府威信;抛弃宗旨原则,危害人民权益;妨害公平、效率,危害现代化建设。
官僚主义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根源。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与“做官当老爷”相伴而来的便是凌驾于群众之上,追逐荣华富贵,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乐主义便“应运而生”。享乐主义随着我们的胜利而来,伴着我们执掌权力而生。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强化使得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兴起。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助长官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面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突出的特点:在思想观念上,信仰缺失,精神空虚,贪图享受,宗旨观念淡薄,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群众之上;在工作表现上,掂轻怕重,推卸责任,不愿开展艰巨的工作,脱离实际需要,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在生活方式上,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追求“国际化”、“贵族化”,挥霍公款、吃喝玩乐,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时时处处盲目攀比,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践证明,这种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行为暴露了其官僚主义的实质,使官僚主义者沉湎其中,无法自拔,进一步助长了其官僚主义作风。
只有通过分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之间的关系,确定反对官僚主义的关键地位,发现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才能够从制度建设、群众监督、绩效考核、个人修养和群众实践等角度针对性地提出克服官僚主义的对策和措施,真正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篇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2017
造成官僚主义最重要的原因,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思想根源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可以说,官僚主义就是民主意识缺失的体现。没有民主精神,没有民主作风,就必然产生官僚主义。因此,反对官僚主义必须解决为谁当官,怎样当官和如何当好官的问题。
明确当官为了谁。古代封建体制下的权力是统治者的私有物,而现代民主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国家权力是人民权力意志的代表,各级权力机构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任何权力机构和个人都没有谋取自身私利的特权,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和职责。因此,领导干部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而非主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的基本条件。
明确当什么样的官。当官需要一种态度,一种作风。这种态度就是一切为民众利益着想,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热心服务群众;要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责任的有无反映的是一种态度问题。责任体现的是一种职业良心,它可以对为官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对为官活动和过程进行监督,对为官后果进行评价,是反对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
明确怎样当好官。有了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真正当好官。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能力恐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去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但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缺少为民服务的能力,不能拿出有效的办法创新工作、为民谋利,只能搞些花架子和官样文章来应付,这正是能力缺失的表现。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才是反对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的有力武器。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也是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破除官僚主义,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篇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2017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四风问题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习总书记对四风的论断从本质上揭示了官僚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观念,它与马克思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群众路线是格格不入的。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对极少数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最为诟病和不齿!
官僚主义是四风问题之一,它高高在上,脱离基层,很难了解基层的想法和对策,具有官僚主义的官员们盲目自诩,甚至忙于享乐,无心去了解实际的执行结果,而基层敷衍官僚主义的唯一办法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解决好了,上行下效,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有了迎刃而解的基础和契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对新形势下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作了分析,并列举了其24种表现和危害,既有产生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组织表现;又有官僚主义的作风特征及其危害;更有官僚主义与其它腐朽作风、犯罪行为的内在联系,对官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他说:“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反对官僚主义,重点在“务实”上。深入求实,就是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确实掌握各部门的真情实况,求得真知灼见。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揭短求实,就是要勇于揭露问题和矛盾,在不断克服薄弱环节中发展进步。当前,报喜藏忧的现象在各部门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了成绩生怕领导不知道,出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创新求实,就是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通过创造性地抓落实,不断推动工作质量建设上台阶。邓小平说过,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以效求实,就是不能搞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劳动,要讲求实效并追求工作效益的最大值。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高质高效的工作要多做,低质低效的工作要少做,劣质负效的工作坚决不能做。
反对官僚主义,方法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从这个角度说,反对官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形成官僚特权阶层。为此,首先要从干部的“进口关”入手进行防范,坚决杜绝“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的不良分子混入党和国家机关。这就要实行选任类官员以公开竞争为要求的公选,让人民群众行使选举权,真正实现“权为民所赋”。对考任类干部,则要通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其次,要从“管理关”入手管好所有干部,如严格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群众“满意度”定期测评制度,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落实干部廉洁自律的督查制度等等,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
关键中的关键是——必须彻底消除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彻底清除滋生官僚主义的土壤和温床。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端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态度,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加强世界观改造,使实事求是、立党为公的思想在头脑中深深扎根。
篇3: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 本文关键词:官僚主义,发言稿,形式主义,党员,从我做起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 本文简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篇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领导作风。毛泽东同志曾在60年代对官僚主义进行过精辟的总结,包括老爷式的、做官混饭吃的、机关式的、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等20种官僚主义表现。邓小平同志指出,官僚主义现象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 本文内容: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篇3篇
篇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
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领导作风。毛泽东同志曾在60年代对官僚主义进行过精辟的总结,包括老爷式的、做官混饭吃的、机关式的、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等20种官僚主义表现。邓小平同志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形式主义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胡锦涛同志认为,官僚主义的陋习势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官僚主义作为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教育需要解决的“四风”之一,又一次摆在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面前。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助长歪风邪气,背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官僚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深层次上分析,既有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官本位思想严重,也有个人主义思想作祟,还有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原因,
《古文辑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对隋炀帝阿谀逢迎,溜须拍马;可到了唐朝,他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原因在于“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好恶,往往决定了单位的风气环境。
领导干部要有听真话、实话的雅量。要想了解实情,听到真话,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人说真话。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要经常倾听、善于倾听老百姓的真心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领导干部还要带头说真话、说实话。领导干部要敞开心扉,和群众真心交流。要从急功近利的政绩迷信中走出来,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反对官僚主义,一要靠教育。要让全体党员充分意识到官僚主义带来的危害,要让党员树立群众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多做事的动力。二要靠制度。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让人们按规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敬畏制度,而不是看领导眼色。三要靠监督。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让官僚主义行为无处可藏。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要不断推进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彻底转变“官念”,使官员与民众实现并保持正常的交流沟通,误解与隔阂就会迎刃而解。
作为党的主流宣传媒体,我认为时事报告杂志社应警钟长鸣,时刻警惕官僚主义的滋生。对内,我们要做到平等、友爱,形成努力团结的工作氛围,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有守、有为、有担当,形成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氛围;对外,我们要平易近人,尊重每一位读者,用我们的真才实干、真诚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去赢得读者的认同,为读者服好务。
篇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
说起有官僚主义习气和做派的干部,人们大多嗤之以鼻;说起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人们莫不咬牙切齿。
时代前进了,官僚主义也不断有新的表现。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把官僚主义者比作“泥塑的神像”,总结出其十种表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专门总结了《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官僚主义二十四种表现和危害,剖析了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作风特征及其与其它腐朽作风、犯罪行为的内在关系。
如果官僚主义者真如
“泥塑的神像”,“一声不响……十分无用”,倒也罢了,人民群众可以“敬”可以不“敬”,也可“敬”而远之。问题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以官为本,一心想着做官、一切为了做官,把官位当地位、把权力当能力,其所作所为,破坏公平正义,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恶化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典型的官僚主义者,人数虽极少,影响却极坏,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发展下去,必然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官僚主义,可以说是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集大成和升级版。因为官僚,所以热衷且擅长于搞形式,情况还没摸清楚,计划和措施就出来了;工作刚刚部署,成绩和经验就出来了;不学而有术,不为而能成,语言的巨人掩盖了行动的矮子。因为官僚,所以容易滋生享乐之念和奢靡之风,沉湎于公帑消费,愈是铺张排场,愈是高级奢华,愈是随心所欲没顾忌,就愈显示其身份高贵和地位特殊。
“四风”之中,官僚主义的危害更烈、后果更严重,治理的难度更大,要治愈的过程更长,因而,更需要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和集体警觉,更需要引起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警示。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时时警醒: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为党做什么?将来为党留下什么?入党时的宣誓,不能替代和保证入党后的行为。有那么极少数人,入党后就想不起当初怎么宣誓的,一朝违纪违法、反省悔过,几乎都少不了“忘了当年入党时的誓言”的忏悔。可见这“三问”是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仅入党宣誓时要“回答”,入党之后更要经常和反复“回答”,用一辈子的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回答”,用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的“立德、立功、立言”来“回答”。
从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层面切实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认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认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作为推进事业的动力源泉。认清“我是谁”,才能正确定位自己,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进一步廓清:权力是怎样来的?权力应该怎样用?权力可能会怎样失去?“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胡锦涛)。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今中外,殷鉴无数。列宁曾尖锐指出:“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这些,虽是老话,却是至理。贯彻这些至理,早有很好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而之所以长讲又常犯,短板主要在于纠偏纠错机制失之于宽和软,执纪不严、惩处不力,难免威慑力不够;经常性监管缺位,紧一阵松一阵,势必好一阵歹一阵这正是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的长效机制问题。
没有制度,呼唤制度;形势变化了,要修订完善制度;而再好的制度,也离不开领导干部的自觉性和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清除。”确实,对“官本位”意识,对官僚主义习气和做派,只有“狠狠批判”,才能在思想上正本清源、警钟长鸣;而要“坚决清除”,则必须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以科学的制度,设定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严明用权纪律、强化用权监督。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981年,邓小平同志为英文版《邓小平文集》作序,写下这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文字朴实无华,情感至真至切!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涵养亲民为民的情怀,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定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切不可让人民“恨铁不成钢”,更不能成为人民的“逆子”!
篇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发言稿党员
形式主义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大防治力度。
形式主义是一种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它不仅浪费宝贵资源、贻误发展时机,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决反对和努力克服。
树立正确观念。形式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导致工作目的扭曲和工作方法变形。克服形式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一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搞清楚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自觉抵制形式主义。二是抓工作与求实效相统一。求实效,就要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真正把心思和功夫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三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反对形式主义,并不是否定一切形式,而是摒弃对工作无益的形式、采取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式,使工作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改进领导作风。改进领导作风对于克服形式主义至关重要。如果领导干部实事求是,对基层情况了如指掌,就会使搞形式主义的人处处碰壁。因此,首先要从领导机关做起,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其次要坚决纠正形式主义的做法,一旦发现部属弄虚作假,就应及时予以曝光。再次要讲究工作方法。人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工作刚刚布置,索要经验的电话就到了。这种向雏鸡要蛋的做法,往往成了弄虚作假的诱因。因此,克服形式主义,必须改进工作方法。
强化群众监督。干部的品德、能力、作风和实绩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干部选拔任用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周围群众的意见,使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人前进无路、后顾有忧。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同形式主义作斗争;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制度创新,为群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严肃政治纪律。有的干部误以为做表面文章费力小、见效快、名利双收,以致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需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的人得到褒奖,使那些搞形式、装门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人没有市场。要严肃政治纪律,凡是作风飘浮造成损失的、虚报浮夸骗取荣誉的、弄虚作假掩盖过失的,都必须根据情节和危害以党纪政纪论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