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XX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日期:2020-04-1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本文关键词:高考,自然环境,复习,地理,人类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本文简介: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向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诊断](2017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1.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本文内容:

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向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真题诊断]

(2017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火山喷发频率增加。

【答案】1.B

(2017天津高考)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2.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解题思路】第2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变大,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永冻层上界下降,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答案】2.D

[名师点睛]

突破全球气候变暖的“2大原因”“4大影响”和“4大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②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②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③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④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①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②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③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考向2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的分布的影响

[模拟诊断]

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第3题。

3.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解题思路】第3题,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

【答案】3.A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甲)。据此回答4~5题。

4.图乙中A~B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

)

A.该段高速公路向西北、东南延伸

B.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为鞍部

C.①处可能有高架桥,②处可能有隧道

D.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

5.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增强

②汽车性能改善

③科技水平提高

④节省建设费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题思路】第4题,①处为山谷,可能有高架桥,②处为山脊,可能有隧道,选项C正确、B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该段高速公路向东北、西南延伸,选项A错误。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无法判断,选项D错误。第5题,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使人们可以克服修建高速公路时遇到的地形障碍。

【答案】4.C5.A

[名师点睛]

1.地形对交通影响

交通建设大多是在陆地表面进行的,在建设中要求体现“成本低、时效高”的原则。因此,建设成本(工程难度、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交通线路的选择以及交通密度的大小。如何结合地形状况分析评价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呢?

第一步,以型定方式。即根据地形类型确定交通运输方式。平原区各种方式都可选择,限制性小;山区,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如果地形内外阻隔无法克服,且面积广大,路途遥远,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航空加强对外联系,如青藏高原等。

第二步,以资(金)定级量。山区,资金少、技术水平低时,先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较多,交通线路短,密度小;资金多、技术水平高时,除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建设高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或高铁,交通线路增长,密度增大。

第三步,考虑地质灾害和山洪等对交通设施的制约。

2.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

在农耕区,聚落是人们长期集中生活居住和生产的地方,需要有稳定的水源和农副产品供应(农业)。可以说,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其实就是河流地貌的影响,是河流和河流堆积地貌共同的作用。从地形角度分析聚落分布,可分三步:

第一步,“近水”。分析河流水源状况,有时还可分析航运。

第二步,“土肥”。分析冲积平原提供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耕。

第三步,“避险”。选择较高位置,规避洪灾。

考向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真题诊断]

(2017.11浙江学考选考)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解决当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经过近几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显著。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治污水压力较小

B.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

C.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较小

D.沿海岛屿供水压力较小

7.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主要有(

)

①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

②促进分散的工业企业集聚发展

③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

④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思路】第6题,浙江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仅与降雨量相关,还与区域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地表径流(河流长度和陆地面积)等有关。浙江沿海多位于河流下游,经济发达,水污染较为严重;浙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且季节变化大,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排涝压力大;丘陵山区多暴雨,易引发山洪,防洪压力大;海岛陆地面积小,河川等地表径流少,供水压力巨大。故正确答案为B。第7题,循环经济属于“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可以降低污水排放;产业集聚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居民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将大大提升。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6.B

7.A

(2014·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9.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题思路】第8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故其绿水比例最大。其他三条河流流域降水多,蒸发量所占比例较小。第9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水分被农作物吸收,植物蒸腾增强,从而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水田改旱地,无法避免水分蒸发;干旱和半干旱区不适宜植树造林和修建梯田,故无法阻止地面蒸发。

【答案】8.A

9.C

[解题模版]

解答与“水资源”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

—————————————————————————

[名师点睛]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考向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真题诊断]

(2017江苏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0~11题。(双选题)

10.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解题思路】第10题,读图可知本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交界地区,沙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即选AC。第11题,扬尘、沙尘暴天气,导致空气中尘土飞扬,能见度降低,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答案】10.AC11.BD

[名师点睛]

1.自然灾害分布的一般描述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3.防灾措施

(1)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2)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019广州模拟)2016年1月20日,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延布炼油厂正式投产。如图为2012~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从沙特进口原油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总量逐年下降,沙特原油产量

②总量逐年增多,沙特原油运力

③总量波动变化,国际原油价格

④比重逐年下降,国际政治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2.投资建设沙特延布炼油厂,有利于中国(

)

①提高产品品质

②保护生态环境

③减少资源消耗

④降低油品价格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9武汉调研)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

4.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

①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

②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③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④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此时(11月20~23日)的天气(

)

A.有利于①地小麦生长

B.加大了②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

C.可缓解③地的雾霾

D.增加了④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2019耀华中学)读“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示意图(图2),据此回答6~7题。

6.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会导致西藏(

)

A.冰雪和湿地面积减少B.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

C.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减少D.降水量、江河径流量减少

7.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对境内高原湖泊水位年际变化影响很大。其基本变化趋势是(

)

A.持续降低B.持续升高

C.波动降低D.波动升高

(2019东北师大附中)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B.流水作用C.经济发展D.交通变化

9.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10.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

A.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2019上海中学)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11~13题。

1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1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C.高差悬殊D.河网密布

1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

A.死海含盐量上升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2019福州中学)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读图,完成第14题。

14.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其原因有(

)

①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②地形崎岖,坡度较大③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④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合肥中学)冰芯是人类在冰盖上钻孔获得的连续冰层,冰芯中记录的冰雪累计量,可以反映降水程度;冰芯中的尘埃含量、同位素、化学元素等,都可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环境。氧同位素比率8180对冰芯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含180的水分子不易蒸发,温度较高时,180蒸发较多。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坡获取冰芯中180含量的平均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5~16题。

15.冰芯中180含量的变化反应近百年青藏高原(

)

A.冰川退缩严重B.气候趋于寒冷C.降雪量增加D.气候趋于变暖

16.通过对冰芯中气泡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冰芯中硫和氮的氧化物含量增加明显,推断污染物的来源最不可能是(

)

A.南亚的工业废气排放B.东南亚污染物扩散

C.中国东部工业废气排放D.海湾战争期间油井燃烧

(2019桂林三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属于山区县,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特克斯县城的道路网是(

)

A.同心圆模式

B.方格状

C.环形放射状

D.环形状

18.影响古人在此建城的主要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2019江西师大附中)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19~21题。

图甲图乙

19.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20.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21.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19贵阳中学)多年来看,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鄱阳湖对于长江的较强作用(鄱阳湖补给长江)主要在4-6月,而长江对鄱阳湖的较强作用(长江补给鄱阳湖)主要发生在7-9月。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影响到长江和鄱阳湖的相互作用,一般三峡水库4-6月放水,7-9月少量蓄水,10月大量蓄水。据此完成22~23题。

22.推测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降水B.人类干扰C.地形D.太阳活动

23.分析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对鄱阳湖的影响正确的是(

)

A.4-6月的放水减弱了长江作用,减弱了鄱阳湖洪涝灾害

B.7-9月的少量蓄水则加强长江作用,加剧鄱阳湖旱灾

C.7-9月的少量蓄水则减弱长江作用,减弱了鄱阳湖旱灾

D.4-6月的放水加强了长江作用,加剧鄱阳湖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答案】1.C2.B

【答案】3.B

4.B

5.C

【答案】6.A

7.C

【答案】8.B

9.D

10.C

【答案】11.D12.C13.A

【答案】14.B

【答案】15.D

16.C

【答案】17.C18.B

【答案】19.A20.C21.D

【答案】22.A23.D

篇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9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9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本文关键词:高考,地理环境,复习,地理,人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9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本文简介:专题检测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9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本文内容:

专题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者自然带不同;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植被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与⑤同位于赤道附近,但受地形影响,前者为热带草原气候,后者为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是重要的柑橘、葡萄、油橄榄产区;②地夏季高温多雨,⑦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火山、地震较少;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因素是(

)

A.洋流流向B.山脉走向C.海陆分布D.风带分布

4.爱尔兰与我国协商,决定由该国提供原料,在我国建设生产基地,共同生产某类工业产品,最有可能是(

)

A.石油制品B.奶制品C.手机D.机床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冬季则相反。据此判断图中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第4题,爱尔兰地处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乳畜业的发展,据此推知该工业产品。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位于(

)

A.甲B.乙C.丙D.丁

6.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

①气候较湿润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美国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位于西南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第6题,丁地区为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气候较为湿润,且农业生产以乳畜业为主,灌溉用水量相对较少。

下图为2008年我国四大地区与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统计图。读图,完成第7~8题。

注:东盟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7.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B.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8.据图分析可知(

)

A.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积

B.影响中部地区出口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位置

C.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是因为经济水平低

D.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C项正确;东部和中部以综合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第8题,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看中部地区出口额最大的地区是欧盟和美国,因此主要区位因素不是位置;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的主要因素是位置;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D项正确。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河流状况D.人口

10.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

①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9.B

10.B

解析:第9题,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的走向沿城市分布,主要是为了满足接近消费市场的需要,因为沿途的城市和工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第10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东部经济发达,但能源、原材料不足;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却比较落后。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煤炭为主,所以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下图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移民就业”是指民工流向能就业的地区,能就业的地区对民工而言就是有大量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地区,图中乙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最高,反映的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B项正确。甲是动力指向型工业,丙是技术指向型工业,丁是原料指向型工业。第12题,“移业就民”是把产业转移到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我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产业移入可促进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东部低端产业移出,有利于东部生产要素向更高级产业投入,从而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6分)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3分)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6分)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7分)

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2分)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分)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3分)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2分)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2分)纬度较低,结冰期短。(2分)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2分)汽车工业基础好;(1分)劳动力素质高;(1分)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1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1分)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1分)

解析:第(1)题,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分析。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西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第(2)题,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方面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第(4)题,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即匈牙利的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由此推断,该地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同时据图可知,汽车工业分布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国内外市场广阔。

14.(3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美国本土略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三

下表为美国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城市

经纬度位置

海拔(米)

1月气温(℃)

7月气温(℃)

年降水量(毫米)

纽约

(41°N,74°W)

4

-0.4

24.2

1056

芝加哥

(42°N,88°W)

205

-6.1

23.0

965

奥马哈

(41.5°N,96°W)

399

-6.4

24.7

767

材料四

环渤海工业带通常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工业带。环渤海工业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具有众多的优势区位条件,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1)根据材料二图,描述图中积温等值线的走向,并指出其影响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请分别说出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和乙地区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纽约和奥马哈的气候差异及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环渤海工业带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答案:(1)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4分)西半段大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太行山)因素影响。(4分)

(2)甲:农业实现专门化生产,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5分)

乙: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1分)为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降水较少,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晒盐;(1分)海水盐度较高。(1分)

(3)气候差异:纽约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2分)奥马哈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量较小。(2分)

原因:纽约临海,海拔较低,受海洋影响大且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2分)奥马哈居于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特征显著。(2分)

(4)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分)临海沿边的优越地理区位,是我国连接欧亚枢纽和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地带;(1分)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现代化的交通网络;(1分)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教育、科技;(1分)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矿、海盐等自然资源;(1分)城市众多,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1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积温等值线东段大体与纬线平行,西段大体呈南北走向,影响因素应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第(2)题,美国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应主要从专业化程度、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商品率以及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乙地区盐场的形成条件应主要从光照、降水、地形等方面分析。第(3)题,气候差异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影响因素应主要从地形、海陆分布和洋流等方面分析。第(4)题,环渤海工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即可。

篇3: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

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 本文关键词:审题,作文,试卷,生存环境,复习

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 本文简介: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题目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

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 本文内容:

二轮复习试卷模拟三材料作文“改变生存环境”审题分析及范本点评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和套作。

【解题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什么人(或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

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理解就不同,虽然材料的写作角度不唯一,但是写作的角度总是有数的,不能随便去写,因此材料作文跑题的情况比较多。2009年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更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

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事件,研究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把这个“为什么”找到了,抓住了,这个“为什么”就是你写作的中心。以上面这篇新材料作文为例,通过阅读材料,运用以上的审题技巧可以找到如下角度:

一、从第一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观点

1、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深山里的一棵大树,被移栽到城市新建公园里,受到人们的赏识。

为什么——因为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深山里的一棵大树,被移栽到城市新建公园里,受到人们的赏识。

为什么——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给自己一个舞台

5、要会表现自己。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学会推销自己。

二、从第二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离开原来的环境,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2、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离开原来的环境,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3、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4、谈代价、谈付出等等

三、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不离开自己的家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为什么——适应环境,表现自己

2、坚守我心。

3、修养自身,练好内功。

4、给自己一个舞台。

5、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综合立意:

1、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2、横看成岭侧成峰。

【例文点评】

例文1:

改变环境,成就梦想

我们惊羡一朵花的美艳,然而当初它隐匿于路边,我们将不再发现;

我们惊羡一匹骏马的矫健,然而当它驾上马车,我们将不再看见;

我们惊羡一只雄鹰的威猛,然而当它站立枝头,我们将不再关注。

改变环境,锻造自我,成就梦想。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如果他不肯出山,不被赏识,那就只能固守在南山做个普通人。正是别人发现了他,并改变了他的环境,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他才能够在三国鼎立的涡旋中纵横捭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那么诸葛亮归隐山中还能成为金子吗?他又凭借什么发光呢?改变生存环境,才能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这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和重要方式。

再看看凡·高,这个艺术的殉道者,这个“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生前执著地追求艺术,热爱绘画,但他走进了一个人人讨厌他的环境中,大家都画贵妇、皇室,而他画干草、破鞋、木椅,他永远不可能被赏识。这是时代的局限和艺术之道的使然。而固执的他得不到面包,就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环境的罪过,它扼杀了一个天才艺术家,但这何尝不是自己的过错?如果凡·高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求一片适合自己的广阔沃土,或许他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然而,他没有。他就这样孤独地、悄悄地消失在宇宙中。金子,没有发光。

“如果你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那你只能被淘汰。”这是联想副总裁马雪垠的生存格言。她强调了改变环境,更要在改变了的环境求生。当年毕业于北师大的马雪垠只是不为人知的文弱女生。当她遇到了柳传志(联想总裁)的时候,她的命运由此改写。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下,她发奋求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坚忍着,守住寂寞的清贫,她最终成功了。作为企业界的女强人,马雪垠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改变环境才能被人赏识,而这过程是要付出艰辛代价的。金子要发光是有条件和基础的,只有能够发光的条件才会发光。

每个有志之士都在拼,为了改变目前的环境,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展不容许你坐而待毙。行动起来,为了梦想,勇敢去追吧!

雄鹰永远振翅于天空,鱼儿永远悠游于水底,骏马永远驰骋于草原。人,永远是在改变了的环境中成就梦想。

【点评】本文有三大优点:一是文章开篇通过排比议论的形式提炼出文章中心,观点鲜明。二是事例确凿。涉及古今中外,给人以材料丰厚的感觉。三是结构严谨,议论分析较全面、深刻,体现了辩证的分析思路。

:例文2:

适时改变生存环境

溪流因其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方能成就大海的波澜壮阔;平凡的一抔沙土,因其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终成就高山的庄严巍峨。人也应当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生态环境,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彰显自己的迷人风采。

古老的大河文明孕育了我们自古以来的安土重迁的思想,但任何的事物如果固守于原来的位置而永远寄守于古老的宫殿,那势必将成为河塘里的污臭,腐朽不堪。就如同那一株大树如果没有改变它自己的生存环境,那它也就只能永远地长居深山,成为众多朽木之中的一员,又何来赢得别人的赏识!

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树木如果移植离开原来的土壤尚且很难成活,而人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面对陌生的眼光,排挤的势力以及开始新的生活的重压,将更容易退缩。这便需要百倍的信念和勇气去支持自己的决定。战国时的李斯在楚国不被重用转而投奔到秦国,这其中定也经历了苦苦的挣扎,毕竟自己能否被重用尚为示知数。但凭着自己的勇气,他终得面见秦王,并成为一代帝王丞相,帮助秦王赢政创下一统全国的伟大功业。

诚然,并非所有处于现存的环境便得不到赏识,也并不是只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便能成就自己的梦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但旬改变环境后畸形生长的结果。只是,如果固有的环境终不能够使自己的才华尽现,终无法将理想的目标高悬,那改变一下现有的生存环境或许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需要的是完善自身的品能,一个内美修能之人是最易获得赏识的。就如同没有任何力量会在春日里阻止鸟儿的歌鸣,大野鸽的沸腾,也不会让那些有才智而又适时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人永远得不到掌声。

少当益壮,当引吭高歌于峰巅;壮志于胸,当击浪遏于飞舟。既然渴望着成功,既然为自己制定了既定的航程,好就应当学会适时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因为随意便改变生存环境的人是愚者,固守于原来生存环境的人是弱者,只有能抓住时机而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

【点评】审题很准,从依据新材料的内容开篇点题,即“人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风采”。接着正、反两方面分析,正面论述观点时,层层深入,并有现实性,李斯事例典型。反面分析简洁、深刻。此外,议论性语言具有形象性、深刻性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文学功底深厚。首尾照应,论证结构严谨。

例文3:

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幽梦影》中张潮有言:“云映日而成霞。”正如水依壁而成瀑。只有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人生才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实现个人的价值。

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多少仁人志士告诉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他来了,带着阵阵菊香,带着与自然相和的那份心情,面对官场,他选择了江湖,选择了与自然相和的那份恬适。他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追求,他有“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恬适,他的丰碑永远伫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抛却金绿,插一份洁白羽,庄子于青山绿水间驾白鹿访仙洞,曳尾于涂中,哲学的巅峰便已铸成。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而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而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里的一把辛酸泪呢?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骄傲,我们又怎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这正如那永恒的美丽:王昭君。一朵深宫玫瑰将你人生的火焰遮掩,也许大漠才是适合你的理想归宿,于是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傲世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绪,都在这广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的清高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离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名字载入史册,也就记下人们对你永恒的思念。

这正如那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三尺茅庐并不是你的归宿,改变环境,于是,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造就千古传奇佳话。

然而人多可喜亦多可悲。那改变不了自己生存环境的人,必将随同落花流水,虚无缥缈。那南唐的李后主,自幼文学才华就显露无疑,然而却做了一世的君主,于是家国沦丧的愁苦将他捆住,于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也少了那凭轩涕泗的雕栏,郁郁了结一生。

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正如雄鹰,蓝天才能伸展双翅;正如骏马,草原上才能驰骋。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绽放人生最绚丽的光彩。

【点评】

例文4:

移栽自己,造就辉煌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剧中贾宝玉婉约唱来。只因了林黛玉洒泪抛父进京都,才有了神瑛侍者流传千古的赞叹,才引出红楼中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只因她离开了故土,到贾府中重新扎根生叶,才有了令人细细揣摩品读的人生。不移栽,何人赞她如出岫轻云?

囿于故土是会消殆一个人的才情的,离开故土,却能激发一个人展露才华,倾吐内心对故土的思念。马致远,这位元朝文坛曲状元,青年时期为仕途奔波而背井离乡,对故乡的思念时时咬噬着他的心。古道苍茫,乡关漫漫,移栽他乡的苦痛却成就了他的诗名,“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人们所传诵。

“奉旨填词”的柳永离开了他的故土,四处漂泊,其思乡思亲的《八声甘州》使他屹立于中国词坛的奇峰。“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只有离开故土的人才能发出如此肺腑之音,如杜鹃哀啼,似子规夜吟,让人真切地体会到他的思乡之苦。他的离乡竟使他的词凡有井水饮处便有歌柳词,真可编一本《饮水词》。当然,此《饮水词》非纳兰容若的《饮水词》。

一个人的贤能、才华是用来展示、付诸实践的,而非只供人赞叹艳羡的。居于卧龙的诸葛亮,自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才华是要加以施展的,否则他也只能“悲守穷庐”。他必须要移栽,出山看似是难却刘备盛情厚意,实则他自己也认识到移栽自己的重要性。移栽于刘备帐,少了竹林清风,少了悠闲自在,多了人情世故,多了尔虞我诈,却让后人知晓了他神机妙算的智慧,赞叹他“一心只为酬三顾”的忠诚和深情。

汪国真曾写道:“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的确,人生是一个移栽自己的过程,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为了才华不被湮没,我们必须移栽自己,到适于自己一展才华,适于自己成功的土壤中去,即使枝被修,叶被剪,伤根破皮,但只要脊骨没被压弯,信念没被撕碎,我们就会勇敢地成长,直到硕果累累。

左思没有隐居田园高山,写出了《三都赋》才使洛阳纸贵。只要我们有才华,就不要囿于故土,勇敢地迈向人烟阜盛之地,去成就洛阳纸贵的辉煌。

【点评】

例文5:

酒香也怕巷子深

秋,已至。叶随着秋风在空中舞蹈,最后不情愿地落在大地上。每当这时,我们总能看到一群大雁向南飞去。为了生存,它们只能这样做,雁尚且如此,何况人类呢?

雁为了来年的光辉,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们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得到别人赏识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就像是一个分数,分子好比自己的才能,而分母好比自己的价值,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小。”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对自己的估价唤做适应改变生存环境的能力,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可以使我们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样可以发掘我们内在的潜力,是我们得到赏识。

世界上很多人本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不愿改变现有的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是不假,但你能保证每块金子都能被打磨出来,发挥更多的价值吗?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要一味地等待,机遇不会白来,只待在一个不可能有发展自己的环境中是永远也不能成功的,我们要善于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掘自己的潜力,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为何苏轼几经贬谪,却最终成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为何李白官场失意,却最终成为一代诗仙?为何陶潜为官郁结,却最终成为伟大的田园诗人?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离开了让他们不得意的官场,选择了可以让自己的满腹才华得以施展的文人舞台,因此世界上从此多了多少文人墨客?产生了多少经典词句?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苇草在浩浩宇宙中是小的,但有了思想的苇草却是伟大的。我们如果听任环境的摆布,那就如一根普通的苇草没有区别。如果我们能发挥自身积极性努力改造生存环境,我们的才能就得以施展,被人赏识。

正如我们强大的的中华民族一样,建国之初我们在苏联的帮助下成长,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当我们调整政策,改变环境将自己置于一个全新环境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民族,一个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赏识。

仰望头顶灿烂星空,俯视我们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才能可以被发挥,被人赏识,那是在生存环境改变之后。

酒香也怕巷子深,让我们改变环境,将自己呈现出来,争取别人的赏识吧。

【点评】

例文6:

改变自我,适者生存

如果航船只贪恋大海的清湛,不懂得适时改变航向,哪怕是永远也无法到达不了胜利的彼岸;如果雨珠只惊羡春风的飞扬,不懂得改变自己存在的位置,哪怕是永远也无法滋润大地;如果茧中的蛹只享受现时的逸豫,不懂得改变,不去挣扎,哪怕是永远也变不成美丽的蝴蝶。万物如此,人亦如此。只有改变自我,方能适者生存。

改变如水,如水方能曲达。漫漫人生长途总是充满艰难险阻。如果一味固守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知道改变,那挡在前方的困难就像巨石就会将你撞得头破血流。古人循表夜涉,不懂得改变的道理,不知到河水的水位已经变化,结果也就只能淹没在暴涨的澭水之中了。清末闭关锁国,固守所谓的“祖宗之本”,漠然于世界大势不知改变,结果只有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沦丧。前车之鉴已是如此可悲了,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古人的覆辙吗?

答案是否定的。“穷则变,变则通”的古训还在耳边回荡,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如流水般涓涓向前,才能绕过一切艰难险阻,最终汇入广阔的江海。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够曲达。人生华丽,但我们不能盲目,如水般改变,方能拥抱成功。

适者生存,做时代的强者。纪伯伦曾说:“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也许时间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那掩埋于地下的煤,要经过多长时间的洗礼,才能便得坚硬夺目?那粗糙沙砾要经受怎样的考验,才能变为耀眼的明珠?然而它们要做的只能是适应多变的环境,做一给适者生存的强者。试想它们不是如此,也许现在还是不名一钱的煤沙。正是有了这种适应的精神,人们才为之欢呼,为之赞叹。

物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主动改变着,适应着多变的环境,我们才能够被赏识,才能够绽放光彩,才不会在这无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大潮中被淹没,被吞噬。

改变如酒,日子久了,便自然经历了一种美妙的发酵。这是香气便氤氲于人生的空气之中了。适应如山,只有坚定,才能巍然屹立不倒。高度决定视野,改变创造人生。惟有改变自我,适者才能更好生存。

【点评】

例文7:

改变环境,成就梦想

蓝天成就了鸟儿飞翔的理想,河流造就了鱼儿欢游的愿望,泰山完成了我们俯瞰世界的畅往。因为它们与我们一样,懂得改变环境,成就梦想。

环境,是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活动天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不倒的真理。可见,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

想当年,一位母亲为替儿子寻的得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让“孟母三迁”传为佳话,让中国史上再添一笔,再度辉煌。

狂妄少年曾出言:“彼可取而代也。”一句不寻常的话,道出了他不安于现状,决心一展抱负的志向。他学兵法,改变了叔父因罪逃离的遭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对他的敬仰。

也许,他们为目标放弃曾经成长的地方,但那又何妨?也许他们因此而与亲人分离,徒生思念忧伤,但结果是成就梦想,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有价值的,即使枭雄最终惨败,史册上他的功绩也会熠熠生光。

改变环境需要勇气、信心。想想食客毛遂如何自告奋勇,劝说他国联盟,击退敌军,保家卫国。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却让他不再平凡。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鼓舞后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名言。

改变环境需耐心。面临国破家亡,他屈身敌营,为的是重振国名,重握国家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他的真实写照。

千里马因遇伯乐而一夜成名,身价百倍。如果想被人赏识,不妨尝试改变现状,寻找新的生活环境,抓住机遇,成就心中不变的梦想。

想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也许此时的你壮志难酬,也许伤心流泪,也许孤独无人欣赏,也许你在借酒浇愁。如果不得志,何不离开你的伤心地,重择新的空间,构建新的乐园。也许你的一生将因此而改变,将因此而辉煌。

【点评】

9

    以上《20XX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20XX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XX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