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读《孝经》有感 本文关键词:孝经,有感
说“孝”——读《孝经》有感 本文简介:说“孝”——读《孝经》有感“孔子述作,垂范将来”,《孝经》作为儒家经典伟作之一,对维护社会道德纲常和稳定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本书共十八章,第一章阐述总的观念: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接下来的五章将孝的实行对象自上而下具体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余下
说“孝”——读《孝经》有感 本文内容:
说“孝”
——读《孝经》有感
“孔子述作,垂范将来”,《孝经》作为儒家经典伟作之一,对维护社会道德纲常和稳定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本书共十八章,第一章阐述总的观念: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接下来的五章将孝的实行对象自上而下具体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余下的章数则是对孝道进行深化分析,包括孝的本质,实行“孝”的具体要求、方法和孝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了,然而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孔子对孝思考之深之精,其能将孝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并与个体一生同步趋进。然而到了今天“君(君主)”已不存在,“孝”
便只能有个“始终”而没有了“中”。但若将“君”做现代化的理解则不然,“君”亦可指“上司、老板”,对待上级就应该“忠心耿耿”,以报“伯仲知遇之恩”。这样一来,孔子这句话历经三千多年至今仍不落于窠臼,反而日益显示出其博大的包容性。
在庶人章第六中,对各个阶层如何实行孝做了个总结:“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书本将其翻译为:“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这个翻译似乎有些偏颇,为何就没有人做不到孝的呢?事实上,有很多人是做不到所谓“孝”的。这就要思考孔子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了。“孝无终始”,意思是孝没有阶级之分,就如舍生而取义非贤者独有,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很多人是做不到“孝”,即是其将孝丧耳矣。就此可见,孔子对孝的认识并不局限于阶层观念,而分阶层来阐述孝,只是给各种身份的人不同的实行孝的方法。为了证明“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孔子提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即所谓的“天经地义”,“经”为规范,“义”为真理,即是“上天所赋予的不容质疑的规范和真理,亦为理所当然的事”。近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提出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此举一出便招来冷嘲热讽,被喻为“百万孝子计划”,并厉声质疑“何时孝子也需要培养了”。“孝子计划”可不可行且不议,就网友对其的质疑就可见孔子对孝定位为“天经地义”的理念是深入人心了,“是以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教化不必严肃就可达到,政治不必严厉就可太平,全因统治者实行孝道,顺从人之本性罢了。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在此便提出孝顺双亲的具体方法,无论“居养”还是“病丧”,孔子所言至今还是适用的,尤其对于现代中国的“啃老族”有警醒作用。“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则有将孝和“愚孝”区分之意,就如“爱”与“溺爱”之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大道面前,理应规劝双亲回归正道而不是“惟命是从”。丧亲章第十八中道:“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说对于双亲的失去不能哀痛过度,只要做到丧礼的要求即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故“以死伤生”亦为“愚孝”。时阮籍遭母丧尝进酒肉,司隶何曾斥之坏风教,而文王曰:“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可见“生丧”与“死丧”之别,而“以死伤生”的“死丧”为“愚孝”也。
谈及“愚孝”不得不提及《二十四孝》,“卧冰求鲤”、“埋儿奉母”
之类都是作为“愚孝”而为今人熟知。鲁迅的一篇《二十四孝图》更是将古时的“孝道”推至风口浪尖,大谈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当然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的看法因其犀利的文笔文风而无懈可击,但是说那是“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却未免有些偏颇。“卧冰求鲤”、“埋儿奉母”之类在内容上固然是属于“愚孝”,但是从纯文本角度看却又不同的见解。文章有时为了增强气感染力,就会使用夸张手法。如“夸父逐日”为了宣扬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就不惜将人物神话,将故事夸张化。人们读了“夸父逐日”并不会学夸父真的去追日,而是将其深刻理解为“对理想的执着与不懈的追求”。同理“卧冰求鲤”也并非真的叫你去卧冰,只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孝感动天”,并不像鲁迅先生及人们所理解的要全盘效法。再者,二十四孝故事由来已久,难免在口传手抄中产生嬗变。正如鲁迅所言:“在较古的书上查“老莱娱亲”一事,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可见这些故事有些已与原本有所出入,以致虚诞,以致愚昧。如涌泉跃鲤一事,或许原来的故事只是姜诗夫妇对母亲尤为孝顺,但故事传着传着便有了神灵的色彩了,演变成“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了。而其中还有些是不失其真意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孝的方式是多样的,孝不在于模仿前人,而在于理解进而采取适合实际情况的方式。如“文帝亲尝汤药”:“三年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供粢盛”可见其理解并实践了“病则致其忧”这个道理。再如“芦衣顺母”,闵氏贤郎不曾怨晚娘,则体现了“居则致其敬”。如此看来,实是人们未得《二十四孝》的真意而流于表面了。
感应章第十六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可见“孝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孝治章第八道:“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放眼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沦陷和缺失日益严重,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屡出不穷,小悦悦事件更是引起对于道德危机的全民大讨论。由于道德问题得到人民的诟病,一些不法分子便乘机捣乱,社会的安定便受到了威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的缺失无疑是社会道德沦陷和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围炉夜话》中说:“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这是因为“孝”能生“仁”,
爱父母关心父母才能做到孝,故孝者皆是慈悲为怀者。而“人皆有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道”就有着推而广之的特性,因此孝道推广和深入对于社会道德的形成是尤为重要的。但在今天传统的孝道一直被片面的理解为“愚孝”是封建思想的残余,从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蔑视。反而过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与平等”,把传统的“孝”抛弃了,但同时又没有及时建立起自己一套“孝”的标准。据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调研发现,96%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孝心;而有网瘾和犯罪行为的孩子,听父母话和有孝心的仅占3%。可见当今人们对孝的理解更多是从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孝,从而流于表面而功利化。在这个“孝”标准缺失的期间,便出现了“年老不死是为贼”,以争吵、对立、武力去跨越“代沟”等现象。故曰:“百善孝为先”,“孝道”的缺失无疑是社会道德沦陷和缺失“潜原因”。
纵观《孝经》一书,发现其章末大多数都有个“引用的尾巴”,如开宗明义章第一便在文末引用了《大雅》的一句“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卿大夫章第四引用《诗》的“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一句。这些引用让《孝经》阐述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所谓“引经据典”便是如此。而中国要建立适合现在社会的自己一套孝的标准,也应该“引经据典”,回溯其本源,用几千年以来被世人所公认和流传的道德作为理论的支撑,并根据现实情况和博采众长,逐步完善。中国人讲究个落叶归根,拥有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无疑是个构建“孝道”的巨大的宝库。在此笔者并不要求将《孝经》等有关孝的读物作为教科书,并要求学生们倒背如流。但作为中国经典著作之一,其对修身养性和孝道的回归有重大的作用,应该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篇2:读《儒家十三经--孝经》有感
读《儒家十三经--孝经》有感 本文关键词:孝经,儒家,有感,十三经
读《儒家十三经--孝经》有感 本文简介:我读《儒家十三经——孝经》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体制怎样变幻,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题记有人说,读国学,特别是国学入门,不可不读《孝经》。“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
读《儒家十三经--孝经》有感 本文内容:
我读《儒家十三经——孝经》
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体制怎样变幻,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
——题记
有人说,读国学,特别是国学入门,不可不读《孝经》。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而《孝经》这部书,它在唐代时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整部书都以孝为中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孝经》都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孝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根植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孝道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之一。以前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现象,如今有一些在美国定居的华人,当他们初到那里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的英文比中文好,可当他们的子女在那儿出生、成长,英文说得可以与当地人一样好的时候,这些父母们却反过来要求他们学习中文了。这是为何呢?他们解释说:“如果我的孩子只会英文,变得和美国人一样的话,我将来老了大概就只能去住养老院了。我始终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是有大家庭的观念,希望老了还能与子女共同生活,所以让他们学中文,希望从中文里面学习孝顺的道理。”这种说法虽然比较极端,但也没错,小孩学中文之后确实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孝顺责任。说来也挺有趣,西方人谈孝顺,连一个专有名词都没有,外国学者介绍中国文化时,对“孝”这个字一般采取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强调“服从”,就是子女对父母要服从,但是服从或者听话实在不足以把握孝顺的真谛,甚至有所偏离;二是突显中国人对孝顺所特有的宗教情操,将它译为“子女的虔诚”。西方人谈“虔诚”,常含有宗教含义,他们介绍中国宗教时,常会提及“祖先崇拜”一词。两者搭配来看,倒是可以言之成理,但总还是感觉没有触及“孝”真正的文化内涵。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服从”太过表面化,未必可以涵盖敬意与爱心;“虔诚”太过宗教化,又忽略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由此可见,肯定孝顺之德,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一项特色。
说了这么久,那么,究竟“孝”为何也?我没有去查找过有关书籍上的权威解释。但是,汉字的结构组成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孝”字就是“老”与“子”的结合:上半部为“老”字的半边,下半部为“子”字,两者结合即为“孝”。从意形上看就是儿子背老子。由是观之,我们也不得不惊叹先贤的聪慧与睿智啊!当然,这只不过我望文生义的理解。在《孝经》中,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认为这一段话中,孔子就对于孝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从基本内容到最高表现形式,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应尽孝道重点做了说明。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孝是“德之本”,是“教之所由生”。德之本,就是人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教之所由生,乃教化之源泉。接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现在很多人认为孔子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照这种说法,那去理发店理个发,爱美的人去做个整容,难道就是不孝之举了?但我认为,孔子想表达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过是用发、肤两个具体的东西来代替人的生命,告诉人们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对自己生命都不负责的人怎能去对父母负责怎能去尽孝?那么,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那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所谓立身,是以德行立于社会,属于道德、知识、思想修养方面的储备;行道,就是运用这些储备去社会上实践的过程。做到了立身行道,就自然名扬后世,被后人说称道,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行道者的每一个亲人都会以此为荣,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了。而这种境界主要是给父母、给亲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说物质财富上有多大的惠泽。另外,关于“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行孝道的方面是很广博的,首先从侍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其次是侍奉自己的君主,最后是修身济世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孝,不仅仅是如今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孝顺父母,这只不过是孝的基础。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孝如果不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这种孝就是很狭隘的,大孝必事君,这也就应了前文所说的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孝之所终。
综上所述,也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孝文化可以视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同样也能够说明为什么孝文化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了。可是,我们看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受到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摄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为了摄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欺、诳、诈骗、偷窃、抢夺,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由有甚者,有的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这些事件,可怕啊!人类的堕落,为何以至于此?这就是因为孝道的泯灭啊!
孝是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孝是人类延续之本,孝是一切爱心之本。
篇3:读《孝经》有感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年之丧”,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着,它是儒家经典着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着作。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
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
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达到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该怎么办。《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也是最基层的条件就是听他们的话,只要他们说的是对的,就一定要照着去做,因为这些话对我们多多少少都是有好处的。所谓“孝顺”,并不是必须顺从。
孔夫子在《孝经》中告诉我们:孝,不是做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对长辈真挚的感情,不是盲目听从,而是在长辈有所失误的时候,也能提出适当的建议,不是只孝敬家里的长辈,而是爱己及人,爱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能做到由孝及爱,上爱下孝,温暖人间,和谐统一。
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要记得关心自己的亲友,多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自己的亲戚及新老朋友多点问候,多点联系,即使是远在异乡的他们,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彼此间关爱与温情传得更远,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子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关心、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等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去哭泣去后悔。父母生我们已是大恩大德,我们已经永生难报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古人以孝治天下,孝,无论在家还是在国中都是核心。孝的观念是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影响最为深重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毕生经历去完成的使命,百善孝为先,它是我们对父母最真切的报答。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感毁伤,孝之始也。”孝的发端是不忍之心。当你伤害了别人,你的妈妈为此而蒙羞。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就不会伤害别人,而双方父母都会开心。
一棵茂盛的树,为何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好比我们人一样为何学业有成、家财万贯。为何有这样的成果,那都是祖祖辈辈积德呀!若是我们只爱小不敬老,花儿、果实迟早有一天会枯萎的,家族也会堕落。
“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如何变化,始终注定孝是中华民族爱的结晶,始终注定要孝养父母,当“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可要终身遗憾了。
当你看岁月痕迹不停出现在父母额头上。你会想我会怎么对父母,我要带父母去哪里玩,哪里吃好吃的。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咬都咬不动,走都走不动。他们不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寂寞时的陪伴,在他生病时的问候。
自古以来出孝子,而当今社会有多少在死前也见不到子女一面。枝叶繁盛的树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动物尚且懂得知恩图报,怎么人就糊涂了呢?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现在的人把孝之始似乎忽略了,只有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安逸。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他比山珍海味,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珍贵的多。
世事沧桑,岁月流失,用爱去碰撞音符,奏出世界中最美好的孝亲乐章吧!让洪亮的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徘徊!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800字汇总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