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创设,英语口语,结题,农村,环境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立项编号:2010001《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孙梅2009年11月。我们课题组承担的课题《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被河东区教科研正式定为区级立项课题,两年以来,在区教科室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将结题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立项编号:2010001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
结题报告
孙
梅
2009年11月。我们课题组承担的课题《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被河东区教科研正式定为区级立项课题,两年以来,在区教科室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将结题报告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2009年10月,我们课题组在本校三到六年级的各班中做了一个抽样调查,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端正,效果就更无从说起了。我们认为:由于农村学生见识少、家庭教育差以及语言环境恶劣等种种因素,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加强对我们农村小学生的口语教学环境创设,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由于英汉语差异的客观存在,学习者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化意识,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置身于逼真的情境,才能进行成功的交际。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孩子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改变农村英语口语教学以往“教师只讲,学生硬记”的主要教学形式,有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口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则变得尤为重要。只有逼真有效地创设情境才能使孩子保持高度的英语学习热情,并能在情境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英语口语交际兴趣与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
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掌握英语,必需拥有大量的输入(即听和读),才可以保证较好,较正确的输出(即说和写)。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规律,应当抓“说”。无论从语言的发展或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或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训练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海姆斯的交际人种论认为说话是一项‘需要技能的工作’,因此,本着“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在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没有理由不把说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训练置于首位。
2、课题研究的政策法规依据
由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我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
2、自然实验法: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方法。寻找一条在本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习得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有效途径。
3、观察法:在教学中,对学生习得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给予相应的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文献法:查阅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书籍资料等,进行研究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习得语言”的学习习惯,发展口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1)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能力。
2)教师具有丰富的英语学科知识。
六、研究的具体内容
1、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确保口语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1)以鼓励为主,为学生营造宽松、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
2)通过发sticker、小组竞赛、与个人操行分结合等各种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来积极开展英语口语训练活动。
2、创建以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1)为培养“听”而设计的活动。
①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
②在播放录音前,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以解决小学生听音只满足于“听到”,而忽略其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素。
③集体与个人操练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体现合作学习。
(2)为培养“说”而设计的活动。
①首先,我们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②学生自由进行的交际性的口语训练活动
初学口语阶段,还必须结合交际活动进行模糊表达的训练。通过教师口头或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短语或短句,描述意图,回答问题,表达自身。对“非控制性错误”进行忽略,对“控制性错误”进行明确改正。
③开好“校园英语广播”。
(3)为培养“读”而设计的活动。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朗诵训练语言的吸收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要求能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读句型短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指点朗读技巧、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等,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如进行跟录音读、跟老师读,分组朗读等。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校园布置“双语化”。学校设置英语角、英语廊。
(2)探讨以英语歌曲、英语绕口令、英语动画片、英语录像带等辅助教学。
(3)在校园广播站中,每周安排一天为“英语日”。
(4)设立英语兴趣小组,在我校校园网站中开辟英语专栏,使部分优秀学生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推动全校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4、展开立体式教学
根据课时少的现状,建议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督促孩子每天用英语,探讨与家庭教育结合的以听、读、写带动说的模式,充分开展立体式教学。
(1)当小老师
,学生教家长当天所学到的英语。
(2)成功之后可录成磁带交学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
(3)家长督促孩子养成每天预习、复习英语的习惯等。
以上几方面的研究使学生和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正确的把握和运用英语口语教学环境。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课题计划在两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①
申报立项。
②
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并明确成员分工。
③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研究内容,研究周期等。
④制定科研规划和具体方案。
2、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6月)
①启动课题研究,召开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会。
②选定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内容与研究班级。
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学科教学,落实实验的具体措施,开展行之有效的口语交流活动。
④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口语学习的态度和感受;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汇总口语学习效果。
⑤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计划。
3、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1月)
①对研究和调查进行归纳、分析。
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或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③
课题成果展示。
④
召开课题总结会。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孙梅
课题组研究成员:宋艳
宋现光
九、课题研究的时间
2009年11月---2011年11月
十、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思考:
承担课题目以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和有关参与实验的老师都积极的投入到实验中,借助学校与家庭及社会这些大环境,进行了对比实验,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论,还是学生的口语环境创设我们都有了很多的收获,这些都是在得益于如下保证的基础的进行的:
资源保证:
1、我校英语教学多媒体等设施完备,有利于口语教学环境的创设性研究。
2、广播站等校园媒体的启动,为我校特色。为英语口语交际提供了有利的展示与学习平台。
人力保证:
1、
以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小组重视,教师勤奋敬业。
2、
课题组人员在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市区级一等奖。所撰写的英语论文多次获省市区一、二等奖,都是英语骨干教师。
3、
课题组将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科研工作经验和从事英语教研的区教研员张如星同志为常务顾问,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制度和经费保障:
以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小组重视,并成立了课题研究办公室,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体现学科特色的课题研究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如立项课题考评有加分等。
十一、实验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从最初八湖中小成立我们英语课题组立项到本课题转入临沂第十实验小学,大家经历了从一开始不知该从何处下手进行课题研究,到后来有条不紊地开展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的过程,这过程虽然没有专职课题研究人员那么富有专业的技术含量,但我们大家都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一线普通教师所具备的潜质。在这两年的研究中,大家懂得了要想把课题搞好,首先要建立一支好的团队,一支大家彼此间信赖、担当、宽容与协作的团队。虽然成员和课题负责人不在同一单位了,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正是在这样的团队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十二、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
对本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英语素质比赛。本次比赛与之前的口语测试相比较来看,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对较高。选手们用自己清晰的语音,优美的语调,精彩的表演展开角逐,本次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提升了孩子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二)
对本校学生学的影响:
在这个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整体的英语口语环境学习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创设英语口语环境的习惯已基本养成。
(三)
对教师教的影响
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十三、课题取得的成果:
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和研究,我们课题组取得“区级优秀课题组”称号,我们有两篇论文获奖,我们课题研究经验设计的课堂教学,在全区小学英语教科研比赛中获一等奖。市级讲课比赛一等奖,市级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实验老师也获得了市、区级教学优秀奖和区级优秀教师等许多荣誉称号。
课题立项编号:2010001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姓名:孙
梅
单位:临沂第十实验小学
篇2: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结题,兴趣,培养
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五级标准是要求学生能读懂供7-9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
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五级标准是要求学生能读懂供7-9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说明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英语阅读,同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新标准建议:中学英语教学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标准》明确规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训。
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没有英语真实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学生感受语言、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单词量,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借助课外阅读中的背景知识和有关内容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语言具有社会性,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语言环境和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足够量的积累,对语言的运用和感悟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阅读就是这个“量”的积累过程。更重要的是,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其阅读理解能力有或多或少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的
1.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
新英语课程目标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语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根据情境、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及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情发生顺序,人物行为等。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2.中考考察力度的加大
近年来,中考英语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试卷中阅读量逐渐加大,阅读理解四篇,完形填空两篇。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渐加大,尤其是任务型阅读理解与任务型完形填空难度较大。阅读理解篇幅、阅读量增加,150分的卷面成绩中阅读占了60分。让学生自主地多进行英语阅读,是中考的导向之一,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英语阅读习惯,从长远来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工具,增加竞争砝码;从短期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3.实际教学发现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教学实际中往往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便有课外阅读,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有一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另外,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遇到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不肯根据上下文尝试着猜测词义,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以为,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试图在这两方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以一定的指导,强化日常养成,以期探索一条以兴趣和习惯促发展,大幅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变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研究内容
1.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的基础,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的扩展。有的学生由于词汇量小,看不懂课文,因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此外,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听说,而忽略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如何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的理解力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除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影响阅读理解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认知策略,包括猜词悟义、预测、分析、判断和总结等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这些必要的阅读策略的支持。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技巧,学生不善于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不善于猜词悟义,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外阅读或甚至是课内的练习,这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回读、重读等,这些都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了解并纠正学生阅读时的不良习惯是我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4.英语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设阅读“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谈话法、经验总结法为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教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文献,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加工、比较、概括提取出适合直接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调查法:
对初中生对英语阅读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的调查,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加以取证,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
3.实验法:
利用我校是南京小班教学实验学校的优势,采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的小组进行实验,选择两个基础相等,教学条件及设备相同的小组之一作为实验组,与另一非实验组在实验一段时间后进行效果的检测。
4.个案研究法:
针对性的研究学生个体,建立个体档案。通过观察,谈话,统计等方法了解学生阅读时的一系列问题:阅读时最大困难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最喜欢的阅读材料是什么?对典型的学习小组,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
教师对初中生阅读速度慢及阅读效果低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其成因,提出有效性的策略,进行课堂尝试,并及时总结反思尝试结果,为继续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实验班为2个班,八年级(3)班和八年级(4)班
六、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2011.7---2011.9):
学习了关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与英语新课程同行》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培养》这一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
(2011.9---2011.12
):
学生阅读速度慢及阅读效果低下的调查研究阶段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资料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阅读方法的归因分析,找准研究的切入口。后期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第三阶段
(2011.12---2012.5):
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及有效性的实施阶段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阅读习惯,促进良好阅读方法的形成。
第四阶段
(2012.5---2012.7):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初步体会
1.激发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教师应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阅读材料。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阅读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小组间的合作、交流、竞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个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明显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阐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在阅读中能有自觉性、刻苦性和持久性,发挥他们的理解力,视觉记忆力等来协助完成英语阅读任务。
2.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
阅读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的一日一读、摘抄等活动都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3.开发阅读资源,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开发阅各种读资源,如果只依靠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对阅读失去兴趣。应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如体育运动,科普知识,故事笑话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指导学生看一些我们常见的英文广告、英文包装说明书、宾馆饭店英文提示语,听一些英文歌曲,推荐学生看一些原版大片,让学生校内校外都能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
4.掌握阅读技巧,学会阅读
拿到英语文章时第一遍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时抓住文章关键性词语、主题句或是结论性句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明白句子或是生词,用笔划出来即可,只要不妨碍抓住文章概略内容,可暂时不管。第二遍阅读要逐句细读,根据问题找出能回答问题关键词,对文章生词要善于通过上下文意思和某些句子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猜出其生词含义。这种通读与细读相结合方法是阅读中最普遍方法。51-论文-网-欢迎您
读文章时,开头一部分力求抓住文章主题;二是每段落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三是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来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从阅读文章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地点、数字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答案。5
八、课题研究结论
要想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往往在课外。“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教学实际中往往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便有课外阅读,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有一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我们以为,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本人在这两方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以一定的指导,强化日常养成,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基本探索出一条以兴趣和习惯促发展,大幅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适用于班级形式下的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还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说有人阅读时心不在焉,有的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转笔,不时地发出声响。有的人身体乱动,还有人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或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懂时回头再读一遍等现象。而这些现象频繁的出现就会变成不良的习惯,影响阅读的效果。针对此情况,我让学生做“对比阅读”。同一篇文章,我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一部分按科学的方法(scan
reading、skimming
reading等)阅读,一部分按逐字逐句的不科学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了解到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英语泛读中,让学生克服和防止使用“指读、唇读、回读、译读、析读”等错误方法。
培养初中生自主性阅读的习惯,首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要强调教师在整个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形成。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依托。就学生来说,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技能,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培养阅读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训练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养成,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中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撖为祖
单位:永登龙泉初级中学
篇3: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合作学习,结题,小组,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课题报告负责人:刘焕政课题组其他成员:王洪海张樱臧珍华孔凡华于夕莲时间:2013年11月一、课题的提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
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报告负责人:
刘焕政
课题组其他成员:王洪海
张樱
臧珍华
孔凡华
于夕莲
时间:2013年11月
一、课题的提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共同提高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一段时间来,有些师生把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认为把小组成员的桌子摆在一起,3-5学生凑在一起轰轰烈烈地说一说就算合作学习了,很明显达不到合作目的,影响了合作学习效率的发挥。这种无效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组不够合理。有的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特点分组而是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有的小组可能全是学习优秀的,有的可能是一些差生,不进行合理搭配,不仅使小组成员之间无法进行好帮差活动,也使小组之间无法平衡学习和竞争。
(二)学生合作意识差,无合作的内在需求。其主要表现:有的学生“以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有的优秀学生看不起差生,有的学生依赖优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过于喧哗,组间干扰,合作质量差。
(三)学生不知合作之法,缺少合作的基本能力。其主要表现:有的一说合作,组员便七嘴八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知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插嘴,抢着说;有的不能相互督促、纠错、补充;有的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仍是个人意见,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四)未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自由松散。其主要表现:组长由教师临时指定,未明确组长的职责,也未明确组员的分工与职责,更没有根据学习成绩和个性特点分层分组。合作学习时,组长、组员责任不明确各行其事,合作难以有效进行。
(五)评价体系不健全,其主要表现: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构建缺乏整体性认识,对究竟什么是合作小组的关键,各有说法,但笔者认为情景化议题的设计是推动有效合作的关键,是合作交流的基石。
二、课题的界定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个性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小组合作,注重交流,把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的主要材料,构建开放包容又有活力的小组合作机制。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基础不同,注重评价的多元与互动,探索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情感交流,融洽关系,共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解决措施
(一)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就近组合: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学生无需离开自己的座位跑到其它地方去,浪费时间和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和谐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二)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三)
创设情景,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有效合作的基石。实施该策略是针对“学生合作意识差,无合作的内在需求”而采取的策略。其操作要求如下:
1.让学生懂得“发展来自于合作,”合作是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既知己知彼,善待自己,又善待别人,扬长补短,只有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小组学习的效益。
2.自我教育,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可结合班队会,组织以“合作”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搜集、讲述有关合作的格言、典故和切身事例等,谈谈合作活动带来的良好效果,进行自我教育,深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3.自我体验,树立合作意识。可设计一些须经过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或游戏,也可把合作的理念渗到日常生活中,如:分角色进行英语对话,或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两两问答对话,相互补充或延伸新的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由“心中有自己”向“心中有他人”转变,由为自己争光向为小组、为集体争光转变,树立合作意识,增添合作的内在需求。尤其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有在浓厚的氛围下交流和交际才能更好的运用它。
(四)指导合作方法,掌握合作技能。
掌握合作之法与合作之能是有效合作的保证。刚开始,学生不会合作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怎样通过小组有效合作去学习和运用英语。
其操作要求如下:
1.提供标准音与学生的自读领悟相结合,让学生构建合作学习之法。如:
自学奠基法。模仿录音机或者优秀的学生读一读,不会读或其它不能理解的地方请教一下,与他人对话交流。
辅导个体法。小组群体帮助组员个体,组内的1号2号同学多帮帮3号4号同学,也可以2号教会3号,3号再教4号,这样原来受帮的同学通过帮别人,使自己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有所提高。(1-4号同学是按照当时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成绩划分的。)
同伙教学法。组员个体互教互学,互相提问共同提高。
组际交流法。不仅小组成员内部交流,而且组与组之间也可以交流,使交流的范围扩大。例如:小组内部问答:A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B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
小组交流完,其它组可延伸问答:
-What’s
Liu
Mei’s
favorite
subject?
-
Her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
(五)健全机制,明确分工,相互检查相互促进。
健全合作学习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是有效合作的基础。而相互检查又会更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反馈矫正和巩固提高。其操作要求是:
1.制定组长产生的办法。如组员推选法(1组4个学生很容易选好自己的组长)
2.确定组内角色(岗位),制定角色的职责,明确分工。如:
组长:主持小组的学习,协调学习进程,督促组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与形成的学习成果。
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首席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组员可以轮流汇报)
3.检查分口头检查和笔头检查。只要学生倾听,口头出现的错误容易检查出来,而动笔写的往往认为自己对了而不能自己检查出来,更说明了相互检查的必要性。(六)研究和建立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本人采取了“具体要求,小组评价,鼓励开口,及时指导”的做法,着重对小组讨论的行为作集体评价。只要发言精彩,小组秩序好,就能得到Good的评价,汇报交流有亮点,成员团结又合作,就能得Very
good的评价,小组评价,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执行效果。当然,对于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对于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先跟着别人说练,准备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发言中遇到问题,可以容许本组同学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对于小组合作不佳的情况,我通过小组的评价来调控,当学生得到小组集体评价的分数时,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一个“整体”,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对于个别经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我不断提醒,及时告诫,对于优胜的小组长要给予额外的奖励,促进小组成员的进一步合作。如个别学生不能有效与人合作,则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当我发现个别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就行而不帮助组内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时,我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困难学生,并教育他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其他同学水平提高了,自己会提高得更快,“水涨船高”的道理自然为他们所接受,并且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对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喧哗,我首先让所有小组活动停下来,小声告诉和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然后再重新活动,有时用手势、眼神提醒,有时对活动优秀且把噪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小组提供附加分。对于小组个别学生“搭车”现象,本人要求小组长给每个成员承担一部分责任,并为之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的合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五、取得的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上学期开始进行该课题研究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校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明显的变化,进而课堂教学获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在期末考试中,当时全街道5处初中我校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有多名学生在中心校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比赛获奖。课题组全体老师在中心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中皆获得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获省、潍坊和诸城市级奖。
通过一个阶段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英语成绩明显提高了:优秀学生更加突出,中等学生普遍提高,后进生有了可喜的转变,厌学的学生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树立了信心……尤其是学生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合作,增进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开口、主动乐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鉴定了较好的基础。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学生喜爱,也获得家长的赞誉。很多家长通过电话短信和来校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表达了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和赞同:纷纷表示孩子通过该活动发生了很多变化,由原来上英语课头痛变得饶有兴趣,由原来英语课堂上被忽视的角落变成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把合作学习延伸到了双休日节假日……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转变了观念,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提高科研能力。经常在网上研讨学习交流,尤其是在诸城初中英语教师群参加交流更多,不时互相切磋,形成比较浓厚的研讨氛围。
六、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哪些需要独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怎样更好的注意时空,不至于无所谓的浪费时间;排位怎样搞好与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的协调,因为英语基础和成绩往往与别科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一科一排位等等。构建适合学生心理性格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基础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有待于在今后课堂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