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银行培训知识总结

日期:2020-05-1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银行培训知识总结 本文关键词:银行,知识,培训

银行培训知识总结 本文简介:培训知识总结1、网点服务的使命是:创造客户感知、培养客户成长、改变客户行为、完成业绩指标2、职业化形象的构成包含为: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道德3、银行职员的形象特点为:亲切、成熟、专业、自信4、职业化的形象包含:仪容、仪表、仪态5、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应该:

银行培训知识总结 本文内容:

培训知识总结

1、

网点服务的使命是:创造客户感知、培养客户成长、改变客户行为、完成业绩指标

2、

职业化形象的构成包含为: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形象

、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3、

银行职员的形象特点为:亲切、成熟、专业、自信

4、

职业化的形象包含:仪容、仪表、仪态

5、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应该:男女握手,女士先伸手

、一般情况下,乘坐小轿车时,司机右后方为第一尊位

、用餐过程中如需敬酒,领导可一敬多,下属不可一敬多

6、目光接触的三大规律分别是

时间规律

PAC规律

三角规律

7、微笑的三结合分别是:与眼睛结合,与语言结合,与身体结合。

8、

银行的三声服务是指: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9、

柜面服务的十大定律

主动问候、主动询问、资格确认、暂离致歉、输密指引、指引签名、双手递送、主动推介、关注确认、礼貌送别。

10、请列出柜面服务的七步流程是

站相迎、笑相问、双手接、快准办、巧营销、双手递、站相送

11、大堂经理服务的七步流程是

站相迎、笑相问、快分流、简咨询、快识别/短营销、转推介、礼相送

12、银行是支付结算的中介机构

13、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为付款银行

14、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算起,提示付款期为

1个月。

15、承兑是商业汇票的特有行为。

16、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17、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18、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二个月。

19、某客户签发金额为10

000元的转账支票空头,银行应处以1

000元的罚款。

20、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为一个月

21、托收承付结算的金额起点为10

000元

22、托收承付中,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23、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银行卡属于贷记卡;可以“先存款.后消费”的银行卡属于借记卡。

24、下列结算中,适用于同城的有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委托收款,适用于异地的有银行汇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

25、票据的基本关系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

、收款人

26、可以背书票据的票据包括转账支票、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27、支票的持票人可以委托开户行收款、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在票据交换范围内背书转让

28、委托收款的适用范围包括同城、异地

29、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应满足的条件有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款、收付双签有购销合同、国有企业或经银行同意的企业、银行的开户单位

30、银行卡作为现代支付工具,其应具有的功能有支付结算、存取现金、消费信贷

31、银行会计

银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的会计方法,对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进行分析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32、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是指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人存款账户划转到收款人存款账户的货币收付行为。

33、汇兑:汇兑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由汇款人选择使用

34、托收承付: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

35、委托收款: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凭已承兑的商业汇票、存单、债券等债务证明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36、请列举银行会计岗位。

记帐、复核、票据清算、票据交换、保管、汇票签发、汇票压数、凭证录入、凭证稽核

37、支付结算与一般货币支付有何差别?

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这是支付结算与一般货币支付的主要差别。

38、谈谈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的成因。

(1)人员管理上存在风险隐患;

(2)业务流程管理不严密造成的风险;

(3)系统设计上的漏洞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

(4)基层网点业务组织管理上造成的问题。

39、客户甄选识别中“多看一眼”是判断客户的购买能力

40、客户甄选识别中“多说一眼”是判断客户的需求、客户甄选识别中“多伸一次”是判断客户的建立联系关系

41、简略写出产品“三句半”营销话术结构?

A简单的说---B它特别适合---

C您使用以后---D举个例子来讲---

42、人民币整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平铺整齐,边角无折。同券一起,不能混淆。券面同向,不能颠倒。验查真伪,去伪存真。剔除残币,完残分放。百张一把,十把一捆。扎把捆捆,经办盖章。清点结账,复核入库。

43、识别人民币的真伪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眼看法、手摸法、耳听法、检测法

44、包某到某银行交话费,递给营业员5张百元人民币,营业员说有一张是假币,拒绝原告复看,随后拿入内室,由另一位人员开出《假币变造币没收证》,没收了钞票。

问题:营业员的做法是否存在不合法之处?

(1)没有遵守两名以上的业务人员当面鉴别的程序。(2)没有遵守当面在假币上加以印章的程序。(3)应出具的是《假币收缴凭证》而不是《假币没收证》。(4)收缴假币时,没有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这一事项。

45、1999年2月,某商业银行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开发某经济特区的房地产项目,并成立项目公司。因该行副行长兼任房地产公司副董事长,某商业银行向该项目公司投资1亿元人民币。同年6月,房地产开发公司以该公司的房地产作抵押,向该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将审核后,向其发放了2亿元抵押贷款。该行本月资本余额为17.9亿元人民币。2000年7月,房地产开发公司因经营亏损濒临破产,该商业银行的贷款已无法收回。2000年年底,该商业银行被银监会接管。

问题:(1)某商业银行能否向项目公司投资?为什么?

(2)该商业银行能否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抵押贷款?为什么?

(3)该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投资发放2亿元人民币贷款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1)不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企业投资。

(2)能。《商业银行法》禁止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并不禁止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只是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3)不合法。因为《商业银行法》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该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2亿元人民币贷款已超过其资本余额的10%。

46、农村信用社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培育“风险文化”,灌输风险管理意识

(二)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三)强化内审监督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四)改革考核考评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员工教育管理,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

47、贷款新规对尽职调查的基本要求有哪几个方面

1、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

2、勤勉尽责地履行调查义务,尽可能掌握借款人及业务的各方面情况,揭示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

3、尽职调查必须遵循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客户及项目信息,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48、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的基本要求有哪几项?

(1)不冲突原则

(2)适宜兼容原则

(3)维权原则,

(4)完善性原则,

篇2: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

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 本文关键词:宣传月,活动总结,药品

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 本文简介: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城关区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为加强我区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区局参加了九月份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高潮,取得显著成效。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区食品安全

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 本文内容:

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结

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城关区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为加强我区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区局参加了九月份食品安全宣传月活

动,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高潮,取得显著成效。

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方案,并向区政府有关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区局领导对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高度重视,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好宣传月活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短信、板报、会议、宣传小册子以及上街、下乡宣传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宣传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区共出动宣传人员30人次,宣传车辆4台次,散发宣传资料和小册子5000余份,刊登食品安全综合信息1期。

二、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9月9日,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组织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质监、教育、商务、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广场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设立专家咨询台和假劣食品展示台,散发宣传资料,组织文艺表演和食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的形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辨别假劣食品常识、食品安全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省局领导在讲话中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坚持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并举,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分子坚决给予打击,要通过各种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的提高,扎实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为全市人民打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参加活动的有关领导及现场群众在“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横幅上签名。宣传咨询日当天,全市共接受群众咨询达7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小册子26000多份。

城关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篇3:语文初中知识总结

语文初中知识总结 本文关键词:语文,初中,知识

语文初中知识总结 本文简介:一、(1)古代作家作品《〈论语〉十则》孔子春秋末期《论语》了解《论语》及孔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

语文初中知识总结 本文内容:

一、(1)古代作家作品

《〈论语〉十则》

孔子

春秋末期

《论语》

了解《论语》及孔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孟子〉二章》

孟子

战国

《孟子》

了解《孟子》和孟子

亚圣,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庄子〉故事两则》

庄周

战国

《庄子》

了解《庄子》和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公输》

墨子

春秋战国

《墨子》

了解墨子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

《曹刿论战》

左丘明

春秋

《左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关雎》、《蒹葭》

《诗经》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1]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至今。

《陈涉世家》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出师表》

诸葛亮

三国

政治家、军事家

《观沧海》

曹操

东汉末年

《乐府诗集》

了解曹操

《桃花源记》《饮酒》

陶渊明

东晋

了解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三峡》

郦道元

北魏

《水经注疏》

了解郦道元及《水经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诗人“诗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诗人。“诗圣”“诗史”

《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字退之,文学家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文学家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

《水调歌头》

苏轼

北宋

自号东坡居士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北宋

自号醉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著名戏曲作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散曲作家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水浒》

小说家

《杨修之死》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初

文学家

《香菱学诗》

曹雪芹

《红楼梦》

小说家

《范进中举》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山市》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文学家

(2)现、当代作家作品

课题

作者

时代

出处

备注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阿长与《三海经》故乡

孔乙己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朝花夕拾呐喊野草且介亭杂文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背影

朱自清

现代

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

我的母亲

胡适

字适之,学者。

纸船

冰心

原名谢婉莹。作家、儿童文学家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诗人

乡愁

余光中

台湾诗人

二、文体知识

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

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

(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人物和人物

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

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

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

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3

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少不了议论,讲道理,发表意见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大类:事实材料(事实论据)即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理论材料(道理论据)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学原理;自然定律;马列毛泽东思想。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式:立论,驳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而从“事”到议。又必须理出并把握两者的联系点,才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这事“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三、文言实词虚词

A:10个文言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

之。(《曹

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

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B:60个文言实词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以上《银行培训知识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银行培训知识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银行培训知识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