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何兴太 本文关键词:大同市,山西省,势能,动能,课堂教学
动能和势能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何兴太 本文简介:动能和势能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何兴太动能和势能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以“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概念,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具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不追求概念的严密性。教材从日
动能和势能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何兴太 本文内容:
动能和势能
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
何兴太
动能和势能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以“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概念,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具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不追求概念的严密性。
教材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列举了子弹、流水、汽车、风等能够对外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印象,同时为今后学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伏笔。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学生印象深刻,易于接受。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动能的大小与质量(m)和速度(v)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增强。
教材中的“小资料”及“想想议议”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展开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讨论和口述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势能的教学教材从具体的实例出发,以分析滑雪者下滑时具有动能的原因的事例引入势能的概念,再由实验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这个实验重点放在“猜想与假设”和“设计实验”上,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重力势能,只让学生粗略的知道举高的物体能够做功,具有重力势能。对于重力势能是物体系统共有的,其大小是相对的这些都不引入,以降低难度。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设及两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为下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作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能量与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最后教材用一小方框的内容指明:动能和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并让学生体会1焦耳的大小。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问题提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活动——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量的概念。
(2)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养成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及人相处,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大小不同的钢球、小车、小木块、斜面、玩具枪、弹弓、子弹、泡沫塑料块、弹簧、棉线、砝码、橡皮泥、装有沙子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功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今天请同学们观看几个画面:(播放视频资料:f1车祸、大风拔树、洪水滔天
)
师:从上述画面中你们能想到哪些问题?生讨论后回答
生1:赛车相撞很刺激,但很危险
生2:赛车撞毁护栏,造成很大危害(师启发能说明什么物理问题?)——汽车对护栏做了功
生3:风把树刮倒,风对树做了功。
生4:洪水冲跨大坝、房子,水对它们做了功。
师: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多媒体出示知识点(能的概念)
(通过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动能
师继续出示物体对外做功具有能量的图片,生比较其共同特征(运动)得出动能的定义。
板书: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动能。
师:请同学们举出物体具有动能的实例
生:(飞行的小鸟、奔驰的骏马、行驶的自行车、地球、游动的鱼、月亮、奔跑的火车)
(加深对动能的理解,在所举的事例中对地球、月亮是否具有动能学生在争议中得到解决。)
2.动能大小决定因素
师:很好,用掌声为AAA同学加油!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为学生的精彩回答及时表扬、鼓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热烈的气氛中继续引导学生提问)
生1:它们具有的动能一样大吗?
生2:动能有大小吗?
生3: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师:这些问题都提的很好,谁能解答?
生1:一样大,因为他们都在运动
生2:不一样,因为……不知道原因
生3:动能的大小不一样,因为质量不一样
生4:动能大小不同,因为有的快有的慢
师:,哪个结论正确?谁能评判
生:我认为需要实验验证
(通过平时的学习,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问题都要由实验事实来评判)
师:太棒了,那我们就设计实验来解决所提问题吧!以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这个实验也需控制变量;怎能得到相同速度呢?位置越高下去后越快;怎能知道动能大小呢?看木块移动的距离;)
(教师开始不给任何提示,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师:哪组先来汇报你们设计方案?
(生说出各种实验方案)
(师通过提问学生设计原理渗透科学的比较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生边实验,边交谈,师巡视。
(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师:好了,现在咱们交流一下
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简述实验结论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能用规范的语言总结实验结论吗?
生5: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多媒体出示实验结论(动能大小与m、v的关系)(在此会聚学生的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困惑吗?(发表自己实验过程的不足)
师说明:“……越大……越大”这种说法,是一种粗略的定性比较,不是成正比的变化。
师:请大家看下面的资料
(课本想想议议、馒头伤人、)(小组讨论回答)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通过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启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继续展示图片(帆船利用水的动能、风力发电利用风的动能)
(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的双重性)
3.势能
教师展示标语图片,学生回答图片说明那些问题?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回答出举高的物体能够做功,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通过学生回答得出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师:生活中那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生举出生活中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的事例,加深理解)
师:在同一个地方的石块与纸片相比他们的重力势能一样吗?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做出猜想,生设计不同的实验验证猜想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边叙述边动手操作
(有了前面探究的基础,生设计实验基本不走弯路)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的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会聚学生思维)
师:请大家看几副图片,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吗?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师:各组同学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下面老师赏给你们礼物奖励,但只有一个,花落哪组呢?
(师用弹弓把小红花射向小组,生有的伸手接,有的有躲闪姿势)
师:得到礼物的小组请说说,刚才这一幕与今天所学知识有关吗?
生: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师:还有吗?
生2:橡皮筋拉长后能对物体做功。橡皮筋也具有能量。(生补充是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
师:好!我们把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多媒体出示知识点(弹性势能的定义)
(既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习兴趣,又引出了弹性势能的概念)
师:还能举出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事例?
生抢答:压缩的弹簧、拉长的橡皮筋、拉弯的弓
师:弹性势能你们还想知道那些?
生: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师:请同学们可以用身边的器材感受体验
学生简单实验
师:能得出结论吗?
生: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生:不同材料的弹性势能不同
多媒体打出知识点(弹性势能大小与材料和弹性形变有关)
(通过感受与体验得出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师展示张娟娟运动场上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弹性势能实际应用的理解。
师:好。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动能和势能有单位吗?
师:与电能、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小方框体会1焦耳的大小。
三、当堂反馈,巩固应用
多媒体出示练习,生当堂完成
四、课堂小结,发掘潜能
师:谁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p117
1、
2
、
3
【板书设计】
四
动能和势能
一、能量:物体能对外做功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决定因素:质量与速度
三、势能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决定大小因素:质量与高度
2.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决定大小因素: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课后体会:
本节教学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自然现象及生活实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表达、去领悟,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状态中,通过直观的实践、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和力求创新的教学思想。
教学中通过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及分析论证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观点的片面性,在讨论交流中使他们的观点得到完善。
教学中处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
活,走向社会,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认识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