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活动,主题,背景下,音乐
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 本文简介: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改革尝试一、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勤于反思,大胆改革1.不管是否运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材。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2.教师在设计每一个音乐活动时,要考虑孩子的已有经验以及这个活动要给予孩子哪方面的经验
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 本文内容:
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改革尝试
一、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勤于反思,大胆改革
1.
不管是否运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材。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
2.
教师在设计每一个音乐活动时,要考虑孩子的已有经验以及这个活动要给予孩子哪方面的经验,做到目标清楚。将情绪放在目标首位,让幼儿切实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自愿自主地发展。将音乐的多种元素渗透在活动中,促使孩子音乐素质的提高。
3.
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和教师的情绪、肢体动作来带动孩子的情绪,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地玩起来、动起来。切记,不要让多媒体指挥我们,而是我们要指挥多媒体,让它为我们服务。
4.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教师不必用过多的语言干扰他们。另外,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图片、动感的画面等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因此,还要借助与多媒体让孩子从视觉上、听觉上都能受到刺激,将抽象的音乐变为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象的音乐。
5.
充分地运用好现成的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将网络中的对教学有利的资源利用起来。有的可以照搬,有的还需自己进行加工利用。比如,在音乐”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我就从网上用搜索的方式查找有关资料,下载了mtv”铃儿响叮当”和有关gip动画和图片。再经过自己的加工、合成,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课件,运用到教学中幼儿很乐意接受,给孩子们带来了各种感官的刺激和满足,教学连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自己掌握一些有关课件制作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在课上能有针对性地运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创新
(一)利用旋律优美的乐曲陶冶孩子的情操
在课堂上,有时会听到很多小朋友在班里哼唱《两只蝴蝶》,还聚集在表演角里进行表演,有一位小朋友甚至从家里带来碟片,要求老师给他们播放。问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他们说因为它好听。有些教师认为这种成人歌曲不适合孩子演唱,但孩子们又真的喜欢,所以我个人认为孩子唱《两只蝴蝶》这首歌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听歌、赏歌并不只是我们大人的权利,孩子长大后也要面向社会,如果我们隔断了孩子与外界的联系,恐怕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不利,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教育和引导他们的欣赏能力。
1.
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2.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恰当引导。
(二)拍打一些节奏,提高幼儿的乐感
1.
拍打生活中的节奏,使音乐生活化。我在这方面借鉴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将节奏放在首位,结合语言,借助形体动作来进行练习。幼儿先反复朗诵,感受节奏的长短,然后再拍打节奏。
2.
拍打一些幼儿熟悉的歌词节奏。如,拍打歌曲《走路》中的歌词节奏:由于歌词幼儿很熟悉,节奏拍打起来也比较容易。
3.
幼儿自己创编一些节奏型。幼儿一开始创编时,往往节奏型很混乱,不大成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幼儿可以创编出一些简单的节奏。这样,教师一方面及时了解了幼儿掌握节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创编的能力。
三、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
教师借助挂图或其他视觉形象讲故事。例如,在中班歌曲活动《买菜》中: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②教师指着挂图,把歌词所讲的故事清唱给幼儿听。③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来猜想重新改编歌词中的故事,并清唱给幼儿听。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与上一个例子相比,教师给幼儿让出了更大的自主参与的空间。例如:在中班歌曲活动《迷路的小花鸭》中:①教师出示挂图(图上有一只小鸭子正在草地上哭)。②教师指着挂图讲故事,要求幼儿观察。(这两个程序也可以这样合并处理: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自我解释或请幼儿猜想教师表演的是什么情境。)③教师采用引导填充法,放慢速度,留出空间,让幼儿参与歌词编填。④最后,教师配合哑剧表演动作清唱。
篇2:“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课题,语文,结题,评价
“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枣阳市吴店镇第二初级中学关于湖北省“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的课题实验结题报告枣阳市吴店二中闻世军马黎一、课题立项(一)、课题名称2006年12月20日我们接到湖北省教研室的立项通知,同意吴店二中语文组申请立项“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研究,我校选择的子课题是“农村中学语
“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枣阳市吴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关于湖北省“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的
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枣阳市吴店二中
闻世军
马
黎
一、课题立项
(一)、课题名称
2006年12月20日我们接到湖北省教研室的立项通知,同意吴店二中语文组申请立项“语文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研究”课题研究,我校选择的子课题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
(二)、实验组织领导和组织规划
课题立项以来,我校立即成立了课题专题实验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李金基书记、李建国校长、李晓兵副校长担任实验顾问,由学校教导副主任、语文教研组长闻世军、教导主任马黎担任课题负责人,由语文骨干教师张晓锋、黄伟、苏兆兵、颜学林、李辉、刘云、周大伟、杨红、李祥睿、田明圣、高丽、谢凤英、李金伟等担任课题组主要成员,实验时间定为三至四年。
(三)、课题的背景、目的
课程改革配景:自2001年起,我国起头实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以来力度最大、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新课程实施直到现在,很多难题、瓶颈需要解答和攻关,特别需要处于基层实践层面的意见、研究与验证、反思。新课程语文讲授,也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面对着一系列新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尽管普及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很多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更不要说新课程开辟的新的讲授领域。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这种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基本点。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长期滞后的现状,推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的发展,缩短与城市中学语文教学的差距。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找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建立起一种教与学协调发展,教学与评价相适应的体制。
3、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倡导大语文的学习理念,努力寻找适合农村中学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4、努力改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慢、差、散等不良的现状,促使作文教学向快速、高质、优效等方向发展。
5、摒弃当前只以考试分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标准,追求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新的方法措施;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考试模式。考试与评价怎样兼顾语文教育中刚性的近期效益和远期的隐性效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预计实验成果的呈现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所有的过程记录:实验过程、程序、策略、方式方法,自我评价纪录等等;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学生在课题实验背景下的典型语文学习案例等等;实验教师的教学论文、实验经验总结、实验报告(包括比较性报告,有数据说明,有情形描述,过程描述说明)等等一一记录在案、装订存档。
二、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开放性原则。在教学观念上,以新课标为指导,大胆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生活,把课内与课外、教学与考试、考试与评价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勇于寻找一条符合时代背景的教学与考试之路。
2、民主性原则。在本课题的实施中,教师既是实验的设计师,执行者,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成果的体现者,教师与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3、科学性原则。本课题要求参与研究与实验的教师在创新教学中要科学施教,也就是教师要以科学地教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勾兑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要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去评价学生,力求准确、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所得都可以根据一定的评价手段得以体现。
4、可操作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可以用一定的评价手段或者体系去科学地评价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促进今后的教学活动。因此,从教学研究、组织教学到考试评价等,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习、借鉴和推广运用。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要求实验教师以总课题中的专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特征是有理论假设、有条件控制、有可重复性,其操作要领是为验证某一假设而事先人为地提出一定的条件,并根据所提出的条件采取特殊的控制手段,以求得验证的严密性。
2、调查研究法。要求实验教师运用座谈、访问、问卷、测评等方式,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研究活动,收集、记载、整理和分析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调查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语文教学与考试评价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及考试评价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其中某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与考试评价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中总结和发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3、行动研究法。按照研究内容、目标,制定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计划。通过观察、反思进行修整计划,并在研究中征求专家意见,使行动计划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过程叙事法。根据“过程即成果”的思想,要求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记录,为本课题研究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而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对实验假设作出科学的解释。
5、文献资料法。要求实验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分析、选择、运用,形成有自己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性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在明确了课题的目的、意义以后,我们首先讨论和制订吴店二中关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实验方案。
为了使实验活动积极有效的展开,我们制订了详尽的实验步骤,以三年为一周期,共分四步走。
(一)教学实验准备阶段(2007年上半年)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选定实验子课题,制定实验方案。
2、广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为了使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学习方案:每周的星期三下午为语文组的教研例会时间,我们集中全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每周每位语文教师要上交不少于1000字的自学笔记。
3、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为农村中学展开语文教学实验和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把脉问诊。
(二)教学实验尝试阶段(2007年下半年)
1、认真拟定教学实验计划,确定子课题实验负责人,展开专题实验研讨。
2、实行实验小组集体备课制,用集体的智慧确定实验重点、攻克实验难点,寻找实验的突破口,实现实验的教学目标。
3、在自读课、教读课上摸索、总结、归纳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上好实验领头人的先导课、小组的研讨课、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实验成员的公开课、周月实验小结汇报课,努力实现在每一堂课上都尝试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搜集各方面有关实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教研例会时间进行集中学习探讨,不断的完善实验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
5、在教学教改过程中,分小组探讨子课题的教学模式,再集中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变得完善,再向全组、全校推广。
6、每学期请襄樊市、枣阳市教学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观摩指导实验工作,以纠正实验过程中的偏差,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使我们的实验能够向着更正确、更完善。
7、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建立完善实验档案工作。对于实验计划、小结、听课评课记录、实验取得的成果都及时的收集起来,分类整理,装卷成册,以备实验总结、结题时使用。
(三)实验深化阶段(2008年上半年——2009年上半年)
在继续学习和借鉴吸收的基础上,上好公开课、观摩课,不断总结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得失,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在同全市各校的同类的实验课题作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我校的最佳实验方案。同时,请两地市教研室有关专家学者莅临指导,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将研究引向深入。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1、实验小组每位语文教师按照实验方案,讲一节汇报课或优质课。
2、实验教师认真写一份总结报告和一篇优秀论文。
3、选好典型,推广经验。
4、向市县两级推荐优秀教案,优秀教师和优秀论文。
5、实验小组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得失,发扬成绩,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通过课题专项实验,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了教师的头脑,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改变了师生僵化的关系,增强了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的教师由过去教学的“控制着”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课堂上探讨、交流、辩论,形式多样,气氛和谐、融洽。
2、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我们明确了自己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验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教给他们正确的思考方法,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探究知识的良好的习惯。比如一篇课文怎样学,怎样读,怎样背,从那些方面进行学习、研讨,针对不同的文体应如何采取不同的探究方法等,学生都能够根据不同文体的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老师在巡视、辅导随时遇到问题的学生,师生共同研讨、辩论,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只是老师满堂讲、学生竖着耳朵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4、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知识面变得开阔,阅读兴趣大增,写作欲望增强,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了,清晰了,养成了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做事能够善始善终,学会了学习,学会认知,学会了做人。
5、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将初中三年作为一个整体,不同学年教学内容又各有侧重:七年级以叙事为主,强调能清楚地将事件叙述出来;八年级以写人为主,强调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九年级以议论为主,强调能形象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同时从七年级开始便强调学生写好记叙文,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生活的真实,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要求各年级各班要大力推荐优秀的学生习作,打印、印发,集体赏读,共同评价。还利用文学社社刊《小荷》和吴店二中校园网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文学创作。在批改方法上,将面评、自评、互评等形式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6、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技术服务语文的课堂教学。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我们学校已经有了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有了可利用的远教资源,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和热情。同时,利用远程资源,为学生提广阔的学习空间。
五、实验的体会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新的课程理念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
1、在探究的交流方式上,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单向交流,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深入探究,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在阅读指导课和现代文阅读欣赏课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的活动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
2、在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上,因循守旧的思想还比较严重,不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案和相应的教学模式。
3、在写作上,没有充分给学生以自主写作、创新表达、合作修改等写作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天赋和写作潜能。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致使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4、没有建立完善的初中语文学习与考试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虽然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方面我们注重过程和方法,不完全依据考试成绩,形成了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实现了语文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体现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但是在学校的期末考评、学生升级考试和毕业考试中,依然以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使得我们的实验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广泛的认可。
六、主要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4、《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5、《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6、《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7、《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8、《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9、《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10、《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11、《素质教育学习提要》
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12、《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1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
15、《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
篇3:开县云峰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
开县云峰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 本文关键词:开县,教学改革,云峰,诊断,课堂
开县云峰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 本文简介:开县云枫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各位老师:从上周的新生入学教育以及这一周正式开始上课以来,各位同仁面临的不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生、全新的同事、全新的领导,更重要的是面临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于一个从教将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教师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是迷茫的!我们深切地
开县云峰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 本文内容:
开县云枫初级中学
课堂教学改革诊断报告(一)
各位老师:
从上周的新生入学教育以及这一周正式开始上课以来,各位同仁面临的不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生、全新的同事、全新的领导,更重要的是面临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于一个从教将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教师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是迷茫的!我们深切地知道,这个过程带给各位的不仅仅是身累,而更多的是心累!可是,我们云枫初中要想迅速在开县特别是在城区立足,只有靠改革!如果按照老套路,以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源质量,是没有出路的!这就像我们在铁山坪培训时参加的逃生墙项目一样,如果我们不团结协作,如果我们不齐心协力,如果我们不甘于奉献,如果我们不超越自我,那我们就永远不能翻越我们面前的这堵“墙”。
这几天学校行政成员听了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坦诚交流,初步掌握了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现状。我们欣慰地看到,各位老师精神振奋,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在思想意识上初步接受了
“自学、交流、拓展”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课改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即使在下午,课堂上再也看不到打瞌睡的学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兴的现象。
但是,我们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综合各位行政成员和教师的意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穿新鞋,走老路
我们个别教师站在小组合作的课堂里,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让学生扭着身子听了45分钟的课。
我们建议:认真阅读并仔细领会《课堂教学改革指南》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解读部分精神实质,严格按照其中的四原则、三环节进行教学。自学质疑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认真自学、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读、写、算和动脑、动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安排了自主学习时间,个人建议在此环节加入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这个环节先检查上节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再导入新课,再出示学习目标及学法要求,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左右。交流互动环节是通过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工整板书、大方表演、动手试验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形成自信自强、健康竞争、主动合作、善于交流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拓展延伸环节要让学生检查本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反馈学情,自我反思,总结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希望各位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做到讲课思路、课间、导学案紧密结合,在课堂上激情澎湃,首先感染了自己,再才能感染学生。
二、对导学案如何使用存在模糊认识
有的老师就把导学案当做学生作业布置,有的干脆弃之不用。
我们建议:请各位教师仔细阅读《关于实施导学案的意见》。导学案的编写过程是要根据“定量主备—集中说评—复案修改—教后反思”的流程进行。现在有的导学案只经过了“定量主备”,没有经过“集中说评”和“复案修改”这两个环节,导致了有些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不顺手。这希望各位备课组长在今后导学案在交教导处付印之前,应做好集中说评和复案修改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全组尽量达到共识。各个备课组教研时间安排是语文、英语和综合组(生物、地理、综合实践)在星期二下午,数学、政史、和体艺组(音体美)在星期四下午。各备课组也可以每天抽一节钟时间组织本组全体教师对前一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统一认识。采取哪一种方式,由各个备课组长决定。决定后及时报教导处备案。教导处好安排蹲点领导进行跟踪。各备课组蹲点领导安排如下:
语文组:江海志
数学组:董林利
英语组:肖俊松
政史组:邓
皓
综合组:郑小平
体艺组:喻世芝
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情及个人风格进行个性化修改。在上课前,教师应抽阅部分导学案,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情。课后,还应写好“教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
导学案是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应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下一步与组内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在课堂上,学生应注意在导学案上做好笔记,以便今后复习。课后,应写好“学后反思”,总结学习得失。
在此,也建议各位教师要求学生要保存好导学案,以便学生将来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节奏快得多,容量也要大得多,效率也要高得多。
三、课堂学习纪律和教学效率较差
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要么在乱举手,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老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
首先,我们建议: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纪律约束,要求学习按照小组分工,各施其责。
再就是学生发言时一定要让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全班保持安静,提醒学生要尊重别人。可以要求学生对其他组的发言的核心要点进行简单的记录。发言结束后,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建议多采用小黑板进行汇报。
一个问题在征求了一个小组的意见后,还应该征求其他小组的意见。征求意见后,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应进行必要的板书,不能用投影仪代替板书。重要知识点应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进行记载。
四、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各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小组建设没有落到实处,分工不明确,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纪律混乱的主要原因。
我们建议:小组分组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最主要的是应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使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作文水平高、文笔优美者的同学充任“记录员”,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胆子大些、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同学当“发言人”,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动手操作能力强些的同学当“操作员”;严于律已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建议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资料员一名、发言人一名、板书员一名、学科代表一名,还可以有秩序维护员、副发言人等等。一个月左右,可以适当互换一些角色,让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和有发展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这也切实避免了全班一个人在发言时,其他人无所事事的局面。并使每位成员知道如下规则:
(1)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学习内容。
(2)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3)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成员的帮助。
五、小组成员集体荣誉感不强
小组成员集体荣誉感不强,其他成员的好坏、进步与否和自己无关。
我们建议:树立小组集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考核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个人,而是整个小组,小组所有成员的进步才能获得表扬和奖励。建议各班结合班级实际,通过师生广泛讨论,制定出简便易行的小组评价和学科代表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活动开展的依据。各班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学习小组评价公布栏,对评价结果予以及时公布。在课堂上,对各个小组的评价应及时准确,这样才能很快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加上教师评。使评价更客观、准确,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不对
开展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说的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当老师叫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建议:第一、在小组活动之前明确自己的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法。第二、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纠正他人的错误、汲取他人的长处、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七、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
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放开了就收不回。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建议:制定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动作或口号来约定,学生在教师的约定下开展活动、停止活动。比如:教师说:“开始讨论!”学生就会全体起立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自行坐下,教师就知道学生讨论完了。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作出指导,大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八、部分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不适应
部分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还不适应,建议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多做方法指导。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即可完成,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学生的质疑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
总的来说,各位教师应加强对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的学习,明白基本的操作模式和理论基础,制定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加强对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明确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职责,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的课堂最终达到既互动又高效的终极目标。
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