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日期:2020-06-0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一、概述信息技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揭开新的历史纪元,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正在悄然逼近,新时代的人类文明正在向我们招手。信息技术在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文教、卫生、通信等领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一、概述

信息技术是2

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2

1世纪的到来,人类揭开新的历史纪元,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正在悄然逼近,新时代的人类文明正在向我们招手。信息技术在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文教、卫生、通信等领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了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教学的研究者。

二、信息技术和教师职业新技能的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4.教育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把提高他们的素质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已经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伴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教育机会的增多,教育手段的科学化都会产生对专业化教师新的更高的需求,许多传统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或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职业新技能的确立成为教育学者们探讨的中心。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具备哪些新技能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伴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必将发生变化。为了顺利地适应角色的转变,成功地扮演好各种新角色,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下面一些能力。

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

信息素养能力

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观念

信息时代教师的新能力结构

教学研究能力

(一)现代教育观念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我们长期习惯于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挑战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模式、课程、教材等的挑战,更重要是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非常习惯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信息及时、多渠道进入教学过程,将带来新的教学观念。这种挑战迫使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为自己进行定位,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

现代教育观念以培养学习者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的特点有: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终身化和教育的未来化。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多层次;在学生发展的范围上,强调全面性;在学生发展的动力上,强调主动性;在学生发展的模式上,突出个性;在教育目的上,强调发展性。

(二)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为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方法。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80年代引入我国,是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它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确定教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对其进行试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备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有着更加广泛而新鲜的内涵。首先,从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一切教学的安排从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出发,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而忽视“学”,造成学习者被动接受、缺乏原创精神的现象。其次,从设计的策略上,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对其间关系进行协调的、整合的把握。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强调设计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其三,从设计的方法上,强调对学习者的分析,强调师生之间关系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强调对教学过程的整体化设计,强调新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强调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学习者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具备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用现代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才能实现优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应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指导网络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选择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评价等等。

(三)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实施能力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纯的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各个学科的相互整合、从单一的知识传递变为重视问题解决、强调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连续性、强调对学习者进行生存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尤其重视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基于问题学习(PBL)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能力。其中包括:

1.综合评价的能力

信息时代对教学进行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一些特点和困难。例如:评价PBL(基于问题的学习),应该全面、综合地考虑和检查诸如如何设定问题、在何处产生了新的想法、如何得出结论、建立什么假设等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具有综合评价能力。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整理学习者的各种数据,按照整理的结果,重点评价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应该决定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项目,结合收集的数据,直接提问学习者,从学习者的答案和评价的数据中进行评价。

2.内容与方法“链接”的能力

我们平时经常使用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概念。只是掌握了方法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应该把内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深入地了解内容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不能忽视对内容的学习。对言语交流策略的研究表明,如果言语知识丰富,即使交流策略贫乏,也能交流信息;相反,即使言语知识贫乏,如果具有有效的交流策略,同样能够实现意思的沟通。由此可见,内容(言语知识)与使用内容的策略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把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就是对教师的新要求。这种能力犹如言语的交流一般,具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知识不足,就需要使学习者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会学习者这种方法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应该教给学习者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的知识。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把对内容的理解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的。

3.协作性教学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师们正处在与他们提供给学习者的同样的学习环境: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中。信息时代,协作将成为人类做事的重要形式。协作也是现代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形式,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往往采用协作学习的形式,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教师的协作教学形式在工作中也是常见的,它能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是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方法。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与其他教师或专业人员进行成功协作的能力,这能力也是教师培养学习者合作能力的重要素质和经验背景。

4.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能力

虽然现代教育的核心是把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的作用也同样不能低估。例如:问题式学习中,在解决问题的初期,要求学习者立即明确课题、进行探求活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教师有效的帮助。当然,此时教师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例如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法;示范(Modeling)的方法,通过观察示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支架式(scaffolding)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学习者的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由此可见这种能力不是单纯传递知识的能力,不是从教师的方向如何传递信息的方法,而是为了使学习者自身能够积极探究知识进行有效帮助的能力,强调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四)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

辛涛(1995)的研究表明,教学监控能力是一种过程性的、动态性的结构。这种能力包括4个方面:一是课前的计划与准备;二是课堂的反馈与评价;三是课堂的调节与控制;四是课后的反省。

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但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监控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的监控因素主要是对学习者进步的敏感性和对教学效果的反省。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监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监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导航,教师要向学习者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要求教师的监控从宏观纵深到微观。信息时代的学习,经常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并以任务为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学习,教学监控必须从课堂监控到情境监控,从对集体监控到对个人监控、小组监控和同伴关系的监控。

(五)信息素养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人,还是作为职业角色都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作为职业角色的教师,还特别要学会选择信息技术和在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具体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应该包括:

1.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

2.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3.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4.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5.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储存)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6.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

7.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六)教学研究能力

信息时代,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实践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发现者。因此教师的研究能力应该是时代对全体教师的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的职能正在向“学者化”方向转变。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能教、能育,还要能研。教师应是学者型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教师对教育研究先天就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之一,对教育现象了解多、体会深,反应锐敏,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能使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还能对教研成果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这样,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的过程就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七)终身学习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教师教育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指出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奋斗目标。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终身学习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以每五至七年衰减一半的速度老化,终身学习成为必须,也成为可能。对教师来讲,终身学习能力是指教师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以上给出的只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一些职业新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独立的关系,技能与技能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任何一项能力的提高,都能有助于其它能力的增长。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自己操作媒体的技术能力,而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以上的教师职业新技能也是具有时代性的,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完善自己专业素养。

篇2: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要求,制定,制度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本文简介: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范、守则的形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本文内容: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范、守则的形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和可行性。如果措辞不当,过于原则化,缺乏适用性,就会使制度条文流于形式,在实际管理中难以发挥作用,以至各有关责任人相互扯皮推诿,工作任务无法落实,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推而不动,停滞不前”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提出后,应由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广泛征求各级主管和被考评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人的讨论和研究,经反复调整和修改,再上报总经理审核批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旦获得批准,人力资源部门应规定一个试行过渡期,使各级主管有一个逐步理解、适应和掌握的过程,在试行过程中如遇有特殊情况或发现重大的问题,亦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防止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部分企业的初步调查,目前企业单位所贯彻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由于出自不同人员之手,有些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起草的,有些则是由外聘的管理咨询专家设计的。实际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无论出自于谁手,其基本框架和所涉及的范围都应当是一致或接近的,如果一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将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扬其长补其短,随着企业单位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导人,以及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出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划应当体现以下原则和要求:

1.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例如,某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宣言》提出:“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我们寻求公司与她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发展。企业视个人的成功与公司的成功同等重要。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每一位员工的努力,而公司则为每一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倡导团队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使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才智并获得自我发展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期望目标、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要求的企业环境与员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员工的成功与公司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应当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首先要体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使之更加充满活力。企业外部的环境是指那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有关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法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及市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各类学校(技校,高职、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专门人才供给的情况,劳动者择业意识和心理的变化情况,劳动力市场各类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企业竞争对手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情况,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产生必然的压力和影响。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与资金实力,管理机制和组织状况,人员整体的素质结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员工价值观与满意度等内部因素,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是外因,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条件是内因,两者的变化相辅相成,势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工作,必须重视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分析,通过深人的研究,把握有利的因素,克服不利的因素,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和反映企业自身环境、性质和特点,注重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永远充满活力。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应当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近2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世界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专家、学者,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产生了众多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这些国家的企业又都根据本企业的性质、特点进行实施,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外先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传人中国,无论是中外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目前都试图引进和采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管理模式。面对这些先进的、新鲜的理论和方法,企业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征,采取稳步推进的方法,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如: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人力资源长期、中期、短期及突发性人员供需计划;根据员工需求层次,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针对岗位工作性质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岗位评估(工作分析);根据市场变化和人员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和开发;根据企业人员余缺,通过面试和测评,进行企业内外部招聘;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展目标管理和人力资源考评工作;根据市场和企业状况,制定公平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总之,企业在规划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企业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与创新,必须在国家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进行。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实体,必须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做一个守法户是对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更应当从管理制度上,,在进人、用人、管人等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具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劳动纠纷,出现劳动争议,重者就要发生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待工停产,给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带来极大的伤害。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时,为了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理解国家法规时,要注意区分“可以”与“必须”的差异。“可以”表示许可或能够。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任意性规范,既是可以,又是不可以。“必须”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强制性规范,规定得十分明确具体,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由此可看出“可以”和“必须”在程度上的要求是不同的。

(2)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也必须写明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i而国家没有说明“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地去做。反之,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千万不能去做;而没有说明“不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去做。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保持协调一致。因为企业集体劳动合同是企业行政领导(一般是正副总经理)和员工代表(一般是工会正副主席)共同签署的,它是经过多轮协商谈判的产物,它明确了员工和企业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经过了必要的法定程序即由会员代表讨论通过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不仅要注意与外部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的精神和原则协调一致。当规划制定时,遇到与集体劳动合同具体条款不一致的,也可以通过与工会协商来解决。取得工会的谅解和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和必要的。

6.必须重视管理制度信息的采集、沟通与处理,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动态性。在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如果企业兴旺发达,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乃至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就有了保障。否则,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不但会降低,甚至会失去工作岗位,这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根据所在,也是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之处。但是,企业不同部门、层次、岗位的员工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抱有不同的期望值。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员工的信息(如情绪、意愿、反映、要求等),并进行定期分析研究,讨论这些信息的内容和来源,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信息,提出“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并适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只有保持管理制度的相对动态性,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导向功能。

篇3: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

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 本文关键词:英语翻译,报告,专业

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 本文简介: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任务:每个同学自己找一篇2010年以后的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的英文资料4-6页(带插图的要求至少5页)进行中文翻译,学期末交报告。报告分纸质报告和电子报告两种。举例:报告题目:嵌入式系统的最新发展;程序设计的最新发展;软件工程的最新进展;操作系统的未来;计算机通信的最新发展等与计算

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 本文内容:

专业英语翻译报告要求

任务:每个同学自己找一篇2010年以后的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的英文资料4-6页(带插图的要求至少5页)进行中文翻译,学期末交报告。报告分纸质报告和电子报告两种。

举例:报告题目:嵌入式系统的最新发展;程序设计的最新发展;

软件工程的最新进展;操作系统的未来;计算机通信的最新发展等与计算机相关的题目。

要求:

1.

中文翻译语句有五句以上不通畅或五句以上出现严重翻译错误的,成绩不及格。

2.

每个同学的英文资料不能相同,相同则以零分计。

3.

报告内容由英文原件内容和中文翻译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纸质报告的英文原件内容可打印,中文翻译必须是手写稿;电子报告也由英文原件内容和中文翻译内容两部分组成,要求电子档的中文翻译和纸质手写稿内容一致,同时要求在指定日期上传中英文电子稿。

4.

英文资料必须标明来源(包括作者姓名,资料发表时间;来源为杂志的标明杂志名,发行的年月日,来源于网上的资料写明网址和资料发表时间),缺少该项或不全的扣15-20分。

5.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30分,翻译报告70分(纸质报告50分+电子报告20分)构成

下面的附页为报告封面和格式要求:

重庆邮电大学

报告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

报告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A4纸,页数4-6页(带插图的要求至少5页)

字体及大小统一为:标题-粗体,黑体小四;正文-宋体五号.

左右页边距:30毫米.

上下页边距:25毫米.

    以上《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新要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