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日期:2020-06-0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人教版,归纳,词语,初中,重点

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

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

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终极、

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低回、沉甸甸、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孪生、

回味无穷、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落难、归属、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异国他乡、执著、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婉转)、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镶、响晴、温晴、安适、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奇幻、远古、骸骨、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观测、畅谈、

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树杈、寒颤、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无端、至爱、笑嘻嘻、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嬉戏、潺潺、红润、痒酥酥、踉踉跄跄、

七年级下册

攒、拗、确凿、菜畦、桑葚、轻捷、蟋蟀、臃肿、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懊悔、祈祷、哽、逼狭、崎岖、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炽痛、嗥鸣、斑斓、谰语、

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宰割、筹划、彷徨、仰慕、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重荷、愁苦、深邃、踌躇、巴望、锁闭、磐石、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归省、行辈、撺掇、凫水、狂舞、闪射、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奔突、翻飞、大彻大悟、蘸、幽暗、惬意、疏密、包罗、朱砂、口头禅、参差不齐、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

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拽、无垠、癫狂、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泅、作践、沮丧、搁浅、抵御、

愁闷、孤立无援、闻所未闻、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腰酸背疼、勇往直前、余暇、阴霾、疆域、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梦寐以求、垂蔓、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肌腱、逞能、恍惚、甜腻、娴熟、进退维谷、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秩序井然、铰、劝诱、抽搐、不羁、叽叽喳喳、石破天惊、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

遒劲、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八年级上册

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

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肃穆、荒谬、健忘、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交卸、奔丧、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伛、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愧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美感、史诗、驻足、轩榭、败笔、嶙峋、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克隆、繁衍、胚胎、鳞片、脊椎、两栖、相安无事、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失衡、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八年级下册

绯红、标致、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物以希为贵、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黝黑、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炽热、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搓捻、企盼、

繁衍、迁徙、觅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遐想、期期艾艾、睥睨、污秽、迸射、虐待、雷霆、踌躇、鞭挞、祈祷、罪孽、苍茫、翡翠、精灵、蜿蜒、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

海誓山盟、盛气凌人、蓬蒿、咫尺、呐喊、不自量力、精巧绝伦、美味佳肴、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哂笑、牟取、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任劳任怨、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腌、门楣、肃然起敬、囊萤映雪、招徕、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家醅、一马当先、顾名思义、蔫、怵、

九年级上册

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田圃、喧嚷、洗礼、温声细语、润如油膏、征引、旁骛、亵渎、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行相顾、强聒不舍、陨落、灵柩、凌驾、睿智、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孤军奋战、黎民百姓、恼羞成怒、凭吊、扶掖、大惊小怪、自知之明、气吞斗牛、忐忑、化为乌有、无与伦比、萧索、家景、如许、鄙夷、厚实、嬉闹、驱除、歇斯底里、拮据、煞白、十拿九稳、沙哑、抽噎、怔怔、

根深蒂固、轻而易举、持之以恒、格物致知、袖手旁观、藻饰、诘难、伦理、相与、

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因小失大、豁然贯通、开卷有益、玄虚、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端的、干系、寻思、逞辩、勾当、

沉吟、禀请、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倒运、舍与、央及、管待、商酌、叙功、唯唯连声、腻烦、笑吟吟、茶饭无心、挖心搜胆、精血诚聚、

九年级下册

锦幛、荇藻、蓬蒿、淤滩、驳船、簇新、胚芽、晨曦、羼、蘸、阔绰、颓唐、营生、格局、擀、嘬、剜、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欲穿、窒息、骸骨、奄奄一息、骄奢、清吟、荫庇、芳馨、怡悦、云翳、一泻千里、倒坍、星临万户、周道如砥、沉湎、孱弱、遮天蔽日、

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隐姓埋名、瞻望、增益、臆测、涟漪、

乐此不疲、恻隐、豁免、告禀、庖代、延纳、饶恕、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群籍、鸡犬不宁、有例可援、糍粑、打鼾、阴霾、盘缠、鹭鸶、打牙祭、怡然自得、峥嵘、

睡眼惺忪、蹑手蹑脚、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

5

/

5

篇2: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文言文,知识点,必修,人教版,语文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滕王阁序1、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2、古今异义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屁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滕王阁序

1、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

2、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屁

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

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以……为襟,以……为带。

(2)、形容词活用:四美具,二难并

美、难:作名词,美好的事物,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得的宾主,指贤主、嘉宾。

(3)、动词活用: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动,使……吃惊。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省略句: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3)、倒装句: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四、陈情表

(1)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2)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

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

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8.

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0.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1.臣之进退。

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2.凡在故老。

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3.无以终余年。

终:使动用法,使……终。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做孝廉,做秀才。

(3)成语

1.孤苦伶仃

2.茕茕孑立

3.形影相吊

4.急于星火

5.日薄西山

6.气息奄奄

7.人命危浅

8.朝不虑夕

9.结草衔环

10.乌鸟私情

11.皇天后土

(4)

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

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省略句

6.且臣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7.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8.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

9.但以刘日薄西山

省略句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宾语前置

(5)重点虚词

以:(1)臣以险衅

以: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

以:因为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

以:因为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9)谨拜表以闻

以:来

(6)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7、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陈诉苦衷,报告申诉。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兼言私爱

10、至于成立:至于:一直到.

成立:成人自立。

11、臣侍汤药:古,食物和医药。今,用水煎服的中药。

12.则告诉不许:告诉∶古义,报告申诉.今义,对别人说

篇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关键词:上册,意图,素材,编写,单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简介:11~20的认识编写意图正式教学认数前,教材提供了一幅主题图,图中散乱放置了学生熟悉的学具及水果卡片。一方面提示教师通过让学生数出某种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话题;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使用,同时亦可做培养学生数感的素材加以使用。教学建议(1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内容:

11~20的认识

编写意图

正式教学认数前,教材提供了一幅主题图,图中散乱放置了学生熟悉的学具及水果卡片。一方面提示教师通过让学生数出某种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话题;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使用,同时亦可做培养学生数感的素材加以使用。

教学建议

(1)教学主题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让学生试着数一数,使学生在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出来的。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么散乱地放置,不能看清有多少,怎样能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呢?进而突出计数单位“十”,自然过渡到例1的教学。

编写意图

(1)例1在数小棒的活动中认识数,突出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1个1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认、读数,初步认识数序。

(2)例2利用直尺教学数序,理解各数的大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做一做”第1题意在引导学生有序、不重不漏地数学具的个数,丰富学生数数经历,积累数数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序。第2题练习抽象地数数,在“分段”的数数活动中进一步熟悉数序,能够正确判断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3题是基本的认、读数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补充更丰富的认数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建议

(1)教学例1时要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边操作边说数。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即20。在数完11~20各数以后,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数的理解,另一方面为读数、写数奠定基础。

(2)在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分别读出1O以内和1~20各数。让学生将10以内的数数向学生提一些问题或让学生之间互相提一些问题,如“13的前一个数、后一个数分别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等,使学生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也可以增加找出“哪个数离13最远(近)、比较远(近)”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再次使用第73页的主题图,让学生在数学具时想一想:在数的过程中为了不重不漏有什么好办法?从而积累数数经验,熟练掌握点数的方法。

编写意图

(1)例3以小棒图和带数位的计数器相对照的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数的教学。这样安排,既给学生以直观上的支持,又突出了“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即位值的意义。

(2)“做一做”第1题继续在直观的基础上读、写数,巩固对数位的认识和写数的方法。

(3)“做一做”第2题,通过用卡片在数位表中摆数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体会位值制的意义,同时进一步熟练写数和读数的方法。

(4)“做一做”第3题,通过找规律填数的活动,提高学生写数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教学建议

(1)教学例3时,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在上计数器是怎样表示20以内数的。向学生说明: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一个珠就表示有一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2)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和认知经验,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写数的练习,进而总结读数、写数的方法。通过对比“11”个位与十位的“1”表示的意思是否相同的分析,强化学生对位值的理解。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可连在一起。

(3)教学“做一做”第2题时,教师可以制作类似教具,课堂上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数,强化学生对十进位值制的初步认识。

(4)“做一做”第3题“填数”的练习形式是体现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有效直观模型,这一内容是数轴的“雏形”。学生应根据各数之间的联系完成练习,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序的以识。

编写意图

(1)第1题使学生感受到在数11~20各数时,先找到10,再接着数是一种好方法。突出计数单位“十”,同时感受“十”与“十几”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数数的感性经验,并逐步建立起数感,教材安排了“几个几个”地数的习题。第3题是练习2个2个地数,第4题是练习5个5个地数。

(3)第5题,要求学生按数的顺序把点连起来,连成一只小兔。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将有序数数的活动蕴藏于有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练习数数,认识数序。

(4)第6题帮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序数含义,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不出现序数这个名词。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

教师可结合实际创设更加丰富的数数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而灵活多样的数数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点数的方法,丰富数感。如让学生更多地经历“2个2个地数”和“5个5个地数”,以及其他“几个几个地数”的过程,将直观经验与抽象的数建立起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2)对学生数数的活动给以及时、准确地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数数,并对学生及时进行点拨,突出“十”的作用与价值,以及“几个几个地数”的方便与快捷。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将生活经验与认数紧密联系起来。

编写意图

(1)第7题,结合直观图进行数数活动,突出“十”在数数中的作用,初步感受“十”再添上“几”,就是“十几”,为学习相关计算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十位”和“个位”含义的认识。

(2)第8题是数的组成与写数的综合练习。可使学生在更为抽象的问题中进一步理解“1个十”和“10个一”的含义,综合运用组成、对十位和个位的理解解决问题。

(3)第9题,以半开放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丰富对数序、数的大小的认识。

(4)第10题,在数数活动中,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对比,感受二者的不同,但不出现相关名词。

(5)第11题、第12题结合生活情境及数轴进行读数、数数和写数练习,进一步巩固数序,培养数感。

教学建议

(1)在数数活动中突出“十”的作用与价值。

“十”是学生认数和计算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学习也是“十进位值制”的启

蒙。但对“十”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和深化。练习十七中的多个练习都在数数和写数等活动中凸显了“十”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

(2)把握好“名词”的处理程度。

学生在前面例题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个位”和“十位”,在练习十七中应给与巩固和强化。同时,它们应该成为伴随学生认数而认识的一组重要“名词”。但“基数”与“序数”这组概念则因过于抽象,而不必要求学生认识。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即能够在不脱离情境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和区分即可。

    以上《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人教版初中学段重点词语归纳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