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日期:2021-04-2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行,课堂,学案

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决定在我校七、八年级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一、指导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决定在我校七、八年级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立足学情,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会学乐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具体目标

1.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进步。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6.优化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理解课程标准,站在学科目标的高处,切实落实每课时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关注教学和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7.优化教学时间:要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还课堂于学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当堂训练的时间。

8.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9.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帮互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领导小组,校长黄太成任组长,副校长蔡启明、刘静任副组长,主任陈少红、彭正东,语、数、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职责分工如下:组长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组长决策,检查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硬件的投入,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组织对导学案进行二次生成、课堂使用、推广和反馈使用意见。

2.

加强小组建设。每6人为一小组,各小组有组名、口号;学生对坐,学生的身体与讲台的黑板平行;确定一名组长、小老师和记录员;各年级组安排班主任每月对小组长进行一次培训,每学年至少集中培训8次。以班为单位,对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培训,制订小组学习评价细则,每天由任课教师或班干部依据细则评价打分,每周汇总在班上张榜公布一次,各班在讲台右统一布置各学习小组周积分、月积分、学期积分表,并安排专人及时统计、汇总、公布。

3.加强推行导学案的教师培训工作。校长或副校长每月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推行导学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生本教育理念、班级建设、小组建设、导学案二次生成的措施、经验总结等,每学年培训达到8次以上。

4.

加强推行导学案的研讨和交流。

1)语、数、外各备课组每周确定半天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学年达到32次以上;对导学案进行二次生成,删减更换有理有度;

(2)实行学校领导班子蹲点学科制度,校领导班子每学期要听评所有使用导学案的教师的课;

(3)开展“贯彻生本理念,构建有效课堂”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讲一节示范课;

(4)组织教师参加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有关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每年要达到教师数的50%以上;请先进地区教改专家为教师办讲座或上观摩课。

5.加强常规管理,强力推行课改。教导处每月要组织专班对各班班级建设、小组建设、教师的纸质导学案的二次生成案进行检查,二次生成案的字数要达到原案的20%以上,并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6.

开展评优表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班主任根据各小组平时得分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生,每学期在全校大会上颁奖。课改领导小组每学期要评选一批教改先进备课组、先进教师进行表彰。并利用教师大会、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教师的做法和事迹,宣传编制、使用和推广情况,营造良好氛围。

篇2: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村镇,实施方案,课堂,陆小学

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

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马村镇南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高效课堂教改工作:

长:高建国

付组长:常洪伟

员:常贵清,邓德缓、楚福臣、曹志燕

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本校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领导、组织,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种制度、职责、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

(2)做好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宣传工作,具体组织对高效课堂教改理论的学习、研讨和执行,并做好推进教改实验的日常工作,认真组织教师的教改培训、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训工作。

(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项教改实验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组织教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5)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教改实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典型带动,模仿适应阶段(9月1日—11月30日)

本阶段主要目标为:

1、做好全体教师的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能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课改实践当中去。

2、通过组织学习、网络自学、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全体教师掌握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理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适应高效课堂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付诸于实践。

3、让全体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高效课堂课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两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2、

准备相关资料、表册,编印并下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制度、方案、措施、理论、案例。

3、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观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每周四下午定期召开全体教师高效课堂研讨会,开展教学评议和互动交流活动。

4、三至六年级语数教师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探索、模仿、实践中去。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术助理,选举学科长和小组长,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要求每一位参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总结教改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有关问题,以便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了解实施过程的困难,反馈有关存在问题,总结并推广优秀经验。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熟练应用阶段(12月1日—1月20日)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能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措施:

1、各位教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组织组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探讨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运用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此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学校抓好教改实验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加强对全体教师教改实验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总结。要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同时,教导处和教研组要加大对备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备课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4、学校在12月份进行一次三至六年级语数学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汇报观摩活动,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出各学科教改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为全镇高效课堂示教活动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经验推广,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3月10日—6月10日)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

教师已积累“高效课堂”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定型。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5

具体工作:

1、总结经验。各位教师及时总结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论文、教育随笔、教学研讨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予以交流推广,以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创新提高。教导处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措施,以便于深入以后更进一步的使高效课堂研究向纵深发展。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几点说明:

1、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将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贯穿于教改实验全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动改革。

2、参与教师要切实做好教改实践,积极研讨、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并不断反思、改进。在实验起始阶段,可采用“建立框架、先学后教”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模式,防止学生在适应期产生知识难以掌握和巩固的问题,确保学习效果,确保平稳过渡,确保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3、参与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精细工作、创新工作、注重实效,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切忌走形式、图热闹、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做法,以免贻误学生,给学校实验工作造成阻碍和影响。

4、高效课堂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落实,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班级要加强对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每周组织召开小组长会和学科长会,了解学情、指导小组活动。各科任老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让学生适应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6

5、各教研组要结合“中心发言人”制度的落实,抓好教改实验教学的听课、指导、研讨等工作,每周组织听课至少一节,教研活动时间要认真研讨,解决问题,交流经验,把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作为教研组的重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6、各位教师学期结束后要将自己的本学期的“一案三单”电子档及教改经验、反思材料交教研组,上交学校统一管理,以便资源共享。各教研组平时要注意做好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文本、图像、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篇3:(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结题,报告,江苏省,研究课题,教学改革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登记号ZYA7项目类别一般立项填表日期2012-5-10课题负责人钱皓工作单位淮安市淮阴区职教中心一、结题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

登记号

ZYA7

项目类别

一般立项

填表日期

2012-5-10

课题负责人

工作单位

一、结题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系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工作起始于2011年4月,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该课题已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本课题于2010年12月正式立项,目前已完成了理论学习阶段、调查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研究阶段。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1.1

理论学习阶段

1.1.1

学习产业结构理论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1.2

学习专业设置理论

产业技术结构不但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分叉,决定职业教育专业的深度与滚动开发,而且决定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整体开发。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以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的需求开发的。以“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为例,其课程结构是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工具课程、素质基础课程的五段。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必须依据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2

调查和资料收集阶段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相关调查材料。

1.2.1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调查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调查。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现状。

1.2.3

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

对我区支柱企业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企业为淮安市福瑞达制衣有限公司、淮安市富泰革基布有限公司、淮安市金鼎工具有限公司、淮安市金淮机械有限公司、淮安市康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三得利(淮安)啤酒有限公司、江苏省灵星钢圈制造有限公司、南风集团淮安元明粉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淮安元明粉有限公司、正雄(淮安)制衣有限公司、中泰园林机械有限公司等。

1.3

分析研究阶段

1.3.1

淮阴区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预测淮阴区产业结构的未来走向。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分析。各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预测。

1.3.1.1

调查和收集影响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

1.3.1.1.1

江苏省相关政策

江苏省工商业鼓励发展的重点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和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及产品目录,把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方向。

1.3.1.1.2

淮安市相关政策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了加快结构调整,全力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扩张总量、优化结构、集聚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省内领先。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1.5%。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我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2011年淮安出台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此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具有淮安特色新型工业化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兴产业完成项目投入超过1000亿元,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建设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个以上。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

1.3.1.1.3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行调查

淮阴区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参考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淮阴区“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强力培植食品加工、硝盐加工和钢铁及机械制造三大百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电子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型建材等高新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鞋帽、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投入,加速改造,培植龙头,形成产业链,实现全区工业的新跨越。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重点是:盐化工及化工医药行业、食品加工行业、钢铁机械加工行业、太阳能新能源产业、IT电子产业、新型建材行业。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做大流通。2011年,淮阴区科学规划,依托和放大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大流通”作为建设新北城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积极促进流通业做大做强做精。

以专业市场建设为载体,打造商贸流通平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内河港口码头,现已规划城西、城东两个港区,打算将其建成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和苏北地区陆水转运、水水转运的重要枢纽。“借港出海”,全方位开放、在更大区域谋求大发展正成为淮阴区商贸流通发展的新方向。

淮阴区通过大力培植,工业经济由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单一结构,发展成以硝盐加工、食品加工、钢铁及机械加工、太阳能为支柱的经济结构。

“江苏淮阴软件科技产业园”、“江苏淮阴服务外包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707亩,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分三期开发,一期工程投资约7亿元,面积186亩。整个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可容纳就业1万多人,预计年产值25亿元以上。

淮阴区实施“五大战略”,加快“五大进程”

淮阴区大力实施“工业淮阴、生态淮阴、开放淮阴、爱心淮阴、创新淮阴”五大战略,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外向化、成果普惠化、社会文明化”五大进程。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注重创新驱动,重点实施“突破、升级、崛起、提升”四大工程,推动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向高端攀升。把主攻高科技大投入、新产业、外向型的“高大新外”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选择,实行政策聚焦、力量聚焦、服务聚焦。

1.3.1.2

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分析。

1.3.1.3

淮阴区各支柱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

对我区2011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区产业结构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平稳增长,二产强劲拉动,三产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优化为19.9:47.1:33.0。

二是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加工、盐硝加工和钢铁机械制造,表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新兴产业迅猛发展。软件产业园、金太阳电力、辉煌和桑乐太阳能等逐步加入我区的支柱产业,形成六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

三是第二产业投资仍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绝对主力。2011年,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5亿元、84.20亿元、36.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4.5%、36.98%、-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6:68.90:30.24;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为-5.7%、183.7%、-89.4%。

1.3.1.4

淮阴区支柱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预测。

我区各主要产业及“三区”用工预测

通过对部分利税大户用工情况调查,可以预测到2015年新增技术工人数:

盐化工产业900人,食品加工业600人,钢铁机械加工业4000人,IT电子产业5000人,新建材产业2000人,物流5000人,农林业3000人,纺织服装业1600人,商贸与旅游业5000人。“三区”工业企业用工现状调查预测预测:乡镇工业集聚区60000人,经济开发区50000人,工业新区6000人。

1.3.2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分析

(钱皓)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doc

(胡长刚)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金

霞)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读与写》2012年底10期

研究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出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调查与预测出淮阴区中职从业人员2010-2015年各专业分布。

1.3.3

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解秀锋)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doc

(解秀锋)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doc

1.3.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

(苏建平)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消费导刊2012.3

产业结构升级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关系

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跟进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当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以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使得岗位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时跟进,专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高级化。当地的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学校各专业的规模,取决于当地产业结构的构成,特别取决于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技术与用工比例。这种影响是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来实现的。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工种用工量供不应求时,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就很容易就业;如果一个行业虽然用工量很大,但是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这就无法吸引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就没有必要在这样的专业扩大招生,除非该行业进行了技术升级。

1.3.5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钱皓)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doc

(胡长刚)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化工、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和加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修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现代农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等,都是目前我区急需人才的专业。

从学校办学基础角度看,我区职业学校中的品牌专业、省示范专业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骨干专业有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修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五个专业,传统专业有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烹饪三个专业。

总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根据专业设置原则,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学校现有能力,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要振兴产业,必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品质升级,也就必然带来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新技能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格和质量也相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高技能从业人员,也就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所以,地方职业学校如果能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定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前提是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对接乃至超前。所谓对接,就是为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应用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所谓超前,就是为相对于本地区较为先进的外部产业能够顺利移入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环境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合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

研究成果

2.1

发表论文

苏建平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消费导刊2012.3

《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教育科技2011.12.25。

胡长刚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胡长刚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读与写》2012年底10期

胡伶俐

刘正霞

2.2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

皓《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二等奖;

解秀锋《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二等奖。

2.3

2011年淮安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解秀锋《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以淮阴区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为例》二等奖

2.4

子课题研究报告

2.4.1

解秀锋《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研究报告

2.4.2

胡长刚《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研究报告

2.4.3

霞《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研究报告

2.4.4

苏建平《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研究报告

2.4.5

胡玲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研究报告

1.

《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预测其未来走向。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调查分析。各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现状与预测。

2.

《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

研究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出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3.

《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职业教育影响的主要因素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主要因素,弄清楚产业结构变化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本质关系。

推进城市化进程,对第三产业及就业的影响

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

研究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周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周期,寻找到产业和职业学校专业协调发展途径和策略。

5.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研究,得出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专业设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3

主要创新点

3.1

零距离贴近地方经济

研究范围为淮阴区,针对性强,样本数据相对精确,样本的代表性高,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

3.2

切入点符合地方形势

密切关注产业与专业的互动关系,既要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变化对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又要研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影响。

4

存在问题

4.1

样本数量还需要增加。缺少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权威发布渠道。

4.2

参与人员还需要增加。学校的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和四星级验收方面,课题研究方面的精力受到了侵扰。

4.3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适应性并未协调发展,外出就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应专业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品牌专业的品牌效应不明显。

5

重要变更

重新设定子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

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

淮阴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淮阴职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互动性研究

6

下一步计划

6.1

进一步研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6.2

进一步研究影响地方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6.3

对品牌专业的辐射作用。

7

可预期成果

7.1

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7.2

课题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对学校专业设置与计划调整发挥指导作用。

二、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完成或发

表时间

发表期刊

(刊名、期次)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苏建平

论文

2012.3

消费导刊

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

论文

2011.12.25

教育科技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

胡长刚

论文

《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论文

《读与写》2012年第10期

胡伶俐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胡长刚

论文

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

解秀锋

研究报告

2011.12.31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二等奖

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

研究报告

2011.12.31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二等奖

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

———以淮阴区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为例

解秀锋

论文

2011年淮安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刘正霞

主要成果的影响(理论、实践等价值),可加页。

1

理论价值:

1.1

通过研究,寻找到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支撑,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遵循的演变规律。

1.2

通过研究,明确了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设置中必须依据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3

明确了此次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向服务经济转型,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绿色科技产业逐渐兴起,生产工序和价值链的分工深化,人力资本成了企业竞争力的依托,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扩大。

1.4

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跟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

实践价值:

2.1

基本上把握了目前地方产业结构情况及“十二五”期间我区人才结构的“葱头型”发展趋势。便于从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学校影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2.2

课题研究从市场需求和学校办学基础两个角度对优化专业设置进行了探索,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以期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研究成果将对我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建设,对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800字左右(可加页)。

1

课题研究对象的范围重新界定

课题申请书中没有对研究的产业结构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进行范围界定,开题报告中界定的研究范围是淮安市,经专家建议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淮阴区,以缩小研究范围,针对性强,样本数据相对精确,样本的代表性高,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2

课题研究的主题重新确定

将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由《产业结构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研究》调整为《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缩小了研究的问题,将问题只限定于专业设置。

3

课题研究的问题重新确定

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的问题。突出强调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四、抽查意见

四、所在单位意见

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学校)由学校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五、受委托管理机构意见

一般课题:由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重点课题:由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意见,并上报

盖章*年*月*日

六、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仅供重点资助、重点自筹课题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

11

-

    以上《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