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李松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李松 本文关键词:新课标,点滴,体会,教材,李松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李松 本文简介: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姓名:李松职称:小教一级职务:教导主任手机:13683852856联系地址: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邮编:471003单位: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新的课程标准把新课标教材,即数学教科书的含义解释为:它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李松 本文内容: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

姓名

:李

职称

:小教一级

职务

:教导主任

手机

:13683852856

联系地址: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

邮编

:471003

单位

: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

在新课标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

新的课程标准把新课标教材,即数学教科书的含义解释为:它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教师在教课书的使用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教科书所反映的基本理念,充分重视教科书所反映的基本数学内容和方法。但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教师应当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社会环境特征,思维活动水平和数学教学条件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达到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目标。下面是我在使用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点滴体会。

一、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增加对比内容,明确新的认知内容。

本册教材把认识物体作为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之所以这样编排,教参是这样解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儿童并不陌生,……”我也认为这样编排学生肯定很快掌握。但出乎意料,在我第一次教学认识物体内容时却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了,但课后表现出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区分不清,不少人把长方体叫成长方形,正方体叫成正方形,球叫成圆,圆柱也叫成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些物体。调查后,我知道他们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而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平时虽然见得不少,但具体名称用得不多,因此易混淆。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

我就增加了它们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比内容,如让学生在看、摸、说,初步认识长方体的之后,出示长方形,说一说它们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这样教学下来,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二、结合本学段数学基本内容,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要点。

在本册教材中,解决问题题目大都以图画加叙述的方式呈现现实情境,让学生解决后,在方框中填入答案。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能填对结果,但当你让他列出算式时,却不能清晰表达。在本册教材108页有这样一题:一个长的衣架上左边挂了5件衣服,右边空着7个衣撑,旁边备注“原来有12件衣服”,问题是:取走了()件衣服?就出现下面的情况:有人列成12-5=7,这种算式的结果与所问问题是对应的,符合常理;但还有人列成12-7=5、5+7=12,曾经在一些数学杂志上看到过认为这两种列法也是正确的,因为12-7=5(7可以重读);因为5+7=12(7可以重读)所以右边有7件。是的,从因果关系上是没有错。但你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想的吗?以现在这种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老师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叫到跟前说一说怎样想的吗?不可能。并且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尤其在小学生刚入学这一阶段,更应该简单、清楚、明了,只是从大人的角度分析这也对,那也有道理,其实是让孩子混淆了加减法的含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当列12-7=5,或5+7=12,后面必须答上“右边有7件”,如果没有注明,老师就判错。而如果列:12-5=7,就直接判对。不知这样做对不对?我认为这样做不仅使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且促使学生对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真正理解。

三、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教材意图,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中对“解决问题”目标提出了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一些要求,并着重指出:“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目标层面上看,多元课程理念下的价值趋向更侧重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在教学教材126页总复习第10题时就是这样做的,题目是:看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去写算式,而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然后提问:“你从这幅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当学生一一回答出:“左边有10个小朋友,中间有2个小朋友,右边有2个小朋友”,“有4个男生,10个女生”,“左边的10个小朋友可以分成两排,一排5个人”等等数学信息后。我又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会列出算式解决吗?”学生思考后分别说出:

一共有多少人?10+2+2=14

4+10=14

左边有多少人?14-2-2=10

右边有多少人?14-10-2=2

中间有多少人?14-10-2=2

男生比女生少几人?10-4=6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不仅解决了问题,培养了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而且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也不会出现有的老师所说的学生拼凑算式的情况。

以上只是我在一年级教材使用中的点滴感受,可能还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总之,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大限度的促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