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bnqb《T恤的全球之旅》读书报告 本文关键词:之旅,报告,读书,全球,Dbnqb
0Dbnqb《T恤的全球之旅》读书报告 本文简介: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T恤的全球之旅》读书报告——政策、创新与中国制造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中国国民当然也有大国的风范,气度不凡。可是从另一角度
0Dbnqb《T恤的全球之旅》读书报告 本文内容: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T恤的全球之旅》读书报告
——政策、创新与中国制造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中国国民当然也有大国的风范,气度不凡。可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就是中庸,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之前从一些权威杂志和期刊的调查研究中也能看出来,中国人的思维创新能力几乎倒数。不是中国缺乏创新的能人,而是那些人都跑到国外去了,成为所谓的“美籍华人”,拿着绿卡,买的却是Made
in
China。我们没有资格去批评这些人,换成我估计也是这样,这与爱不爱国无关,而是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在国外。国内在某种程度上说,根本提供不了先进的实验室、雄厚的研发资金等等一些客观条件。我不是愤青,说的中国一无是处。中国不乏人才,只是无法留住人才。中国人勤俭节约,干死干活,也比不过别人的一项创新所带来的财富。
说到创新、革新,中国远比上其他国家,因为我们喜欢按部就班。记得有一则小幽默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产品缺乏创新能力,在其他更高价值的环节上,同样是丧失了话语权,总是处于竞争的弱势一方。
不管技术、制度的革新还是别的,都需要发达的经济作为支撑的保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养活十几亿人口,短时间之内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中国就从“基层”做起,很好地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成为了“世界工厂”,处在制造的漩涡里无法自拔。等同于日本的精益求精、美国的崇尚创新、法国的追求时尚、德国的完美主义等等,“中国制造”扬名世界了。
中国制造总是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获得价值最低,付出的代价却最大: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低下等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了,而我们却正在经历着。最简单的例子,一双NIKE鞋,中国制造仅仅赚取了几美分,而反过来,我们买一双却需要人民币1000元左右。
制造企业即使在现有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上,也需要控制、影响并拉紧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每个环节的资源配置,从而获得高价值,而不是分散、孤立地对待每个环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供应链整合。
美国人强调人权,有很多激进主义者,而中国人擅长中庸之道,所以很多时候往往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了也无动于衷。人的选择是最主观的因素,你说他受到压迫,受到剥削,人家还不乐意。至少他过得比以前好,或者说比他的前辈好,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做那些繁重枯燥的农活。农村的劳动力是解放了,但是背后的剩余价值剥削却更加肆无忌惮。纯朴的农民不知道企业家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所以,仅仅是在之前所谓的“万恶的旧社会”,工人革命的浪潮才会一浪高过一浪。
当美国政府为棉农进行补贴时,中国的农民还在为自己的土地挣扎,这就是差距。撇开国家的历史因素,政策是极为重要的支持手段。比如中国的“三农”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也是颇受重视,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因为中国抓紧时间“经济建设”去了,后来2000年又被重新提出来,一系列政策开始出台。再看看美国,诸多的棉农补贴措施和协议以及技术革新,一直延续至今,政府是强有力的后台和保障,甚至有时候还受制于这些团体。
中国,美国,两个同样地域辽阔的国家,一个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个却高喊资产阶级民主与自由;一个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却要充当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美国,类似两个小孩,一路吵吵闹闹,时好时坏,亲密起来无话不说,翻脸之后明争暗斗。中美关系一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却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进而不退。
美国打压、中国反打压,不断地贸易协商、谈判,等等,已经屡见不鲜。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史中笔墨最多最浓重的内容。敌对、冲突、矛盾、缓和、发展……所有形容外交关系的词语都在这里被一一体现。
服装、玩具、领带、打火机、皮鞋、钢材等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牵涉的经济利益很复杂,尽管这样,美国还是需要中国制造,却同时也要抵制中国制造。
经济全球化
必然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纠纷。
贸易壁垒措施是一种手段,只是出于国家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所以,尽管美国对纺织品有着复杂、庞大的壁垒措施,与我们摩擦不断,也怨不得他们,毕竟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太明显。产业转型并非易事,当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富裕”了好一批人。
由此可见,要出现“中国创造”的国家品牌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