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垃圾分类与处理活动方案

垃圾分类与处理活动方案 本文关键词:活动方案,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与处理活动方案 本文简介: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研究课题名称: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初一活动地点教室&社区一、课题背景、意义1、背景说明: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我们的家乡

垃圾分类与处理活动方案 本文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初一

活动地点

教室&社区

一、课题背景、意义

1、背景说明: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我们的家乡,我们居住的小区、村庄,还有我们的学校,都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园,我们应该都有责任去维护它的和谐和发展。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城市公害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发生量及其组成也有了很大变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课题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作点记录,为垃圾的来源、组成、分类及垃圾处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出谋划策。在研究了解的基础上树立环保的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通过观察,整理记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通过自主观察学习,拓展学习的空间,习得学习的新方法。

(3)了解垃圾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与危害,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迫切性。

(4)了解垃圾污染原因、知道垃圾处理的科学知识。能为垃圾处理工作提出建议,并出谋划策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于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有所了解。

2、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进行此项研究。

3、学生对垃圾的认识不深,对垃圾的处理只挂在口边上,没有实际的行动。

4、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教师出示社区垃圾现状的照片及图片资料,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出了“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一研究主题。在随后的活动中,指导学生自愿结合成研究小组,选出组长并围绕“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一主题,确定本组的选题,分别是城市垃圾的现状、垃圾的危害与价值、本社区垃圾的治理情况、本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各国对垃圾的处理方法等五个小主题,指导学生制定出研究计划;与此同时教师还积极联系社区居委会及垃圾处理中心相关人员,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本阶段所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活动,各小组按照研究计划,开展了调查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访问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居民、进行了垃圾有害环境的科学实验、实地考察了区高安屯垃圾处理中心、对垃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资料检索等研究实践活动;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做好了小组汇报的相关准备工作。活动中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和创新。在学生小组研究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制订了安全预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了首位;同时教师对学生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本阶段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这也本次主题活动的重点内容。

第三阶段

“交流与汇报”。

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视频首先回顾了前期的研究过程,梳理了研究思路,进而为进行交流与汇报做好准备。各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与信息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使信息资源得到了班内同学共享;通过交流与汇报,体现了学生前期的研究成果,也使学生对垃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要想科学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垃圾就要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在交流与讨论中又生成了新的研究问题,即: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本阶段要达成的目标是: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

在研究与实践阶段,教师安排了学生进行两次生活垃圾分类的探究活动。第一次分类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所带来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垃圾分类活动的同时探究垃圾分类的科学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标准的不统一给实际生活及垃圾的回收带来的种种不便与困难,从而引出对垃圾分类的标准;第二次垃圾分类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应用统一的标准,垃圾分类的快捷与便利。本阶段活动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认真、踏实地探究精神;形成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第四阶段

“拓展与延伸”

教师又引导学生将本次活动的收获、体会撰写成体验日记,制作了展板,使学生的研究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本次主题活动的成果,教师将与学生一起到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为了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本阶段活动所要完成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五、成果展示与交流

1.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小组研究、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活动准备

个人探究

合作精神

评价标准

2.撰写活动体验日记。学生根据自身参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的情况,写出自己的体验、感悟,内化活动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十分透彻,大部分的同学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理智地分析垃圾成因和源头,看清问题所在并尽快地去改变它,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垃圾,这是有关部门和每个人应该尽到的义务!思考和改变生产、消费理念,爱护珍惜和合理使用财务与资源,是低碳生活保护生存环境的要素。

六、总结反思

本次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因为活动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没有大包大揽学生的活动,而是通过精心地设计与组织、适当地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在调查、访问、考察中自主的进行活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学生通过自主进行选题、结合研究小组、实施研究等一系列活动,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社会;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

困惑与不足: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长期坚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是我们要面对的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而目前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因为各种原因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的处理,这也是困扰我们对垃圾处理能否做到科学无公害处理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此问题。在小组收集资料阶段,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对五个小组中个别小组的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吸取此活动的经验教训,组建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团队,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实践活动。

我相信这次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会成为这个时代出色的小主人。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