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1、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实验室开放实验

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

1、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

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

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实验材料及用品

1、

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

2、

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

3、

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

3、

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1)

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1、

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

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

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

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

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

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

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

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

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2、

体型

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

3、

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4、

鳍与鳍式

1)

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

偶鳍:胸鳍、腹鳍

鳍的结构

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

5、

侧线与鳞式

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

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

(2)

内部解剖与观察

解剖步骤

1、

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

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3、

将左侧体壁肌肉揭起,暴露心脏和内脏;拭净器官周围血迹及组织液,置于盛水解剖盘内观察。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免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被损坏。

4、

原位观察

(1)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1对鳃弓腹方为围心腔,内具心脏;

(2)

胸腹腔脊柱腹方为白色囊状鳔,前、后鳔室之间暗红色组织,为肾脏一部分。

(3)

鳔的腹方为长形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精巢,雌性为黄色卵巢;

(4)

胸腹腔腹侧盘曲管道为肠管;肠系膜上,具暗红色、散漫状分布肝胰脏;肠管和肝胰脏间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5、

生殖系统

(1)

生殖腺

雄性有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暗红色,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

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呈淡橙黄色,呈长带状,性成熟时微黄红色,呈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

(2)

生殖导管

生殖腺表膜向后延伸短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

6、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及肝胰脏、胆囊等。

(1)

食管

肠管前端接于食管,较端,其背侧有鳔管通入,以次为食管和肠分界点。

(2)

展开肠管,肠为体长2-3倍,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与

臀鳍基部前方。

(3)

胆囊

暗绿色椭圆型囊,位于肠管前端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

7、

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银白色,分前后2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

8、

排泄系统

(1)

肾脏

紧贴腹腔背壁中线两侧,1对,红褐色;

(2)

输尿管

每肾最宽处各通出1细管,即输尿管,沿腹腔背壁后行,在近末端处2管汇合通入膀

胱。

(3)

膀胱

输尿管汇合后扩大形成的囊,末端开口与泄殖窦。

9、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鳍间围心腔,1心室、2心房、静脉窦。

(1)

心室

淡红色,前端1白色圆锥小球体即动脉球,向前发出1条粗大的血管,即腹大动脉。

(2)

心房

位于心室背侧,暗红色,薄囊状。

(3)

静脉窦

位于心房背侧面,暗红色,壁薄,不易观察。

10、

口腔与咽

剪开口角,除掉腮盖,暴露口腔和腮。

(1)

口腔

由上、下颌包围而成,无齿,背壁有厚肌肉组成,表面有黏膜,腔底后半部具1不动的三

角形舌。

(2)

口腔后为咽,左右两侧具5对腮裂间为弓鳃,鳃裂间为鳃弓,5对。

11、

(1)

鳃弓

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5对。

(2)

鳃耙

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第1-4对鳃弓各有2行鳃耙,第1对鳃耙较长。

第5对鳃弓只有1行鳃耙。

(3)

鳃片

薄片状,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鳃丝两侧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1个鳃片称半鳃,同1

鳃弓上2个半鳃合称全鳃。

12、

从眼眶下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移去骨骼,用棉球吸去脊液,从脑背面观察。

(1)

端脑:大脑分左右半球,位于脑的前端,顶端伸出

1棒状嗅柄,末端为椭圆形嗅球;

(2)

中脑:位于端脑之后,较大;

(3)

小脑:位于中脑后方,为圆球形,光滑;

(4)

延脑:由1个面叶和1对迷走叶组成,延脑后部边窄,连接脊髓

4、

实验结果

1、

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

2、

根据观察标本编制鱼类检索表。

3、

根据观察,图示观察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4、

根据观察,图示内部解剖形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5、

思考与讨论

1、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

2、

身体形态与其生活环境有何适应关系?

3、

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

5、

如何快速识别不同类群的鱼类?

6、

总结鱼类解剖的合理步骤与解剖技巧。

实验结果:

鲫鱼的鳞式为28~30

=

5~6/6~7

鲫鱼的鳍式

D:Ⅳ-15~18,A:Ⅲ-5,P:1-14~15,V:1-8,C:20~21。

头长:6cm

吻长:2cm

眼径:0.8cm

体高:6.8cm

尾长:9.6cm

尾鳍长:5.2cm

体长:24cm

全长:29.2cm

1

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

鲫鱼

鲤形目

鲤科

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鲐鱼

鲈形目

鲭科

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跨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乌鳢

鲈形目

黑鱼体圆长,口大牙利,性凶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图案,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一对突出、发光的小眼,由于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鱼体色稍有差异。

昌扁鱼

昌扁鱼属于鲈形目,鲳科。

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初夏游向内海产卵,为食用经济鱼类。我国沿海都产。

鳙鱼

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小黄鱼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石首鱼科、黄鱼属

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鱼尾柄较短;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大黄鱼颌部具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6个小孔;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大黄鱼

硬骨鱼纲鲈形目

石首鱼科

黄鱼属。

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

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鲈鱼

鲈形目

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8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黄鳝

鳝鱼

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

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2

根据观察标本编制鱼类检索表

1(2)两颌具牙;一般具脂鳍

2(1)通常两颌无牙,具咽喉齿;无脂鳍.鲤形目

3(4)左右鳃孔在喉部相连为一;无偶鳍,奇鳍也不明显.合鳃目

4(3)左右鳃孔不相连;无腹鳍鳗鲡目

5(6)第二眶下骨不后延为一骨突,不与前鳃盖骨相连鲈形目

6(5)第二眶下骨后延为一骨突,与前鳃盖骨相连鲉形目

3

根据观察,图示观察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4

根据观察,图示内部解剖形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思考与讨论

1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

鱼类适应水生:体形,无颈分化,鳃,单循环。

(一)体形

1、身体由于栖息环境不同而形成各种形态

纺锤形:

栖息在水上层,快速持久游泳。

侧扁形:

栖息水中上层,游泳较慢,不敏捷,很少长距离迁移。

平扁形:栖息水底,行动迟缓。

棍棒形:底栖泥沙中,游泳能力较强。

2、

鱼类身体分为三部分:头

躯干

3、

(1)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和支持,称颌口类。动物可主动摄食增加了获食的机遇,可动颌为攻击、防御、营巢、求偶、钻洞、呼吸进水的工具。

触须

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

大小、位置与生活方式有关

双目并列

鲽形目成体两眼转向一侧。

眼退化

岩洞、地下生活种类

四眼鱼

眼上下两部分结构不一样,功能不同,分别适于水、陆观察。

鼻孔

一对位于吻背面,每个鼻孔由瓣膜分隔为前鼻孔和后鼻孔。水由前孔进入到嗅,然后由后孔流出。有的鱼有口鼻沟连接鼻孔和口脚。有的鱼有内鼻孔。

鳃盖

硬骨鱼头后侧有一骨质鳃盖,后缘附生鳃盖膜。

软骨鱼鳃裂直接开口体表,许多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眼后方有一对喷水孔,实际为颌弓

和舌弓间的退化鳃裂,孔前壁有退化鳃的痕迹。于在水底呼吸时,水由喷水孔进入以避

免泥沙由口进入损伤鳃丝。

鳍:奇鳍和偶鳍,鳍膜内有鳍条支持。

背鳍:位于背部中线上,大小、形态、数目因种而异。功能:维持身体平衡。

臀鳍: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形态、数目因种而异。功能: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尾鳍:位于尾部,鱼运动时起舵和推动作用。

胸鳍:在头后方,相当前肢,平衡身体,控制运动方向。

腹鳍:位于腹中线两侧,相当后肢。辅助身体升降,转弯。

侧线:躯干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侧线为感觉器官。

(二)骨骼系统特点:

脊柱代替脊索成为身体中轴。

脊椎骨分化为躯干椎和尾椎。

椎体双凹型,凹内有残留脊索。

头骨形成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连接方式为舌接式。骨块较多,愈合少。

成对附肢骨出现,支持鳍运动。但未与中轴骨相连。

软骨鱼类骨骼为软骨,硬骨鱼类骨骼为硬骨,但骨化程度不同。

软骨鱼的齿:

单峰齿

锋利,有利于捕食大型鱼类和哺乳动物。

三峰齿、多峰齿

适于摄取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小型鱼。

梳状齿、切齿

适于切割食物,主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颗粒状齿

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

硬骨鱼的齿:

犬状齿:快速游泳的鱼,利于捕捉食物。

门齿状齿:缓慢游泳的肉食性鱼,利于从岩石上取食。

臼齿状:用于磨碎贝类和甲壳类的硬壳等坚硬食物。

梳状、绒毛状:用于从岩石上舐刮藻类。

鲤形目第五对鳃弓特化为咽喉齿,其形状、数目、排类方式为分类依据。

鱼类的舌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上皮细胞多层,有杯状细胞和味蕾。少数鱼的舌退化或无舌。有的鱼舌表面有绒毛状齿。

鳃耙

鳃弓内侧面附生的两排稍坚硬的突出物,为滤食器官亦可保护鳃丝。前缘有味蕾。鳃耙数目、形状与食性有关。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鳃耙发达,细长稠密。肉食性鱼类的鳃耙粗短。

板鳃类无鳃耙。

2、鳔的功能

(1)调节身体比重

(2)呼吸作用,如肺鱼。

(3)感觉作用,鲤形目鱼类的鳔经韦伯氏器与内耳相连,当外界压力变化时经鳔、韦伯氏器传入内耳,感受高频声波,鲤形目为7000—10000赫兹,一般的鱼为2000—3000赫兹。

(4)发生作用:鳔管放气发声,如鲤科鱼类,鳗鲡等。肌肉摩擦使鳔发声,如大黄鱼、小黄鱼鳔外鼓肌收缩使鳔发声。骨骼摩擦发声,如匙骨和后匙骨、咽齿之间、胸鳍棘与肩带的摩擦等,鳔可将声音放大。

(三)辅助呼吸器官

1、

皮肤

皮肤表面布满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如鳗鲡,鲶,鲤,鲫。皮肤呼吸容量占总呼吸量17-30%。

2、口咽腔粘膜

口咽腔奶耨腭管丰富,有许多乳头突起。

如黄鳝鳃退化靠此方式呼吸,电鳗,鰕虎鱼科。

3、肠管

肠管壁薄,血管丰富。如泥鳅夏季不摄食,肠上皮变为扁平上皮,细胞间出现血管淋巴,吞入空气在肠内完成气体交换,剩余空气和二氧化碳从肛门排出。

4、鳃上器官

生长在鳃弓上方的辅助呼吸器官,由鳃弓的一部分特化而成。胡子鲇第1-4鳃弓的脚鳃骨后部及上鳃骨上有由鳃丝变化而成的膜状结构,连成一片包在鳃上器官的前方与下方使之与鳃腔分隔开。乌鳢鳃腔前背方有由第一鳃弓的上鳃骨和舌颌骨内面的骨质突构成二个耳状和三角形突起,外覆粘膜。

5、气囊:合鳃目的双肺鱼每侧鳃腔顶壁上有一气囊,气囊上皮有许多微血管及退化鳃丝形成的呼吸小岛,具呼吸作用。

(四)鱼类循环系统特点:

(1)心脏一心房一心室,软骨鱼有动脉圆锥,硬骨鱼有动脉球,单循环。

(2)动脉系:出鳃动脉,背大动脉根,背大动脉。

(3)静脉系:前主静脉2,后主静脉2。侧腹静脉2,总主静脉2,肝静脉1,肾门静脉2(发达),体静脉。

2

身体形态与其生活环境有何适应关系?

一,体型:梭型,流线型外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的阻力,便于活动。

二,体表粘膜及鱼鳞:减小阻力。

三,用鳃呼吸,可以在水中(氧分压比较低的环境)中摄取氧气。

四,鱼鳔:可以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浮沉。

五,鳍:强健的鳍和对应的肌肉群,使它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包括前进,后退,保持身体平衡等。

六,身体侧线:一种感受器可以探知水深。

七,鱼的泌尿系统:调节自身在水中的水盐平衡。使自身适应淡水或者海水的环境,不至于使身体出现脱水或者盐中毒。

八,循环系统,单循环,便于输送养分和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3

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鱼鳔的主要用处不是呼吸,鱼靠鱼鳔来调节它们的比重,通过鱼鳔它们可以不用运动就缓慢上升或下降,大部分硬骨鱼类皆有鱼鳔这个调节浮力的器官。鱼鳔本来是肠的一个扩充,有些鱼如鲤鱼的鱼鳔还和它的肠相连,其它的鱼如鲈鱼的鱼鳔已经和肠完全分开了。假如一条鱼要减轻它的比重的话,它将血液中溶解的气体释放到鱼鳔中去,有些鱼使用鱼鳔中一个血管很多的地方(Oval)来充气,其它鱼通过肠和一个连接肠和鱼鳔的管道(ductus

pneumaticus)。通过同样的方式鱼也可以将气体重新溶入血液中来加大它们的比重。鳔也可以做为发声共鸣的器官。

软骨鱼类、一些在水底生活的鱼和专长快游的硬骨鱼没有鱼鳔,它们假如不运动的话就会沉到水底。

4

如何快速识别不同类群的鱼类?

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两大系,可以从它们的形态特征来识别不同鱼类.

软骨鱼

①终生无硬骨,内骨骼由软骨构成。

②体表大都被楯鳞。

③鳃间隔发达,无鳃盖。

④歪型尾鳍。本系共分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硬骨鱼

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

②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少数种类退化无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

③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从鳃裂流出的水,经鳃盖后缘排走,多数有鳔。

④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

⑤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在发育中有变态。

鱼类还可分无颌和有颌两大类。

无颌类

脊椎呈圆柱状,终身存在,无上下颌。起源于内胚层的鳃呈囊状,故又名囊鳃类;脑发达,一般具10对脑神经;有成对的视觉器和听觉器。内耳具1或2个半规管。有心脏,血液红色;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偶鳍发育不全,有的古生骨甲鱼类具胸鳍。

有颌类

具上下颌。多数具胸鳍和腹鳍;内骨骼发达,成体脊索退化,具脊椎,很少具骨质外骨骼。内耳具3个半规管。鳃由外胚层组织形成。由盾皮鱼纲、软骨鱼纲、棘鱼纲及硬骨鱼纲组成。其中盾皮鱼纲和棘鱼纲只有化石种类。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栖息于低纬度海区,个别种类栖于淡水。

5

总结鱼类解剖的合理步骤与解剖技。

取活鱼放在40度温水中处死,5分钟后取出放在解剖盘里;使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第一剪)之后,再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第二剪),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第三剪),除去左侧体壁,即可观察。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