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认知,现代建筑,实习报告

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实习报告题目:现代建筑认知实习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2013年9月10日建筑认知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通过参观不同代表性建筑,体验空间体量,感受设计氛围。通过分析所参观的建筑,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尺度感和空间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学建立新的起点;可以了解各类建筑的发展状况,了解

现代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实习报告

目:

现代建筑认知实习

位:

间:

名:

号:

系:

业:

2013年

9

月10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不同代表性建筑,体验空间体量,感受设计氛围。通过分析所参观的建筑,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尺度感和空间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学建立新的起点;可以了解各类建筑的发展状况,了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定一个目标。同时,通过参观不同风格的建筑,体会不同建筑之间的区别,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风格。

2、

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参观内容:

1、居住建筑2、园林景观建筑3、文教类建4、商业建筑5、展览建筑6、体育建筑

(二)参观要求:

1、了解对象的总体环境、景观及建筑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

2、分析对象的质地及色彩;

3、

部分建筑进行结构上的分析;

4、

对欣赏的建筑的具体认识及手绘表现。

3、

实习时间及具体行程安排

(一)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自

2013年6月28日至2011年7月6日

(2)

实习行程

2013.6.28

合肥

琥珀山庄

2013.6.29

合肥

包河公园、徽园

2013.6.30

、1

合肥

安徽省图书馆-历史

2013.7.2

合肥

百大CBD购物中心

2013.7.3、4

合肥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合肥博物院

亚明艺术馆

2013.7.5

合肥

合肥城隍庙

2013.7.6

合肥

合肥市体育中心

4、

实习收获及总结

琥珀山庄

琥珀山庄规划占地5O公顷,总建筑面积5O万平方米,由南村、北村、东村、西

村、花园村、中村六个部分组成。现已竣工的琥珀南村、北村、花园村,建筑面积32万平

方米,分普及型、小康型、舒适型住宅等18个系列,采用因地制宜、随坡就势的方法并借鉴皖南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营”的建筑风格,将传统性、地方性和现代性融为一体,具有新徽派建筑特色,恰似玉宇琼楼.琉璃世界。商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布置在南侧下沉式广场周围,与环城公园连成一片。住宅组团基本上布置在高畅地段。向阳坡地布置迭落式住宅,各单元相互错开,层层迭落,配以石阶、假山和绿化,既妥善解决了高差,又丰富了小区景观。小区北侧保留了原有的水塘,又添建了假山、石凳、曲桥、亭台等,作为小区的游园。住宅单体设计着意于反映地方风貌,采用红顶白墙、坡屋面,典雅而质朴,具有皖南民居的风味。

在3万多棵郁郁葱葱树木掩映下的琥珀山庄,还建有配套设施38项,不但有商店、邮政、车库、小学、幼儿园、中老年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而且有污水处理厂、立交桥、中心湖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游憩环境,被誉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式住宅小区。1994年荣获国家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综合“金牌奖”和全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以及规划、设计、工程质量、科技进步四个单项一等奖。1995年竣工的琥珀花园村又以其环境幽雅、建筑秀美,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

琥珀山庄虽然突破了传统居住区布置的“四菜一汤“的模式,但是建筑的摆放类型过于单一,基本上是成行成排摆放,这种布置方式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了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但是如此大范围的使用这种布置手法,给人造成一种单调呆板的感觉,并且很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

包河公园

在城东南的旧城墙外侧,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风景区内还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这一名胜古迹流芳百世,万民敬仰。

明嘉靖年间,在包公幼年读书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训》及包氏家谱等展品。祠东六角亭有井一口,传说贪官污吏喝了井水头痛难忍,故名“廉泉”。包河东南占地3公顷的松柏丛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孙的墓园。

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青天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整个风景区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湖面波光涟漪,游艇荡漾;两岸垂柳婆娑,嘉木葱茏,是人们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好去处。

安徽省图书馆-历史

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后因战乱,几度迁移。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4月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馆址在合肥逍遥津公园西侧),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1962年12月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达6345平方米。1981年建成七层书库大楼,建筑面积增至13900平方米。1998年10月,在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2001年10月,2.3万平方米的新馆扩建工程竣工。2002年12月原主楼修缮工程竣工。

安徽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建筑群分四个区域,即主楼、东楼、西楼和书库楼,坐北朝南,东西楼与主楼相连,呈“工”字形,书库楼东、西、中部与之相连及呼应,局部楼高24米。

主楼于1958年兴建,面积6345平方米,设计理念为中、俄两种建筑特色的结合,外立面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砖木结构,中轴对称,重檐歇山式屋面。内部结构具有俄式建筑特点,长廊式办公型布局,局部框架结构。书库楼建于1973年,面积7600余平方米,外观呈“火柴盒”形状,内部为框架结构;2005年进行内外部改造,其外观风格与主体建筑相统一。

东、西楼为扩建工程,始建于1998年,竣工于2002年,200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面积23000多平方米,仿照主楼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扩建,内部结构按照现代图书馆建筑理念进行设计、建设,7.5×7.5(米)网状框架结构,层高4.2至4.4米,具有开放式借阅一体化功能。

该馆设计藏书420万册,配备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卫星通信接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系统。

百大CBD购物中心

百大CBD购物中心是合肥百大集团倾力打造的现代百货店,是合肥CBD中央广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是安徽省最大单体商场,2006年元月21日开业。

百大CBD购物中心所在的合肥CBD中央广场,地处合肥市三孝口商业中心,面向合肥市商业中心中轴线长江路,占地面积141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630平方米,是一座集现代百货商场、高档住宅、酒店式商务公寓、甲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商业建筑群,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提供办公、餐饮、购物、住宿等全方位服务,以先进的服务理念、高标准的配套设施领先市场。作为合肥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首席形象建筑工程,合肥的城市名片,一个城市只有一个CBD。

百大CBD购物中心,

“回”字型的卖场,流线型的商场灯光设计,使顾客员工分流,营造出“简约、时尚、人性化”的舒适感觉。首创一站式客户服务模式,退换货受理、投诉受理、建议受理一站式解决,彻底免去以往投诉沉繁程序,全心为顾客打造理想购物空间,实现商家、商场、顾客完美共赢。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

提起国际会展中心,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地处金寨路上,而且一些大的商业机构都在会展中心旁,如农行,沟通100,易初莲花,明珠广场。每年在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性展览多达几十次,不仅给合肥增长了名气,也给合肥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每当听说有大型展览在会展中心举办时,我都暗自高兴。据说它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展览中心,专为它而架设的天桥也号称亚洲最大的天桥。中心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它庞大的体型得益于大跨度桁架结构(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的发展,它倾斜的立面及造型酷似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可能是模仿的。

会展中心建设标准和服务功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大型国际性会议、展览会、展销会的基本要求。其中会议部分包括能容纳1500人会议或1000人宴会的大型多功能厅、具有五种同声翻译系统的320座会议厅、具有两种同声翻译系统的186座会议厅以及多个小型会议室、贵宾室、商务洽谈室、休息室等。展览部分拥有可设置2500个标准展位的五个室内展厅和20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场。另设有商务中心、中西餐厅、地下停车场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总体设计通过国际招标,由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承当,建筑整体简洁流畅、气势恢弘,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于2002年9月初投入试运营。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安徽汽车展”、“2002年中国·合肥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第二届中国

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第二届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交流交易会”、“首届全国徽商大会”等55次大型国际国内展览会和“中日长江中下游-阪神·神户地区区域合作第四次(合肥)会议”、“WTA(世界科技城市联盟)执委会第八次(合肥)会议”,“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等多次国际国内会议。但是对于外部交通,让我感觉失望的是,明明已经看见会展中心了,可是大门统统被栅栏围住,我们从它的一角沿着马路转到另一角才找到大门入口,这样的做法让我们不满,它的大门平时开放的数目太少了,而且分布不均匀。当我们走进会展中心内部时,发现内部巨大的空间被分成一个个小格子,每个展台都不是很大,它的地下室层高很矮,我们站在里面伸手即可碰到天花板,不知道在里面就餐的人感觉如何。连接一层和二层的楼梯没有踢面,无色玻璃作为护栏,在上楼梯时感觉不安全,下楼梯时就好多了。二层的休息区感觉阴暗,尤其冬季会显得十分寒冷,虽然装修得很豪华,可是无法自然采光,简直称得上屋中屋或黑屋子

合肥城隍庙

道教庙宇。在安徽省合肥市内。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大殿高5丈余,殿顶立一锡葫芦,戏楼高约3米,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是演戏娱神之处;整个庙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昔为合肥著名道教庙宇之一。城隍庙市场和淮河路步行街有一个共同点:人流量特别大,很拥挤,很繁荣。城隍庙成就过合肥的一个商业神话,令许多白手起家的寻常人,在“一夜之间”崛起为这个城市第一代的“万元户”,无限的发展商机,令城隍庙成为了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天堂,城隍庙市场于1986年建成,整体为徽派仿古建筑。淮河路步行街长约960米,宽约22米,是坐落着李鸿章故居、明教寺等文化遗产的合肥最繁华街道之一,步行街保留了古代商业街的特色。

徽园浓缩了安徽省各个市的名胜,建于1999年,其大门很有气势,其五根花冠状的大圆柱是代表建国五十周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顶上盛开的五个玻璃球便有硕果累累之意,里面的景物可能由于新建没多久,所以未免显得有些简单,令人稍有失望之感。当然里面的假山和徽派建筑还是值得一看的。

亚明艺术馆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艺术馆,由建筑师王绍森设计,继承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又有独创之处,立面窗户上的蓝色线条尤其令我称绝,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没能进去,艺术馆后院为江南园林建筑,为亚明先生创作研究和生活住址。

合肥市体育中心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体育中心,其轴线与市政府大楼的轴线重合,建筑造型形奇特,主场馆呈圆形,两边分别是体育馆和游泳馆,这两个馆形状相似,呈不规则多面体状。无论是地面广场还是架空广场面积都很大,平时没活动的时候,这里显得十分空旷,据说举办体育活动时又会十分拥挤。傍晚站在架空广场上远望,你会发现城市轮廓线高低错落很有趣味。

安徽省博物馆

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0米。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外墙立面采用青铜纹理建材,体现厚重的文化历史,内表面为木质衬里,温暖而人性化,中庭内面采用晶莹剔透的玻璃做幕墙,具有一定的现代感。场地与空间的关节处点缀了深邃的竹海、静谧的水池、精雕的长廊、徽州牌坊的入口框景等,彰显了安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

立意

提及“安徽”,建筑师也许立刻会在脑海中唤起徽州群山叠翠中白墙黑瓦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的印象,但是随着对安徽地域文化背景的逐渐深入的调研与认识,我们发现最初的印象远不足以涵盖这个人文地理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安徽在区位的过渡特征与文化的多元构成引起我们的注意与兴趣: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处在我国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过渡区位,其地理范围从北至南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等不同的地区组成。地域文化丰富多元:徽风皖韵、建安风骨、老庄哲学、江南风光、黄梅戏曲、革命老区并存,难以局部片面地去理解和概括。基于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与理解,结合对建筑基地与城市环境的思考,设计定位逐步清晰:

新馆设计应该强调整体性与概括力,避免陷于具体文化符号。安徽的文化性格兼具北方的雄浑敦厚和南方的温文秀雅,新馆的品相应该呈现端庄厚重、方正平直而又雅致通透、内涵丰富的标志性形象。通过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空间、材质、构成等现代建筑本体语言,来传达地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体现对地域文化理解的时代精神和新型的现代博物展览空间观念,关注公共空间与展览空间相互关系的营造,创造新鲜的观展体验。最终,设计立意构思确定为—四水归堂、五方相连。

空间构成

整体空间布局清晰地分成3

个圈层,而立体构成的手法又生成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公共空间系统。“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庭院在安徽传统建筑文化中,具有中心突出的位置。

取意“四水归堂”,建筑核心部位形成向天开敞的公共大厅,其空间通过一系列转折勾连、错动交叠的通高片墙进行多样化的限定。类似于一个立体的徽州村落,片墙的引导使共大厅联动着一系列大、中、小空间与“巷道”,自动扶梯就布置在片墙夹持、天光引导的“窄巷”中,环绕盘旋到达各层空间。外围的两个圈层是交缠联动的虚实体量。展厅是一系列连续转折的实体体量,构成一个四面通透的方体,确定建筑的基本外轮廓。

实体外表面覆盖的纹理抽象于镇馆之宝楚大鼎鼎身的兽面纹,突出远古青铜器般厚重雄浑的分量感;实体

通透部位切开的内表面覆盖木质墙板,通感于徽派建筑内部的大小木作界面,雅致亲切。外表面与切开面的分别处理带来重与轻、粗粝与细致、冷峻与温暖等感受的对比统一,暗示地域文化蕴含不同质感的多样基因。实体内部就是展厅空间。实体展厅构成了博物馆的历史、实物、沉静、幽暗、有待观众发现的一面。展厅之间通透的部分形成连续转折的虚体体量,成为活跃流动的公共空间系统,开敞通透的玻璃界面之内坡道穿梭,平台交错,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时常能看到四周的外部景观,人们的穿行活动也成为相互之间的展示,现代观展空间的开放性、透明性以及交流互动的特色在这里充分展现。虚体空间引导观众在实体展厅内外穿行,参观体验,虚体展示着实体。虚体空间内侧的环廊结合平台、连桥、挑台等建筑元素,

与“四水归堂”大厅取得半开半合、柳暗花明的多样化联系,有时是连桥飞跃,有时是平台眺望,有时又是隔着镂花窗隐约可见,形成一个从核心空间向四面伸展,沟通上空与四方

外界的“五方相连”的公共空间系统。场地布局新馆所在的文博园位于新城区,针对这里的城市环境特征,考虑新馆中心标志性建筑的定位,结合建筑的空间构思特色,设计选择了方形而整体的建筑体量。4

个立面忠实表达了空间构成方式,形成可展开的虚实相间的连续整体,一气呵成的立体构成手法在大尺度的新区场地中显示出城市密集区域的建筑难以展现的力量,静态方正轮廓与动态立体构成的有机统一,无论在车行远观还是步行

近观的尺度下,都呈现出鲜明、独特的标志性形象。方形体量在西面、西南、西北3

面落地,在主入口的东面架空悬挑,而紧贴地面的低平基座则从东面嵌入主体建筑之

中,并向东伸出主引桥,结合由东至西的文博园广场、桥头广场、竹海、水面、入口平台等场地景观要素,形成从城市走向博物馆的纵深序列。这种空间与心理上层层渐进的仪式感、有意延长的期待感,借鉴了绕过山边,经过村头、水口、樟树、拱桥,逐步走向一个徽州村落的体验。引桥南面保留了基地原有的小山坡,建筑基座相应在引桥北面伸出平台和

片墙,形成建筑与景观的有机呼应关系。主体建筑南面次入口也设置了折形的小引桥,加强了建筑体量锚固于场地上的效果。基座与引桥一律采用中性亚光的灰调材质。

总的来说,这次认知实习与上学期的宏村写生颇有相似,来合肥两年多了,只在这一周多才真正把合肥东南西北给转了遍,自然收获不少,快乐也不少!

实习周记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实习地点

合肥部分知名建筑

实习项目

现代建筑认知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自2013

年6月28日

至2013年

7月

6日

实习内容

参观不同代表性建筑,体验空间体量,感受设计氛围。通过分析所参观的建筑,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尺度感和空间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学建立新的起点;可以了解各类建筑的发展状况,了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定一个目标。同时,通过参观不同风格的建筑,体会不同建筑之间的区别,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风格。

实习体会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在合肥这一个多星期的实习经历,我认为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多实践,光有理论或是实践都是不行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收获更多。其中1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2丰富的实践经验

3良好的交际能力

4严谨的工作态度

5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6善于观察和提出问题

备注

实习周记属于实习作业的组成部分(可附页)。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成绩评定:

二级学院:(签章)*年*月*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