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本文关键词:农业大学,河南,数字化,工程项目,示范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本文简介: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12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一、项目进展状况(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建设目标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数字化校园网是指全面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以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本文内容: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

2006年12月27日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进展报

一、项目进展状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1、建设目标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

数字化校园网是指全面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以及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为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我校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部分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和智能化。今后5年,将继续努力,加强投入,力争建成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建数字化虚拟空间,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2、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

(1)、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校园网扩建升级工程

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的覆盖率,完成未进行综合布线楼宇入网,使全校绝大多数楼宇接入校园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无线数字化校园工程

利用不少于30个无线接入点,实现全校区的无线覆盖,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线上网,完成网上办公、科研、学习,完善数字化校园内涵

(2)、信息资源建设

在已有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扩充各种信息资源库,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实现信息资源的安全、高效、共享。大力开发多媒体课件,完善课件与素材库建设。

(3)、校园网数字化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语音、传真、邮件服务,解决用户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得到所需数据信息的服务需求;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作为全部数字校园用户的统一管理部分,可极大提高相关管理效率,扩展应用系统底层空间;视频点播(VOD)系统,作为适应高带宽网络传输的应用基础,可以有效的配合学校广泛开展网上会议、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等具体应用;证书授权系统,提供新一代网络安全的身份认证基础,保证用户之间在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负责网上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电子公正、安全电子邮件等服务。

(4)网络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工程

包括:网上教务管理、网上考试、网上智能答疑、网上备课、网上批改作业、网上讨论等系统。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待具有一定条件后开展虚拟现实研究、开发与应用。

·建立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包括建立文书生成、传递、管理系统;数字档案系统;学校动态信息服务系统;网络会议和会议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办公自动化,初步实现数字化校园、虚拟大学建设。

(5)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建设工程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平台。联合学校各部门继续加强远程教育项目投入,扩大远程教育影响,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实际需要的远程教育之路。

(6)校园一卡通服务系统工程

实现电子学生证、餐卡、上机卡、借书卡等的高度统一,实现校园内各类消费;可以实现个人身份认证;可以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链接,实现学生、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查询,以及领导宏观管理的综合查询等。真正地实现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标。真正实现校园生活的电子化、数字化。

3、项目组成员

·机构情况

机构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人

崔保安

机构人员数

15人

管理人员数

5人

技术人员数

10人

主要职能:

负责该项工程的全面建设和实施,包括项目设计和论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以及项目的验收和评估等工作。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年龄

单位

职务职称

专业特长

主要分工

崔保安

55

河南农业大学

校长、教授、博导

管理

总负责、总协调

尹新明

37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处长、教授

管理

管理、协调、调研

马新民

43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

管理

组织、协调、调研

许科红

43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工作处

处长、教授

管理

管理、协调、调研

李福超

39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副教授

网络、数据库开发

方案设计、论证和组织实施

陶建民

41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

管理

管理、协调、调研

魏克明

45

河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高级实验师

教育技术、课件制作

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多媒体课件

牛根义

40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副馆长

管理、数字化图书馆

管理、协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席磊

35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院计算机系

讲师、硕士

网络设计、数据库开发

方案设计、技术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

王栋

26

河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副主任、工程师

网络建设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方案设计、技术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软件系统的应用与维护、远程教育平台设计与开发

顿文涛

24

河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助理工程师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应用软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远程教育平台设计与开发

李金鹏

23

河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助理工程师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方案设计、技术支持、远程教育平台设计与开发

(二)

资金投入情况

实施内容名称

计划投入额度

投入时间

主要用途

资金使用情况

完成情况

数字化校园工程项目调研论证设计初步方案

10万元

2006年1月-3月

咨询、论证

已完成

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150万元

2006年7月-2006年12月

项目实施

210万

已完成

校园网数字化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建设

50万元

2007年9月-2007年12月

项目实施

80万

正在实施

网络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190万元

2007年1月-2007年8月

项目实施

计划投入100万

已列入计划

校园一卡通服务系统工程

100万元

2007年9月-2007年12月

项目实施

计划投入500万

已列入计划

(三)项目完成情况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部分项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除上述投资项目已经完成以外,购买的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已在校园网上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部分应用系统,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这项工作。

不过在我们申请建设的项目中,目前因设备、人员等各种原因无线数字化校园工程和校园“一卡通”项目还未完成,但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其他已基本完成。

(四)建设成果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学校校园网经过六年多建设,已实现了教学区各院部、处室计算机连网,信息点数量达3100个。2004年7月又进行了家属区宽带网的建设,实现了三个家属区的全面网络接入。目前,全校信息点总数近5000个,光纤通达

83

座楼,30多公里,入网计算机近3000台。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的20个多媒体教室全部联网。全校的微机开放实验室(合计有微机1200台)也都联入了校园网。

我校同时承担了河南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郑州北区中心节点运行管理工作,负责郑州北区数十所大专院校CERNET的连接。北区中心节点至教育网河南中心节点的连接带宽为2.5G。

今年第四季度,河南农业大学在继续推进校园网络有线覆盖的同时,将通过无线接入等多种方式的补充,建设无处不在的校园网,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能得以实现。同时大力推进应用系统建设,为多媒体等各种网上应用提供传输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存储空间。建设和完善校园内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安全的网络服务提供基础平台。

2、网络应用及网络资源建设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全面启用

2005年我校全面启用新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可实现以下管理功能:

教务管理:用户管理、公共代码、课程管理、教学计划、选课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毕业审查、注册管理、收费管理等

排课管理:录入开课任务书,根据教学计划与全校教室资源排课等

WEB:学生网上选课,老师网上录入成绩,学生网上查询课程与成绩情况等。

基本实现了学生的注册收费、学籍管理、奖、勤、助、贷、惩、保管理、培养计划管理、自动排课、学生选课、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就业管理以及校友信息等的一整套管理信息系统。最近学校开发了完全学分制选课系统,建设了选课中心,以配合我校在新生中实行完全意义的学分制。这个系统适用于我校一年级完全学分制和二、三、四年级学年学分制两种教学模式,系统实现了网上选课、计算机排课、计算机调整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上选课程、选教师、选时间,查询培养计划、查询全校开课情况、查询选课结果和学生个人课程表,经上千名学生选课实战考验,达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这种把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两种教学模式融为一体的系统,对处于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高校,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近年来我校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网上收发文、传递领导批示、公文分发、通知、法律法规查询、各种表格下载等。OA系统成为校务公开、网络办公的重要平台。

3、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和精品课程开发平台系统,网上课程已超过100门

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管理、老师管理、课件管理和课件开发。在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中,包括教程、讨论、作业、备课、邮件等功能。学生可以注册、学习、讨论、完成作业和自测等基本功能,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浏览老师的电子教案和课件,进行网上答疑、网上讨论和网上作业提交。

老师可以将本课程的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班级中,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同样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网上答疑、网上批发作业,并且可以在网上发布通知和公告。老师可以自主上传课件,同时可以对课件的浏览范围进行控制。

4、数字图书馆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集成系统和信息检索网络系统,并通过千兆校园网联入Cernet和Internet。其基本功能为:一是实现图书馆采编、流通、信息咨询、期刊管理等业务环节及办公的自动化,二是实现信息资源检索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提供全文数据库检索服务以及在线电子图书阅读;三是实现读者电子信息检索培训的网络化。

资源建设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兼有经济、理工、人文、社科等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在1992年进行的全国文献资源布局调查中,我馆农业科学文献收藏量排名全国第五、生物科学文献收藏量排名第十。特别是近几年,将电子化、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到目前为止本馆共购买了8个大型数据库,即: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含5690种中文期刊全文)、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系统(含11万册电子图书全文)、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含49230册论文全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含学术会议论文全文100033万篇)、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外文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另外还有两种外文全文数据库:AGRICOLA(含129种外文期刊的全文)和SPRINGER(含500多种外文期刊的全文)

积极参加各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加入了Calis全国联合编目服务中心,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合作,为读者开展代查、代检服务,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项目建设的农学文献中心(该中心为河南省高校四个分中心之一,目前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

5、网络安全系统

服务器网段使用硬件防火墙,购置了一套蓝锐网络版,设立专门的防病毒服务器,在全校进行部署,统一防毒。家属区用户上网采用用户上网认证系统,基于802.1X上网认证。所有用户上网的内容由绿信互联网访问管理系统统一监督和过滤。建立了网络运行监控系统,从信息流量到设备状态及服务状态,进行全面监控。

6、建立了视频点播服务

我校建立了曙光视频服务系统,可以把优秀的视频教学片源、其他视频资源以及教学录像片统一管理,供广大的师生员工点播。丰富了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7、FTP站点资源丰富

我校建立的FTP站点,内容丰富,涵盖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软件、多媒体素材、工具软件、教学资源、电子教材、驱动程序等内容,可以满足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8、建立招生就业专题网站

为方便学生报考我校以及为我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架起网上联系的桥梁,我们建设了招生网站和就业网站。招生网站中心包括招生信息、学生成绩查询、录取查询、在线咨询等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包括就业公告、就业新闻、报出信息、学子自荐栏目,为毕业生和各用人单位建立了双向交流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在这里发布自己的信息,并可进行交流。

9、电子邮件系统

我校电子邮件系统可以为师生员工提供电子邮件信箱,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网络存储,电子邮件空间和网络存储空间按所需分配,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0、数字财务系统

为了及时、准确地向校内各单位及个人提供有关财务信息,我校引进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高校数字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起综合财务信息平台,实现了部门和个人财务信息网上查询。内容包括部门项目经费、部门借款情况、部门工资、学生缴费、学生欠费信息以及个人项目经费、个人借款、个人报销情况、个人工资和住房公积金查询,同时开通了个人工资电话语音查询功能。

11、科技服务:科教富民网

为了贯彻中央有关农业政策精神,充分发挥我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三农”,我校以方城、南召、新野三县九乡为试点启动“科教富民行动计划”。该计划是我校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新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我校优势,把科技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利器;同时也是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一个很好途径。“科教富民行动计划”有助于探索和建立农业大学如何更好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探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学校与社会有效沟通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教富民行动计划”和选派干部到基层工作更是为了把桥搭好,做到“反馈渠道畅通,服务渠道畅通,协调渠道畅通”,以机制创新为中心,以服务效果为宗旨,以特色项目为手段,将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为当地提供科技、教育、人才服务,从而达到良好效果。科教富民行动计划网就是本着上述精神建设起来的,真正做到了“走在科技前沿,引领科教富民”。

(五)

特色和创新

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和需求、应用紧密相连的,校领导对校园网的建设十分重视,积极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实际需求,把校园网建成省内乃至国内一流水平,而网络应用也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从一般的Internet应用到校园Intranet应用,几乎无所不包,归纳起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为:

领导重视;

覆盖面广,人均信息点多;

投资效益比高;

网络资源丰富;

网络应用蔚然成风。

二、项目建设带来的效益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我校校区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等应用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2.

建设数字化校园,有力的推动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师生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下一步的建设计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继续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今后我们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应用系统建设

三期校园一卡通服务系统工程建设

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建设工程

无线数字化校园工程

统一身份认证全面实施

进行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研究

四、建设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在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校领导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决心、组织、协调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近两年,数字化校园建设每年均列为校党政工作计划,也要求各部门、各院部列为部门工作计划,全员发动,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实施。

网络的应用普及工作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要会用各种应用系统,网络应用培训工作长抓不懈。

技术人员不足和资金不足是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网络技术人员,多方面筹措资金,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总之,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力度,更上一个新台阶。

五、对今后项目开展工作的建议

(一)建议教育厅制定有关政策和文件,规范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

数字化校园经费投入巨大,我省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制定我们的数字化校园规划。而目前,大家所做的数字化校园大同小异,缺少特色,基本上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因此应有必要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二)教育厅全面协调,集中有限资金,重点建设省级公共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

省教育厅最好能够全面对几所数字化校园示范高校进行统一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每个学校能出一到两个亮点,建设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平台或系统,面向全省提供服务,例如身份验证、网络资源共享、短信平台等。每个学校都搞,浪费资源不说,由于资金、精力、时间有限,搞得都不够好,更谈不上追赶国内、国际数字化校园水平。

河南农业大学

2006年12月27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