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三防预案 本文关键词:平阳县,预案,产业园,三防,基础
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三防预案 本文简介: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三防应急预案编制人:陈永宝审核人:缪少君浙江华光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项目部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重点防护项目及防护措施5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8第四章预测与预警11第五章应急准备17第六章风险识别22第七章行动指引2
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三防预案 本文内容:
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
三防应急预案
编制人:陈永宝
审核人:缪少君
浙江华光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重点防护项目及防护措施
5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8
第四章
预测与预警
11
第五章
应急准备
17
第六章
风险识别
22
第七章
行动指引
23
第八章
响应流程
27
第九章
三防应急预案台账
28
第一章
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御江河洪水、暴雨、台风、暴潮、干旱、咸潮等自然灾害,有计划、有准备、高效率地开展防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害对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项目部全体员工生命财产和项目部经济的威胁,保障工程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关于制定防御水灾方案的规定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原则
㈠
、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抢险救灾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意识,尽可能地调动全员的积极因素。
㈡、以防为主
三防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把预防水灾害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抢、救、援”七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水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㈢、统一领导
三防工作实行各级部门经理负责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在平阳县滨海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项目部防汛防洪防台指挥部执行本预案,实施统一调度,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㈣、因地制宜
预案应密切结合工程现状、经济情况,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进行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㈤、实用
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明确灾害过程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环节中,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7、《水库大坝安全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
10、《国家防办(关于印发(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四、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平阳县宋埠围垦区,各单位工程有:纬六路路基、经三路路基、纬二路路基、纬六支路路基、纬七路(经四路—经五路)路基、昆宋大道(经五路—经七路)路基、经三路横一河一号桥、经三路横二河一号桥、纬二路纵一河1#桥、纬六路纵一河5#桥、昆宋大道纵一河2#桥。
五、编制范围
本预案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及桥梁工程编制范围为内所有的施工生产、生活及办公区域内所有工料机等。
六、编制内容与作用
本预案包括本工程区域内防御江河洪水、暴雨、台风、暴潮、咸潮等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各类灾害而事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措施;是三防指挥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也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案中规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的依据。
27
第二章
重点防护项目及防护措施
一重点防护项目
1、主要项目:台帽工程、盖梁工程、梁板预制、梁板安装工程等。
㈢、临时用电
主要项目:动力用电设备、保护器及线路和照明用电设施、保护器及线路。
㈣、临时设施
主要项目:项目部(办公室、职工宿舍)、预制场龙门架、各种临时工棚。
㈤、高空作业
主要项目:龙门吊防护、梁板安装等。
二、防护措施
㈠、临时设施防护措施:
1、在台(汛)季节支座上尽量减少存梁,对确实无法及时转移的梁用方木垫实,并用钢件、千斤顶支撑。
2、在台风到来前72小时内,暂停浇筑板梁砼,防止雨水浸泡底座而产生梁体变形。
3、台风前24小时,将龙门吊移至固定位置,用止轨卡死,然后从龙门吊四个立柱上中部各拉抗风绳一条与地锚联接。
上述工作由郑乾滔负责落实。
㈡、工地施工用电保护措施:
1、台风期间,由电工配合供电部门对工地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老化、破皮的主干线路进行更换、维修。
2、将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全部提高1~2米,水中配电箱确实无法提高的,将接头处用防水胶布缠死。洪水快浸入配电箱时及时拉闸停电。
3、保证发电机能随时启用。
上述工作由郑乾滔负责落实。
㈢、水下、水上防护措施
1、将所有水下机具、材料等转移到岸上安全地方。
2、在台风期间严禁任何人进入桥梁施工范围内。
3、平台栏杆提前进行加固。
4、提前检验围堰牢固程度,必要时可将围堰拆除。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置三防指挥部,由有关科室和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缪少君担任指挥长。
指挥长:缪少君(项目经理)
副指挥:王应纯(项目副经理)、陈永宝(项目总工)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施工队班长、专职安全员、电工、机操班班长
二、指挥部职责
1、制订各项三防和抗灾抢险措施;
2、落实三防经费和物资;
3、组织动员项目全员投入三防工作,统一指挥三防及抢险救灾工作。
职务/姓名/电话
职责
组长(项目经理)/缪少君
1.
组建领导小组
2.
组建义务消防队
3.
批准应急准备方案
4.
组织检查监控.
副组长(副经理)/王应纯
1按批准的应急准备方案,落实有关设施、物资并组织实施
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培训,必要时组织演练
3.检查预案落实情况
副组长(项目总工)/陈永宝
1.组织技术部、工程部、物资部、综合办公室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并审核
成员(工程部负责人)/
徐承志
1.
按经批准的应急准备预案对作业现场的要求组织实施
2.
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成员(物资部负责人)/
曾瑞武
1.
负责各项预案中有关设备、物资的准备
2.
负责对物资管理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成员(安全科负责人)/
郑乾滔
1.负责编制暴雨、台风、停水停电、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成员(行政部主管)/
王达
1.
负责按经批准的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对办公、生活区的要求组织实施
2.
负责对办公及后勤管理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三、应急联动机制
当汛期来临,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都要进入三防状态,根据洪水、暴雨、台风、暴潮的等级,分别启动相应预案,各有关部门既要做好本部门的防汛工作,又要按三防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部门责任制做好预案规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紧急防汛期,三防指挥部必须由指挥长主持工作,组织动员我区各有关部门和个人投入抗洪抢险。为了抗洪抢险需要,三防指挥部有权在项目经理部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
第四章
预测与预警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㈠、江河洪(潮)水监测与报告
河道洪(潮)水监测与报告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与相关单位联系。
1、定时信息
⑴汛前提交汛期洪(潮)水展望,主要内容是展望各河道年度水情、水文情势及最高水位、发生时间。
⑵每天8:00水位和雨量。
⑶旬报、月报、季报及全年水情、雨量分析。
2、实时信息
⑴当监测的雨量24小时超过100毫米,12小时超过70毫米,3小时超过50毫米,1小时超过30毫米时,要立即将监测的雨量报三防指挥部。
⑵当监测水位涨、退到警戒水位时即报时间;当监测水位大于警戒水位而小于5年一遇的常遇洪水时,每24小时(从08时开始,下同)或12小时(情况变化时)报告一次水情和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监测水位等于5年一遇而小于10年一遇的一般洪水时,每12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24小时或12小时(情况变化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监测水位等于20年一遇而小于50年一遇的大洪水时,每6小时报告一次水情和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监测水位等于或超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每3小时报告一次水情和发布一次洪水预报。当监测水位是2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时加报洪峰水位和发生时间。
水情报汛应在规定时间观察后10分钟内发出,但决堤、分洪特殊水情应立即报汛。三防指挥部领导视情向上级领导报告。
㈡、暴雨报告
暴雨报告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并发布。
1、定时信息
⑴汛前收集汛期天气预报。
⑵每天的天气预报。
⑶旬(月)报:每旬(月)的天气实况及下一旬(月)天气预报,重点是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2、实时信息
当预计今晚到明天有暴雨发生,按正常程序报;当预计6小时内,本区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在刚刚过去的3小时内,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或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按照温州市暴雨预警级别的发布规定及时发出相应的暴雨预警信号。
3、台风报告
台风报告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并发布,按照温州市台风预警信号的发布规定及时发布相应的台风预警信号,并同时报告三防指挥部。
4、风暴潮报告
风暴潮报告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并发布。若台风在48小时内对温州市有较大影响或风力达到5级以上时,应随时发报高、低、潮位及相应时间,直至台风登陆,减弱或移走。
5、
灾情信息报告
1、报告渠道:项目经理部向项目指挥部和监理办报告;
2、报告内容:受灾损失、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等情况(详见《公路水毁汇总表》)。
3、报告程序:
接到应急响应命令后,每隔12小时电话或者书面报告抢险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和当时灾情状况。
灾情过后,第一次书面报告受灾情况应当在灾情过后6小时以内,没有受损失也要电话报告平安,并做好电话记录;灾情过后12小时内,要第二次书面报告受损失情况,以补第一次遗漏,如与第一次损失相当,也应电话告知;灾情过后24小时以内,要基本确定整个受灾损失情况,第三次准确报告数字,如与前两次相同,也应电话报告;灾情过后的连续三天,即48小时、72小时内,要相继书面或电话报告受灾情况,以便进一步的准确受灾数字。
二、预警发布
㈠、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划分为4级: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
1、Ⅳ级应急响应
启动应急预案,关注上级的台风信息,加强值班,保证信息的畅通,重点做好水上及高空危险点作业人员的安保工作。
2、Ⅲ级应急响应
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值班人员,及时上报防台抗台信息;加强对工程脚手架、施工便桥、简易工棚的安全防护,做好将简易工棚、低蛙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撤至安全地带的准备;落实抢险物资和机具设备,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
3、Ⅱ级应急响应
全体人员进入临战状态,及时上报防台抗台信息;简易工棚、低蛙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做好撤离准备,并落实撤离地点和工具,妥善安排撤出人员的生活;对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大型结构物等工作面的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级部门汇报;检查施工区域河道排洪情况,做好清除准备;落实抢险物资和机具设备,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
4、Ⅰ级应急响应
全体人员进入临战状态,昼夜值班,及时上报防台抗台信息;安排地点和交通工具及时将简易工棚、低洼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撤出,妥善安排撤出人员的生活;落实人员对水上作业、高空作业等高危险工作面的情况进行全程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上级部门汇报;清除施工区域河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排洪通畅;工程一律停止施工,安排抢险救灾突击队、抢险机具和物资处于战斗状态。
㈡、抢险救灾
应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及时投入抢险队伍和必要的机具,抢救受损的物资和机具,对受损的工程结构采取紧急加固,以抑制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工程受损导致交通中断的要及时抢通。
㈢、应急结束
当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项目指挥部可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二、台风预警信号及级别
㈠、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Ⅳ
级)
图标:
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㈡、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Ⅳ
级)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㈢、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Ⅲ
级)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㈣、台风橙色预警信号(Ⅱ
级)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㈤、台风红色预警信号(Ⅰ级)
图标:
含义: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三、暴雨预警信号和级别
㈠、暴雨黄色预警信号(Ⅲ级)
图标:
含义:
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Ⅱ
级)
图标:
含义:在过去的
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㈢、暴雨红色预警信号(Ⅰ级)
图标:
含义:
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第五章
应急准备
一、目的:
㈠、在接到预警信号时,及时落实相应的防范行动;
㈡、恶劣天气过后,及时排除险情、发现隐患、检查损失情况、进
行反馈改进。
二、成立应急救援队
姓名
所在部门/分包方/岗位
姓名
所在部门/分包方/岗位
金帮源
总包,电工
谢南南
总包,挖机驾驶员
叶华怀
总包,保安
郑本法
总包,挖机驾驶员
丁西洋
总包,挖机驾驶员
三、紧急情况处理的通用要求
㈠、紧急事故发生时,项目经理必须立即组织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必须首先联络紧急救援或医疗单位,并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㈡、当紧急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时,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人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再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伴随的重大环境事故;
㈢、紧急事故发生时应按紧急事故处理流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处理;
㈣、对紧急情况和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保护好现场,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按环境管理方案处理废弃物资,防止进一步对环境的污染;
㈤、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经理应在24小时内填写环境紧急事故处理报告,环保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一式二份,一份报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备案,一份自留,报告记录见附件5.9;
㈥、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工程部应召集有关人员确定紧急情况发生的原因,评审确保紧急情况不再发生措施的需求,制定、实施、验正纠正措施。
四、值班制度、通讯联络:
㈠、配备气象警报接收机一台、高频对讲机一台、施工用对讲机一台、台风位置标示图一张、随时进行预报、联络;
㈡、台风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严守岗位,做好当班纪录;
㈢、防台(汛)办公室负责气象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与指挥部、港监及防汛指挥部的联系;
㈣、值班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3);
五、人员的转移及安置:
若台风强度较大,由防台防汛小组在台风到来前24小时前,决定撤离人员名单,具体由王应纯负责撤离工作,由郑乾滔联系人员撤离地点及可供200人左右暂住的安全场所房屋和转移人员用的大客车,指挥部协助联系,由曾瑞武负责撤离人员的食品及饮用水和人员安置事宜。
六、岸上设备、材料的避风及转移:
㈠、由于台风期间,可能造成海浪越堤或暴雨成灾,因此对岸上易受潮设备材料等台风来前就进行清理转移。将电焊机、电焊条、小型机具设备、实验室贵重仪表仪器等转运至宿舍区存放。
㈡、台季期间尽量减少袋装水泥的库存量,合理安排、合理计划,台风来临前,将少量袋装水泥全部转移到拖挂车上,并用防雨篷布泽、遮盖严实。
㈢、对龙门吊等超高设备,在不同方位打地笼或浇筑地锚,用19.6的钢丝绳进行固结,增强抗台风能力。
㈣、6月下旬或7月上旬,对工地临时工棚、库房、宿舍进行全面加固,用粗铁丝每隔6m进行盖顶压拉与地锚连接,以增强抗风能力。
第六章
风险识别
一、雷暴风险:
——雷击造成设备损坏
——雷击造成户外作业人员触电
——雷击造成输配电系统损坏
——雷击造成山林火灾
二、
暴雨风险:
——水淹(排水不畅)
——坍塌(如围墙、护坡、路基等)
——道路湿滑或冲毁,
——室外设备/物料进入损坏
——室内进水等造成的损失
三、
台风风险:
——上述暴雨的各项风险
——户外高大设备倒塌(吊车、标语牌、线杆)
——松散物飞扬造成的设备损害或人员伤害
——输配电系统损坏
第七章
行动指引
一、雷暴防御指引
——在6月中旬之前完成所有防雷接地的检查。
——雷暴期间,停止户外活动
——雷暴后,抢修或检查损失情况。
二、暴雨防御指引
㈠、黄色信号时的行动
检查排水设施或通道的可用性,检查应急排水设备的可用性,检查门/窗/天台等易进雨的设施,收盖露天存放的物品,疏散低洼易浸地区物资,要注意广播、电视有关暴雨信息的最新广播。发现险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患。
㈡、红色信号时的行动
暂停在空矿地方的户外作业;外出应考虑天气和道路情况是否许可;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及交通挤塞;检查户外电气设备/临时电气设备的抗风/抗雨措施;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开放现场避险场所;危险地带及危房的人员;发现险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患。其它同黄色暴雨信号。
㈢、黑色信号时的行动
员工留在室内,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则报警,组织救援,到安全地方暂避;停止户外作业;停止非事故抢险的交通运输活动;如“黑”色信号在上班前发出,雇主不应要求雇员上班,除非有关暴雨时的工作安排已有事先协定并采取了安全措施;发现险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患。其他同红色暴雨信号。
三、台风防御指引
一、信息获取
从下列途径获得警报信息:
㈠浙江省中心气象台网站
㈡温州市天文台网站/电视台
二、信息发布
——内容:基本信息和路径图,包括台风名称,中心位置、移动方向和速度、预警信号级别、预计登陆地点和时间等。
——方式:传真到指定传真机、网络传送、张贴到指定地点(8号风球时不再向外部建筑张贴)、电话通知等。
1号风球时的行动:进入抗台戒备状态,待召的应急指挥即为全面负责落实防台行动指挥,其他应急组的组长即为防台、抗台行动的协调人;检查待招人员的通讯是否畅通;检查房间的门、窗、百页窗等完整可靠;检查所管户外的松散物;盖好所有户外的盖板;将台风期间仍存放在户外的设备、物件、起重机械等固定牢;检查户外电气设备/临时电气设备的抗风/抗雨措施;检查所管区域地面、地下的排水系统畅通;检查应急设备、如泵、水带等随时可用;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2号风球时的行动:中止户外一切高空作业;检查、保证消防设备及系统的可用性;检查废液贮存罐的液位,排入至低液位;关闭分管厂房的大门、窗户,并检查关闭是否牢固;将露于阳台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风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内;检查、保证户外设备通道的安全性、即无阻塞、无松散物、无漏油;检查、保证工作人员的交接安排;检查并保证食堂有维持72小时的食物;做好保安设备和保安亭的防护,必要时安排临时出入口控制措施;安排72小时内人员的交通;安排重型车辆和驾驶人员,保证抢险活动的交通和机械;进一步清理松散物的,加固户外堆放物件;检查盖好孔洞盖板,确保盖实稳固;检查、优化台风期间的工作计划,根据气象条件取舍工作项目;检查、保证应急抽水泵到预设现场;检查停车场和停放车辆,将停车场的高架照明灯降下,确保各停放车辆的车窗关闭;
注意收听广播和电视随播、增播、报道热带气旋的最新消息和有关抗风通知。
3号风球时的行动:在大风到达前中断一切户外施工活动;关紧门窗;不要在迎风的窗户旁站立;移走在风口位的家具及贵重物品;危险地带和危房人员应到避险场所避风;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严密监视台风对厂房/设施的影响,出现险情时及时撤离;再次检查应急组织人员的到岗情况。
4号/5号风球时的行动:挂出4号及以上风球时或现场10米高度实测风速10分钟均值达到27米/秒时,经应急指挥批准,工地进入“应急待命”状态,除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外,其他所有人员在原地待命,不得外出,远离迎风门窗;当门窗被风损毁时,应待风力没有威胁时再行安装;当台风中心经过当地时,风力会减到很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转向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第八章
响应流程
收录警报信号
转发警报信号
接收警报信号
通知各应急待召岗位
分包D
分包D
D
C
分包D
应急队
检查执行情况
执行
行动单A
执行
行动单B
执行
行动单C
执行
行动单D
安全环保部的行动
执行单位的行动
第九章
三防应急预案台账
三防应急响应行动单
附表1
序号
行动描述
位置
结果
备注
雷暴天气时的行动
黄色暴雨信号时的行动
红色暴雨信号时的行动
黑色暴雨信号时的行动
1号风球时的行动
3号风球时的行动
8号风球时的行动
9/10号风球时的行动
执行人:
执行时间:
行动结束后,此表交安全环保部备案
三防应急预案收文情况登记表
附表2
收文日期
发文
部门
文件编号
文件标题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办理
过程
备注
三防应急预案发文登记表
附表2
发文日期
发文编号
发文部门
发
文
名
称
附件
发件人
办理情况
收件单位
收件人
备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