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主编,复习,黄秀梨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 本文简介:微生物学(第3版)复习归纳微生物学(第3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第四章病毒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第十章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传染与免疫第十二章微生物的分类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 本文内容:

微生物学(第3版)复习归纳

微生物学(第3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十章

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章

绪论

1、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液泡、

核糖体、质粒、贮藏物质)。

26、试述酵母菌菌落的特征。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

表面湿润黏稠,与培养基质结合不紧密,易被挑起;

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黑色等。

27举2~3个例子,说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啤酒酵母——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酿酒酵母——酿酒、制面包、提取核酸等;

粟酒裂殖酵母——发酵、产酒;

热带假丝酵母——石油蛋白生产的重要菌株;

白假丝酵母——致病菌。

28、举例说明3种酵母菌生活史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生活史类型

主要特点

过程要点

代表菌

营养体为单倍体和/或二倍体的

在生活史中,单倍体阶段和二倍体阶段同等重要,均能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这就使生活史形成了明显的世代交替

①单倍体营养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②两个单倍体营养细胞结合,质配后核配,形成二倍体核。③二倍体细胞不立即进行减数分裂,而是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成为二倍体营养细胞。④二倍体营养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转变为子囊,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囊孢子。

酿酒酵母

营养体为单倍体的

在生活史中,单倍体阶段较长,二倍体阶段较短

①单倍体营养细胞借裂殖繁殖。②质配后立即核配。③二倍体核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单倍体子囊孢子。

八孢裂殖酵母

营养体为二倍体的

在生活史中,单倍体阶段较短,二倍体营养阶短较长

①子囊孢子在子囊内成对存在,发生质配和核配,形成二倍体细胞。②该二倍体细胞萌发形成的芽管穿过自囊壁而成为芽生菌丝,在此菌丝上长出芽体,子细胞与母细胞间形成横隔后迅速分离。③二倍体细胞转变成子囊,每个子囊内的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路德类酵母

29、试述霉菌的细胞结构特征。

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或葡聚糖组成,少数低等菌为纤维素,还有蛋白质、脂质等。

细胞膜——磷脂双成膜。

细胞器(氢化酶体、线粒体、几丁质酶体、膜边体、其他细胞器)

30、你如何能从众多的菌落中分辨出霉菌的菌落?

①菌落大而疏松(比细菌和放线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②菌落干燥,表面棉絮状;

③不透明,正反面颜色一般不同,且菌落颜色多样;

④与培养基结合较牢固;

⑤在低倍镜下,菌落边缘可见粗丝状细胞;

⑥常有霉味等。

31、霉菌有哪几种有性孢子,它们有何分类学意义?

①卵孢子;

②接合孢子;

③子囊孢子。

分类学意义:其有性结构及其形成特征常作为霉菌分类依据。

32、霉菌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厚垣孢子----------由菌丝细胞质浓缩、变圆,周围细胞壁加厚而成,常呈柱形、圆形

节孢子-------------由菌丝断裂而成,常成串、短柱状。

分生孢子----------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特化而成的单个或簇生的孢子,形态多样。

孢囊孢子----------形成于菌丝的特化结构---孢子囊内,常呈近圆形。

游动孢子----------有鞭毛能游动的孢囊孢子,常呈圆形、梨形、肾形等。

33、几种常见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霉菌:

根霉----------淀粉酶

木霉-----------纤维素酶

毛酶-----------蛋白酶

曲霉-----------果胶酶及多种有机酸

青霉-----------青霉素

第四章

病毒

1、毒粒(viron):是指具有侵染力,成熟的、位于细胞外环境中的单个病毒颗粒,又称病毒粒子。

2、壳体(capsid):是衣壳粒以对称形式有规律的排列形成的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又称衣壳。

3、包膜病毒:是指在核衣壳外还具有胞膜结构的病毒,如流感病毒。

4、烈性噬菌体:是指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的裂解。

5、温和噬菌体:是指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并随着宿主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

6、溶源性转变:是指少数噬菌体由于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前噬菌体而使自己产生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表型现象。

7、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是指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8、病毒感染单位(infectious

unit):是指能够引起宿主或宿主细胞发生一定特异性反应的病毒最小剂量。

9、病毒的效价(titre):是指单位体积(mL)病毒悬液的感染单位数目(IU/mL)。

10、裂解量(burst

phase):是指每个受染细胞产生的子代病毒粒子的平均数目,其值等于平稳期受染细胞释放的全部子代病毒粒子数除以潜伏期受染细胞数,即平稳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

11、血凝现象:是指带有血凝素的病毒能凝集一定种类哺乳动物或禽类的红细胞。如流感病毒等。

12、干扰现象:两种不同的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外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13、细胞融合现象:是指由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而出现的多核细胞现象。

14、包膜(nevelope):指核衣壳外包裹的由类脂、多糖或蛋白质组成的一层构造较复杂的膜。

15、刺突(spikes):指病毒包膜或衣壳表面的突起物。

16、自外裂解(lysis

from

without):是指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于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引起细胞立即裂解,但并未进行噬菌体的增殖的现象。

17、包含体:是指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嗜酸性或嗜碱性的病变结构。

18、举例,最大的病毒----牛痘苗病毒

最小的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19、直径比较,病毒:细菌:真菌

=

1:10:100

20、温和噬菌体以三种形式存在:

游离态

整合态

营养态

21、二十面体对称型具有

12个顶角,20个面和30条棱

22、将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链定义为

正链(+)

,碱基序列与mRNA序列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义为

负链(-)

,已发现的部分病毒的RNA为双义,即部分为正极性,部分为负极性。

23、病毒的核酸决定

感染性

,病毒的蛋白质决定

感染特异性

24、什么是病毒,什么是亚病毒因子,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病毒(virus):是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完成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经装配后增殖,又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亚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及朊病毒。其中,仅类病毒和朊病毒能独立复制,卫星病毒及卫星RNA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

主要区别:①形态及其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结构;(小)

②无细胞结构,通常只含一种核酸,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简)

③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寄)

④纯度很高的病毒体则显结晶态而长期保持感染性;(结)

⑤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难)

⑥在细胞外以大分子状态存在,不显示生命现象。

25、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试举例说明。

①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TMV),M13噬菌体,狂犬病毒等。

②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ΦX174噬菌体,腺病毒,疱疹病毒等。

③复合对称--------------如,痘病毒,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等。

26、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和功能。

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①保护核酸并维持病毒粒子的完整性;

②参与病毒的吸附;

③参与病毒大分子合成;

④破坏宿主细胞膜与细胞壁;

⑤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和抗原性等。

27、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1)吸附:噬菌体以其尾丝尖端的蛋白质吸附于菌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上。

(2)侵入与脱壳:噬菌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尾丝收缩使尾管触及细胞壁,尾管端携带的溶菌酶溶解局部细胞壁的肽聚糖。接着通过尾鞘收缩将尾管推出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其蛋白质壳体留于菌体外。

(3)生物合成:噬菌体侵染细胞后4~8min内合成早期蛋白,6~15min内合成中期蛋白,DNA复制完成后到细胞裂解期间合成晚期蛋白。

(4)装配:T4噬菌体的装配比较复杂,大致分为4个独立的亚装配途径:①头部壳体装入DNA形成成熟的头部;②由基板、尾管、尾鞘各部件装配成无尾丝的尾部;③头部与尾部自发结合;④最后装上尾丝,装配为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5)释放:子代噬菌体借助于溶菌酶和脂肪酶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

28、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方式有哪6种基本类型?

⑴(±)DNA病毒:DNA可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复制出子代DNA,又可以(-)DNA为模板转录出mRNA,如,腺病毒、乳头瘤病毒等

⑵(+)DNA病毒:所有ssDNA病毒核酸均为(+)DNA,先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合成互补的(±)DNA,再以新合成的(-)DNA作为模板,在细胞内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出mRNA。如,ΦX174病毒

、SV40

⑶(±)RNA病毒:以(-)RNA作为模板复制出(+)RNA,即mRNA。再以(±)RNA的(+)RNA作为模板复制出(-)RNA。如,呼呼肠病毒、轮状病毒

⑷(+)RNA病毒:(+)RNA既可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又可作为模板,先复制出(-)RNA,再以(—)RNA作为模板合成子代(+)RNA。如,口蹄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等

⑸(-)RNA病毒:先以(—)RNA作为模板,转录出(+)RNA(mRNA),再由mRNA翻译出RNA复制酶,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RNA合成(+)RNA,再以此为模板复制出子代(—)RNA。如,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等

⑹反转录病毒:它也是(+)RNA病毒,(+)RNA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如,HIV

29、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它包括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一步生长曲线:是指用病毒的稀释液去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以保证每个细胞所吸附的病毒至多只有一个,待病毒吸附后,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曲线。

潜伏期------效价不变;

裂解期------效价呈指数增加;

平稳期------效价不变且最大。

30、何为非增殖感染?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潜伏感染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非增殖感染(nonproductive

infection):是指由于病毒或细胞的原因,使病毒进入细胞后病毒复制的某一阶段受阻,不能产生感染性子代的感染方式。

流产感染:仅能表达病毒的部分基因,不能完成完整病毒的增殖。如人腺病毒感染猴肾细胞。

限制性感染:细胞群体中仅有少数细胞可产生病毒子代。如人乳头瘤细胞感染上皮细胞。

潜伏感染:病毒基因组在受染细胞中长期存在,但并不释放完整病毒粒子,也不破坏受染细胞。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

34、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溶源性细菌如何检出?

特点:①具有遗传的,产生原噬菌体的能力;

②裂解;

③免疫性;

④复愈;

⑤溶源性转变;

⑥局限性转导等。

检出方法:将少量待测菌与大量敏感性指示菌混合,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溶源菌可长出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生长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发生自发裂解,产生的噬菌体可侵染溶源菌周围敏感性指示菌菌苔,产生一个个中央为溶源菌小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特殊嗜菌斑。

35、何为病毒癌基因?试举例说明。

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是指病毒基因组中编码能使细胞发生癌细胞转化的基因。

举例:如Rous肉瘤病毒的src基因表达的PP60src蛋白能促进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诱导细胞转化。

36、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噬菌斑(plaque)——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蚀斑和感染病灶——某些动物病毒在动物细胞或组织培养形成的与嗜菌斑类似的斑块。如果是肿瘤病毒,细胞不易被溶解,生长速率增加,导致受感染细胞堆积起来形成类似于菌落的感染病灶。

坏死斑(或枯斑)-------一些植物病毒在茎、叶等植物组织上形成一个个褪绿或坏死的斑块。

血凝现象及干扰现象----动物病毒

细胞病变效应(细胞融合现象;包含体)

其他鉴定方法(如分子杂交、序列测定、PCR)等。

37、什么是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各有何特点?

类病毒:是由单股共价闭合环状RNA分子组成,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1/20。

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需要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完成增殖的亚病毒因子。

卫星RNA(或拟病毒):是一类寄生辅助病毒壳体内,虽与辅助病毒基因组无同源性,但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RNA分子片段。

朊病毒(prion):是一类具有侵染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

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如人的库鲁病等。

38、T4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营养(nutrition):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2、营养物质(Nutrient):能够满足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3、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必不可少,又不能以简单碳源和氮源自身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需要较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4、培养基(medium):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是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5、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有些物质借助于细胞膜上一些与它们进行特异性结合的蛋白,从浓度高的一侧透过膜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方式。

6、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由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梯度的物质转运方式。

7、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是物质在运输的同时由于受到化学修饰而源源不断进入细胞的一种运输方式。

8、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高氏一号培养基。

9、半合成培养基:是主要由化学试剂配制,同时加有某些天然物质的培养基,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10、天然培养基:是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的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1、某些

甲基营养型细菌

只能利用甲醇或甲烷等

一碳化合物

生长。

12、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

界限并非绝对

13、基团转位时的能量来源是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其修饰是

磷酸化

14、试述供给微生物营养的6种主要营养要素物质及其生理作用。

碳源(Carbon

source)---------(1)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产物;

(2)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

氮源(Nitrogen

source)-------(1)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一般不作为能量;(2)少数细菌可以利用铵盐、硝酸盐等氮源作为能源。

能源(Energy

source)------------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提供微生物细胞重要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作为辅助因子如辅酶和辅基等的组分和参与代谢。

无机盐(Inorganic

salt)--------细胞结构成分;生理活性调节物;化能自养菌的能源;无氧呼吸的受体;酶的激活剂;特殊分子的结构成分。

水(Water)-----------------------最优良的溶剂和运输介质;参与各种生化反应;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稳定;有效的控制细胞内温度。

15、生物有几大营养类型?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划分依据

:根据能源、氢供体和碳源来划分微生物类型。

16、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几种?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比较项目

自由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

特异载体蛋白

运输速度

溶质运送方向

由浓至稀

由浓至稀

由稀至浓

由稀至浓

平衡时内外浓度

内外相等

内外相等

内浓度高得多

内浓度高得多

运输分子

无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能量消耗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运输前后溶质分子

不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改变

载体饱和效应

与溶质类似物

无竞争性

有竞争性

有竞争性

有竞争性

运送抑制剂

运送对象举例

H2O、CO2、O2、乙醇、甘油、盐类等

SO42—、PO42—、

糖(真核生物)

氨基酸、乳糖等糖类、Na+、Ga2+等

葡萄糖、果糖、嘌呤、核苷、脂肪等

17、何谓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培养基(medium):是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配置的、提供微生物以合适营养条件的基质。

基本原则

:有的放矢、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无菌状态。

18列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培养基各一种,并指出每一种培养基中各组分的作用。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10g、蛋白胨

10g

、NaCl

5g、蒸馏水

1000ml。

放线菌------------高氏1号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

、NaCl

0.5g、KNO3

1g

、K2HPO4?3H2O

0.5g、

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1g、琼脂15~20g、水1000ml、pH

7.4—7.6

真菌培养基-----察氏培养基(CZA):硝酸钠(NaNO3)3.0g

磷酸二氢钾(KH2PO4)

1.0g

硫酸镁(MgSO4?7H2O)0.5g、氯化钾(KCl)0.5g

、硫酸亚铁(FeSO4?7H2O)0.01g、

葡萄糖30.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00ml

19、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是什么,它有哪些优良特性?

常用凝固剂是:琼脂

优点:①形成凝胶后透明度高、黏着力强、保水性好、无毒;

②不被微生物液化,经高压灭菌也不被破坏;

③配置方便,价格低等。

20、什么是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它们在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各举一例,并分析其原理。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是指加入了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却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的培养基。

其作用是:用来选择目的微生物。

举例:如分离产甲烷菌用的培养基加有抑制真细菌的青霉素等。其原理是:青霉素可抑制真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合成,而产甲烷菌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成分,从而达到选择作用。

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是一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而将目的或对象微生物的菌落与同一平板上的其他微生物菌落区别开来的培养基。

其作用是:用来鉴别目的微生物。

举例:用于鉴别肠道杆菌的伊红美蓝(EMB)培养基。其原理是:伊红是一种红色酸性染料,美蓝是碱性染料。大肠杆菌能强烈分解乳糖产生大量有机酸,结果与两种染料结合形成深紫色菌落。致病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不发酵乳糖,所以形成无色菌落。

21、为什么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常用来调节培养基pH的物质有哪些?

原因:为了保证微生物能良好的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给微生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常用来调节培养基pH的物质有:

NaOH

、HCl

、磷酸缓冲液

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1、微生物的代谢(metebolism):是指发生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总和。

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是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上脱下的氢(电子),经过一系列按照氧化还原势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氢(电子)传递体,定向有序地传递系统。

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又称电子传递磷酸化,是指将呼吸链在传递氢(电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与ADP磷酸化相偶联产生ATP的过程。

4、操纵子:是指由启动基因(promotor,或称启动子)、操纵基因(operator)和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单位,其功能是转录mRNA。

5、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6、硝酸盐呼吸: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学过程,也称为硝酸盐的异化作用(Dissimilative)。

7、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产生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

8、循环光合磷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一种存在于厌氧光合细菌中的利用日光能产生ATP的磷酸化反应,如红螺菌。

9、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系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

10、细菌萜醇(bactoprenol):又称类脂载体,运载“Park”核苷酸进入细胞膜,连接N-乙酰葡糖胺和甘氨酸五肽“桥”,最后将肽聚糖单体送入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点处。

11、发酵(fermentation):是指有机物脱下的氢不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传递,而是直接交给另一个内源有机物,同时获得少量能量的过程。

12、反馈抑制:是指生物合成途径的终产物反过来对该途径中第一个酶(调节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当细胞内氨基酸或核苷酸等终产物过量而积累的时候,积累的终产物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的活力,使整个合成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养料和能量浪费。

13、微生物代谢的显著特点是:(1)代谢旺盛;(2)代谢极为多样化;(3)代谢的严格调节和灵活性

14、底物脱氢的途径:

EMP;

HMP

;ED;

TCA

15、在以有机物为基础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有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中的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无氧呼吸,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称为发酵。

16、ATP产生的主要方式: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17、

磷酸果糖激酶

是EMP途径的关键酶,在生物中有此酶就意味着存在EMP途径,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

18、ED途径的特征酶是

KDPG醛缩酶

19、各微生物中的P/O比表示:

各生物底物氧化磷酸化产能效率的高低

。含义:

即为消耗

1mol氧原子所产生X

mol

ATP

分子量

20、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磷酸化

是最简单和独特的光合作用。

21、嗜盐菌产能的两种光合磷酸化:

氧化光合磷酸化

紫膜光合磷酸化

22、微生物中固定CO2的途径有4条:

Calvin循环

厌氧乙酰-CoA途径

逆向TCA循环

羟基丙酸途径

23、Calvin循环途径的两种特有酶是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磷酸核酮糖激酶

。本循环分三个阶段:羧化反应、还原反应、

CO2受体的再生

24、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自生固氮菌、

共生固氮菌、

联合固氮菌

25、固氮酶组分I(

P1):固氮酶-----固氮催化的主角即络合、活化和还原N2

;组分II(

P2):固氮酶还原酶-------起传递电子到组分I上去的功能

。固氮酶还

具有催化2H+

—→H2的氢酶活性

26、光合细菌有哪两大类群:(1)产氧光合细菌

;(2)不产氧光合细菌

27、酶活力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反馈抑制

28、试述土壤中硝化作用旺盛而硝化细菌量少的原因。

NO2-电位高:能源物为亚硝酸(NO2-),其氧化还原电位较高,故只能从与其相当的Cyt.a1部位进入RC,以氧为电子受体进行氧化时产生的能量较少。

受体氧:产能中电子受体则来自水分子中的氧。

产1

ATP:2H+

+

2e顺呼吸链传递至O2,仅产生1ATP。

产生还原力:则通过逆呼吸链传氢或电子,其消耗大量ATP才能形成少量[H]

29、什么是发酵?什么是呼吸?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发酵(fermentation):广义: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类生产活动。狭义:在生物氧化或能量代谢中,仅指无氧下,底物脱氢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传递、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物的一种生物氧化过程。

呼吸(Respiration):

是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主要区别:脱下的电子(氢)不经过呼吸链传递,最终氢受体也不同。

30、肽聚糖的生物合成与某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性中心。当转肽酶与青霉素结合后,双糖肽间的肽桥无法交联,这样的肽聚糖就缺乏应有的强度,结果形成细胞壁缺损的细胞,在不利的渗透压环境中极易破裂而死亡。

②杆菌肽:能与十一异戊烯焦磷酸络合,因此抑制焦磷酸酶的作用,这样也就阻止了十一异戊烯磷酸糖基载体的再生,从而使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受阻。

31、试述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之间的不同点。

同型乳酸发酵:是指由葡萄糖经EMP途径生成的丙酮酸,直接作为氢受体被DADH+H+还原而全部生成乳酸的一种发酵。

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产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物的发酵。(经HMP途径)

不同点:

同型乳酸发酵

异型乳酸发酵

途径不同

EMP

HMP(或PK)

微生物种类

粪肠球菌

肠膜状明串球菌

ATP/葡萄糖

2

1

32、什么是Stickland

反应?举例说明。

以一种氨基酸作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举例:典型的发生在甘氨酸与丙氨酸之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