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优秀 本文关键词:结题,优秀,报告,教学,经典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优秀 本文简介:《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有效学习结题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1、研究背景: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素质教育已很多年,可我们还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厌学,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在中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优秀 本文内容: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键词:初中历史
快乐、有效学习
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素质教育已很多年,可我们还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厌学,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学随处可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鼓励提问、辩论;加强课外活动,倡导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优势等。这些举措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它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依然无法推广。
2、研究意义与价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需要先进的教学模式做载体。这种教学模式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材处理上要求教师化繁为简,变深奥为通俗,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既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体验到快乐与满足,又要求教师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探索与指导,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而快乐有效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为当今患有“厌学症”的中小学生找到了有效的良方。
中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把历史教学融进电视和游戏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录像资料为这种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概念的界定
1、研究内容:我们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改变课堂历史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2、“快乐历史教学”概念的界定:“快乐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快乐历史教学”主要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可视、可玩、可唱的学生乐园——学生上课就是看历史短片,作业就是玩游戏,记忆就是唱歌曲,当然也需要看书、查资料,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中。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直观教学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多地依赖于教师语言的表述,而很多情况下语言难以把过去的事实完整再现于我们面前,因而历史教学就显得单调无味。而多媒体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活动,以直观、大容量、多视角等为特点,具有其它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电脑和电脑技术的普及,历史教学将会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今后的历史教材必将是文字教材和声像教材的结合,多媒体在历史课上的运用,将使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减轻学生负担,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成为现实。
2、古代乐学思想。其实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快乐教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孔子培养了七十二名贤人,也造就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全面繁荣。而“苦学”应该说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并延续至今。它虽然培养了许多人才(包括高分低能的“人才”),但对更多的学子可以说是一种摧残。
3、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论争,结果导致了寻求了二者的理性结合,要求教学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教与学均成为愉快的事情。
四、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出现的问题,促进师生发展。
(一)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进教师的研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重构教师角色,转变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行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让他们掌握多种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其历史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使学生成为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三)应用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构建初中历史教学行动改进工程,实现教学行动研究的常态循环,真正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业成绩。对教师而言,行动研究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问题在教学中进行研究,使研究的成果为教师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
①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从学生心目中的“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研究分析,我们力图从理论上清晰下列问题: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怎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的,如何衡量有效?
②通过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找准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原因、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原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并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
③通过行动研究法,要求老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即回归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课题实施过程(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
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课题启动与、明确研究内容、开始尝试行动研究。
①收集与整理与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或电影片段,并按单元与课文分类整理;
②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编制歌词、选曲或谱曲(可充分发动学生参与);
③张万春老师已把《中国历史》七年级全部内容编成了速记歌谣和历史歌词,并录制了部分歌曲视频;
初一历史教学资源网已收录图片500幅,历史视频20G(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和《百年中国》等经典视频);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深入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有效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①进行历史短片、历史游戏、历史歌曲与历史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并根据教学效果对历史歌曲和历史短片进行加工和修改。
②尝试开发一定的历史教学游戏;
第三阶段:2015年5月—2014年7月:提升与结题阶段。
①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收集与整理历史快乐教学论文、历史快乐教学案例,并逐步完善教学素材库。完成结题报告,出版成果集,推广研究成果。
②收集与整理历史快乐教学论文、历史快乐教学案例,并逐步完善教学素材库。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变得爱学历史了。
由于老师学法指导的加强,学生开始掌握多种学习历史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各年级历史学业成绩的差异正逐步缩小。
通过研究中期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问卷调查样本班级——初一(1)班,该班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历史,上历史课能专心听课,同学回答问题时乐意听,也喜欢回答问题,能发表自己见解,能积极和同学合作开展一些有关历史的主题活动,遇到不懂的历史问题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也有不少学生经常阅读历史课外读物。这说明,我们在着力抓好平时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加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性研究和实践,激发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了理论水平。
老师们开始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在做个人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受益匪浅。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教学反思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不断超越自我。通过研究与实验,我们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3.促进了教学的优化。
吸取了过去单一的只重知识传授,批改包办代替而收效甚微的教训,挖掘学生自己动手的潜能,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上强调写真情实感,改变过去假,大,空的现状,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仍有少部分学生被动参与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合作的快乐、探究的乐趣,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成了一种苦难、一种磨难。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乐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同时也需要专家更多的指导。
2、课题实施的一些老师理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理论储备。加之写作能力欠缺,未能把一些本该写成论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提升,导致成果针对性不强。
九、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索的:
今后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探索。
1.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具备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2.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有哪些特点?
3.什么样的学习模式最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4.什么样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向学优生的转化?
以上四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加以实践,以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所推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