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中小学公共平安教育指导纲要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平安教育,培养中小同学的公共平安意识,提高中小同学面临突发平安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维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小学幼儿园平安管理方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必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平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同学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平安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平安教育,培养同学的社会平安责任感,使同学逐步形成平安意识,掌握必要的平安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平安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平安事故发生和减少平安事件对中小同学造成的伤害,保证中小同学健康生长。  (三)中小学公共平安教育要遵循同学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同学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和地协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时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平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平安、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平安、自然灾害以和影响同学平安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协助和引导同学了解基本的维护个体生命平安和维护社会公共平安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平安意识,正确处置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证平安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平安教育必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平安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布置。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同学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平安类事故。  (1)了解社会平安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平安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平安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维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平安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平安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平安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维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维护和求助和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同学平安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防止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布置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平安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平安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平安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和公共场所的平安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维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污染病的危害、传达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和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维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躲避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维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置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平安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维护和求助和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同学初步了解与同学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安全知识,提高同学的安全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平安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区分能力。  (3)学会控制自身的行为,防止沉浸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维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和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同学平安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和自身平安时和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平安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平安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平安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污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和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置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平安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置;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维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平安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和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学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平安事故,提高自我维护和求助和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平安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维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防止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维护和求助和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