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学科学习质量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140名。学生大部分比较喜欢数学,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一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基本上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理解能力较弱,且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计算能力差,不会检查,不及时改正错误等等。学习时间保持不能长久。但学生们还是比较听话,
四(1)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课上积极发言,课后作业按时认真完成,书写干净、整齐,学习态度端正。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计算比较准确。但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灵活的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一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讲习惯,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一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提高听讲效率。
四(2)班:学生上进心强,学习习惯好,课上积极发言,作业书写工整,学习态度端正,通过几天的接触和假期作业的判阅及开学的测试发现孩子在计算方面不够认真,错误率较高,注意平时加强训练。
四(3)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具有比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善于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发言质量比较高。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干净整齐,作业质量比较高。存在个别学生,基础稍微差一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
四(4):学生的数学知识整体掌握得不错,根基比较扎实。但是通过暑假作业的批阅和原班主任的交流,以及这几天的观察,发现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竖式计算、托式计算。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把握好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难易程度。
四(5)班:由于是新接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但是通过暑假作业的批阅和原班主任的交流,以及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整体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气氛浓厚,上进心强,书写较工整。这学期应加强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概念的综合运用,混合运算能力的提高,加强数学的综合运用,为高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全册知识体系列表
知识分类
知识大点
知识小点
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基础
数与代数
几何初步知识
多位数的认识
1.生活中的多位数
2.多位数的读写法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4.多位数的改写及近似数
5.用计算器表示多位数
6.用计算器作多位数的加减法
7.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及估算
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估算
9.成法分配率及简算
10.商不变的性质
11.乘除法的关系
12.抽象数量及关系
13.运用两步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4.运用三步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5.一个多位数乘十位、各位相加的九的积的规律
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使学生感受多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4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5使学生能够将多位数2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把多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
6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算理,掌简单的实际问题。
9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0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用笔算乘法或计算器进行
文章来自www.xueke8.com文章来自www.xueke8.com
检验;能正确地解答与两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11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做一些简便计算。12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13使学生能使用计算器把除得的商四舍五入到整数。
14使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万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法
2、两步四则计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
空间与图形
1.线段直线射线
2.平角周角
3.量
角、画角4.方向和位置
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以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会看图确定方位,会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以及平角、周角,引导学生探索出量角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1.角的认识
2.观察物体
统计
统计和可能性
1.条形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
3.可能性的大小和活动规律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个数量)和折线统计图,初步体会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活动规则的公平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可能性
2.分数的初步认识
3.简单的统计
综合应用
实践和综合应用
1.面积计算
2.统计
3.方向与位置
4.大数目的估算
5.简单数列求和
6.淘汰赛、单选环赛的赛制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获得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得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巩固加深面积计算、统计、方向与位置、大数目估算等数学知识,拓展延伸简单的等差数求和、淘汰赛、单循环赛等知识。
4通过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长、正方形的面积
2.空间与图形
3.估算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分层教学,分层管理: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多练一些思维训练题,以开阔思维;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通过努力良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困难生,采取个别辅导、一帮一活动,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简单的问题多提问困难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起到共同帮助的作用。
2.对于口算、计算等技能,天天练,让学生达到熟练。
3.单元测验及时做,及时查缺补漏。
4.课堂上多给孩子们探究、讨论、辨析的机会与时间,使他们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四、课时计划:
一、多位数的认识(18课时)
生活中的多位数………………………………………2课时
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3课时
用计数器表示多位数…………………………………2课时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
多位数的改写……………………………………………2课时
用计算器做加减法……………………………………….3课时
编码………………………………………………………1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机动……………………………………………………….…1课时
二、乘法(12课时)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5课时
乘法分配率及解决问题…………………………………..3课时
探索规律……………………………………………………1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三、除法(25课时)
笔算除法9课时
商不变的性质………………………………………………7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5课时
整理与复习………………………………………………………4课时
机动……………………………………………………………..1课时
四、空间与图形(12课时)
线段、直线和射线………………………………………………2课时
文章来自www.xueke8.com文章来自www.xueke8.com
平角和周角……………………………………………………..4课时
方向与位置……………………………………………………4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综合应用(4课时)
六、统计和可能性(5课时).
七、总复习(17课时)
文章来自www.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