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人重视课改,个个参与课改”已成为学校上下对本次课改工作的共识。尤其是在七年级任教的教师更是投入钻研。近一年来,我校在新课程实施工作方面做了一下一些工作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点反思。
一、认真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安排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例如地理科的吕松洁老师,音乐科的潘文静老师以及历史科潘惠连参加省级的新课程骨干培训,安排了潘恩花、罗颂挹、易考龙等10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新课程培训,另外还安排了下学期参加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共37人参加培训。
2、在校长室的重视下,本学期学校又购买了一批新课程有关课堂教学的案例,分别由教研组长带领观看、学习、讨论。学校还利用每周五的例会进行有关新课程的专题讲座,不断地向教师灌输新理念,让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法,适应新课程。
3、由学校课件制作熟练的教师作为本校教师的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多媒体操作技术的培训,课件制作的培训。现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能用多媒体上课,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二、启动校本课程工程,努力打造学校的个性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块重要内容,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要求,在全校开展的校本课程有:语文方面的“诗词积累”、英语方面的“听说训练”、综合科方面的探究性学习、调整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还在开设了足球、乒乓球、合唱、舞蹈,并以书法、绘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上述课程的实施,对于满足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均起到了重大意义。
三、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活动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培养教师的力度,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今学期在七年级举行“深入实践新课程,三尺讲台展风采”的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本次课堂教学比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引导、组织作用,有效的实现师生互动;倡导并体现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突出“实”、“新”。“实”——扎扎实实,实事求是,重在实效;“新”——新观念、新策略,新教法,新手段。课堂教学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人人登台,共评出11位教师参加决赛,经过四个周的角逐,评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今年继续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诚心修订了评选方案,现正在实施中。
四、善于总结,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为了使新课程的实施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校要求,实验第一线的教师要做到每学期要有两个以上的书面总结或教学论文,或写出自己最得意的教学案例,并在全级教师会上交流,共同讨论,以达到共同进步。
五、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的教案,绝非是以往只考虑怎样精心讲解和板书,考虑怎样用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上是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的总要求,各教研组每周一次,具体要求是教师先自备,教研组集中讨论,最后形成教案。
以上是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下面我将我校教师在级会上讨论较多,并且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几个问题,从教师小结中摘抄如下:
(一)课堂上您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新课程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次上完课,我们老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
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老师注意到,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差异,小组的讨论也非常激烈,他们甚至提出很多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地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老师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就会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下一个活动,紧张也将不复存在。
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我想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的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还是应该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
(二)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通过自主、合作、探索、实践等亲身体验的学习。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
(三)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是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一直困扰着我们。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由此看来,新课程、新理念要我们做的事很还很多,要研讨的问题也很多,我们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引导、带领全体教师把课改扎扎实实的发展下去,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