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十面埋伏:高一音乐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高中音乐欣赏《十面埋伏》

一、教学要求
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活动设计为一周,课堂教学一课时。
1教学目的:
①通过学生自主性的网络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③探索网络教学模式,变单纯的课件制作与使用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教学设计。
2教学重点:感受《十面埋伏》的艺术魅力,了解琵琶因演奏技巧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3教学难点: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网络学习
4教学方法:实践法、自主讨论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提前一周布置学习任务:
1琵琶发展史:秦代-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明清-现代琵琶的改革。
2琵琶的演奏技巧
3古诗词中对琵琶的描写:①唐白居易的《琵琶行》②唐李峤《琵琶》
4《十面埋伏》描述的历史事件
5通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6了解故事《霸王别姬》、成语"四面楚歌"
7初步欣赏《十面埋伏》,了解《十面埋伏》各部分的内容
将学生分成三组,利用网络资源,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并将整理后的信息上传到校园网,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一组:完成琵琶发展史、演奏技巧风格。
二组:找出古诗中对琵琶的描述、史实资料的查找。
三组:完成曲目《十面埋伏》的分段整理并为每段音乐配上文字说明。
(二)课前准备
课前在校园网上发布学生整理的资料,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欣赏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设备:网络教室、投影、相关软件。
教师:启动服务器、教师机,电子课件、话筒、电子投影、媒体播放器,登陆校园网、互连网。
学生:启动学生机、耳脉,登陆校园网、互连网。
(三)课堂教学
1、情景导入(5分钟)
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听《霸王别姬》这首歌曲,那么谁知道它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它描述的正是这一故事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
课前,我们通过查询资料对琵琶这一乐器有了初步认识,尤其读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演奏的精彩描述,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了解它的愿望,今天我们通过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进一步了解、认识琵琶。
《十面埋伏》又名《楚汉》,简称《十面》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琵琶武板大曲之一。曲谱最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81年编辑的《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为直隶王君锡传谱,共分十三小段落,各有标题。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阳平楚》,增至十八段。
《十面埋伏》的曲式结构,采用多段体变奏的原则,在旋律核心音调的发展和调式布局方面,都有显著特色,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叙事特点。风格雄伟奇特,内容壮丽辉煌,气势激昂,形象生动,在我国民族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教师讲解的同时启动教师机,调出《项羽本纪》,学生边听边看,对《十面埋伏》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
2、欣赏曲目(25分钟)
(1)演示课件,了解琵琶的构造。(2分钟)
&nbs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p;
(2)第一遍欣赏:
播放VCD《十面》,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演奏手法、技巧不同,能够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分段对应下图欣赏,教师做简明的提示性解说。

投影打出下图

第一部分㈠营列㈡吹灯㈢点将㈣排阵㈤走队描述了刘邦的汉军在决战前的准备,以密集的音符表现擂鼓三通,铁骑奔驰;以切分的节奏表现古战场上的阵阵炮声,用琵琶弹奏中细腻的长轮技法摹仿古代军队筚篥的吹奏,表现汉军有远而近,浩浩荡荡行进的军威会战的准备。
第二部分㈥埋伏㈦鸡鸣山小战㈧九里山大战全曲的高潮。乐曲充分调动了滚、拂、扫、推、拉、绞弦等琵琶演奏的各种技法,造成特殊效果,生动地再现了两军对阵时金鼓齐鸣,刀枪撞击,人喊马嘶,喊杀震天的场面。
第三部分㈨项王败阵㈩乌江自刎用马蹄声的节奏音型表现项羽突出围而逃。以一个级进的旋律和长音滚弹构成的复调,在琵琶的低音区奏出凄凉悲切的音调,描写在重重包围之中的项羽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这段悲歌表现了失败英雄自刎前的复杂心情和彻底覆灭的结局。
尾 声(十一)众将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情绪较为热烈愉快,表现汉军庆贺胜利的辉煌场面。
   
(3)第二遍欣赏
完整欣赏,注重整体效果,提示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眼前要有多幅画面。
3学生讨论(10分钟)
(1)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结合史实谈谈对曲目的理解,感受作品的表现力,找出最感人的一段音乐。
(2)所配写的文字是否与作品的意境相符,谈谈自己的设计。
(3)简述对琵琶和演奏技巧的认识。
(4)交流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
4教师总结(5分钟)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它集琵琶武曲的各种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一个独奏乐器,能奏出如此形象生动,气氛强烈,富有交响乐的音乐,数百年来,经过历代民间演奏家不断加工丰富,是其所表述的音乐形象和意境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体现了历代民间音乐家的智慧。  
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中国的古典艺术有着极高的境界,特别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西方艺术讲求具象美,而中国的艺术讲求意象美,这就赋予了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魅力。
欣赏中国古典名曲能够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给我们一种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情怀,一种特有的情感和审美方式,同时对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大有裨益。
传统音乐文化对一个人审美观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要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是舍弃了我们的根。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十面埋伏:高一音乐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十面埋伏:高一音乐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十面埋伏:高一音乐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