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段落的调整-说课稿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段落调整的方法,掌握查找与替换的方法。
(2)通过议一议、试一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前一课学会文章基本修改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大段文字内容的修改。
本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二是查找和替换。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是调整文章的基本手段,主要讲解对大段文字内容如何调整,这是前课所讲基本操作难以胜任的。前课重点是对个别字、词的操作,在对文章进行少量字词的处理中是有效的,本课的操作对象是大块段落。
要进行文章的大块操作,首先要学会如何选定段落,这是进行段落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的基础。要首先讲清选定方法,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段落的一种选定方法。
段落的选定方法有多种,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利用鼠标拖动选定段落的方法。键盘选定的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学生掌握了段落的选定方法,进行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就很容易了。
段落的复制、移动操作方法相似,可以讲一种,学生自己试一种。通过学生比较、讨论来区分这两种相似操作的不同点。这样有助于学生辨别异同,操作时也避免混淆。
段落的删除首先要选定段落。选定后可以采用“剪切”,也可以按Del键,还可以用按空格键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异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决定是否讲解,根本问题应该是学生会删除就可以了,至于采用哪种方法,应该以会操作,能完成操作要求为准。
“查找和替换”是对文章进行部分内容成批自动修改的好方法,是一般方法难以取代的。Word中“查找”和“替换”是一种功能中的两个选项卡,要让学生分清“查找”和“替换”的作用。
“查找”命令用于想要确定某一字或词在文章中的位置,或需依据这一字或词进行文章的修改、定位等;“替换”命令用于修改文章中普遍性的错误。
本课的段,在进行操作时是广义上的段,它可以是自然段,也可以是非自然段,还可以是任一连续大小的文字片段,甚至可以是跨段的片段。对自然段的复制、粘贴、剪切等操作,对这个广义上的段也是适用的。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段落的复制、移动、删除及查找与替换等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段落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方法,通过小组议一议、试一试的探讨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及自主探索尝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段落的复制、移动。
[教学准备]
教学例文《秋游》;剪切、复制、粘贴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秋天的时候你们经常去秋游吗?你们都去了哪些地方?景色美吗?回来后老师有没有让你们把秋游的过程及感受记下来?
师:我这里有一篇小明的电子作文,谁来读一读?
例文:
秋游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呀!
师:这篇《秋游》写得美吗?相信我们同学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
请你看着文章,老师想考一考你?
(1)小明这篇《秋游》中共有几段文字?
(2)把“天气渐渐凉了”中的“渐渐”删除掉,怎么做?
(回答过程中出示“删除”Delete和“剪切”图标等图标)
(3)把“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中的“一望无边”改成“望也望不到边”,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
师:其实在文章修改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字、句的修改,还涉及到段落的修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新授
1.教学选定段落内容
师:想一想:段落是指什么?要对段落进行修改,首先要怎么样?
师:怎样选定段落?
师:要进行段落调整,首先要选定段落内容,选定段落内容与选择字、词、句的方法一样,最终所选内容成“高亮显示”(一般为黑底白字)。
[试一试]
师:现在请你根据“试一试”的提示,选定《秋游》一文中“蓝蓝的天空……,有时像几只绵羊。”这个段落:
(1)将光标“Ⅰ”移动到段落的开始位置——“蓝蓝”前。
(2)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选定段落的末尾“几只绵羊。”处。
生:学生上机操作
师巡视。
师: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鼠标双击这段内容左侧文本选定区,或三击段落中任何位置来选定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试一试。
[练一练]
◆分别用三种方法选定《秋游》中的最后一段内容。
◆请一名学生上机演示,其余同学观看。
2.教学段落的复制
师:同一段内容,要在文章中重复出现,除了一字一字输入之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怎么做?
师:请你结合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来自学复制的操作过程[将第二段内容复制到文章末尾,(1)选定这个段落,使它成高亮显示;(2)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3)将光标移动到要复制的目标位置—文章末尾,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屏幕出示]。
[学生演示]
请两名学生上机演示,其余同学观看。
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师:在复制的过程中,要用到“复制”和“粘贴”命令,我们可以使用编辑命令中的指令,也可以使用快捷工具按钮:复制(出示)、粘贴(出示)及快捷键:复制Ctrl+C(出示)、粘贴Ctrl+V(出示)等不同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你们想分别试一试吗(至少掌握一种)?
[练一练]
(小组比赛,看谁学得多)
◆用不同操作方法完成上述任务。
◆用不同的复制、粘贴操作方法将“秋游”中的第一段内容复制到文章末尾。
◆撤消第二步中的操作。
3.教学段落的移动
师:有时候,文章中的某段文字不适合放在这个位置,比如文章中的第二段,应放在第三段位置,这时就要用到段落的移动。出示段落移动的提示:
(1)选定内容,使它呈“高亮显示”。
(2)单击工具栏上“剪切”按钮。
(3)将光标移动到目标位置。
(4)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师:请根据提示把文章第二段移动到文章最后。
生:齐读后上机操作。
师巡视指导。
请两名学生上机演示,其余同学观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分别对文章的段落进行了复制和移动的操作,你能说出复制和移动有什么不同吗?
生:小组讨论。(相同点:都是把所选内容放在剪切板上。不同点:剪切把所选内容去除,复制粘贴后所选内容仍然存在。)
师:想一想,怎样把《秋游》中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互换位置?除了刚才练习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小组议一议,试一试。
师:在选定第二段后,可以将指针指向第二段,拖动鼠标器到第三段末尾,松开鼠标器。仔细观察一下,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一试,能不能移到其它位置。
4.段落的删除
师:对于文章中不需要的段落,我们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可以对其进行删除。
现在要把《秋游》中的第二段删除掉,你将怎样操作?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归结出二种不同的方法:选定内容后使用“剪切”按钮;选定内容后使用删除键。
学生上机练习删除操作。
三、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对文章段落进行修改操作,同学们要记住操作过程,并尽量掌握不同的操作方法,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段落的调整(板书)。段落调整是指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方法对文章的大段文本进行修改、变动的操作。这些方法不但对一段文字起作用,对几段章节内容同样起作用,同学们可以在练习中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打开“练习”文件。
(2)根据提示在文章中进行不同操作的练习。
秋游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呀!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呀!
按顺序完成练习(在文章中修改):
(1)用不同的方法选中第二段文字。
(2)交换第一、二段文字的位置。
(3)把第三段内容复制到文章末尾,然后取消。
五、课堂作业
记住段落复制、移动的操作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段落删除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章查找和替换的操作方法;通过小组议一议、试一试的探讨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及自主探索尝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文章字句的查找和替换是文章修改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
[教学准备]
教学例文《秋游》;“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段落调整的基本方法:剪切、复制、粘贴。请你说说段落复制的过程是什么?
师:请你把《秋游》第一段内容复制到文章末尾,然后再把它移动到第一段位置。
师:现在最后一段内容多余了,你能把它删除掉吗?有哪些方法?
师: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除了对字词、句及段落章节进行修改调整外,我们还用到字词的查找与替换(板书:查找和替换)。
二、新授
今天我们要把《秋游》中的“同学们”都换成“我们”。
出示操作步骤:
(1)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查找(F)”命令,出现“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出示挂图)。
(2)单击“替换(P)”选项卡,在“查找内容(N)”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同学们”(出示挂图)。
(3)在“替换为(I)”框中输入要替换的文字“我们”。
(4)单击“查找下一处(F)”按钮,找到后,如果要替换,单击“替换(R)”按钮;如不替换,单击“查找下一处(F)”按钮。
(5)查找替换完成,单击“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的“关闭”按钮。
学生上机练习。
[练一练]
将“秋游”中“有的”两字全部替换成“部分”。
师:刚才我们在查找和替换的练习中,分别使用了“替换(R)”和“全部替换(A)”,想一想,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小组讨论后再上机验证结论。
师小结: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全部替换(A)”是对文中所有要查找的内容进行替换,中间不再寻求确认,而“替换(R)”用过后查找到下一处时仍要求确认。
三、巩固练习
(1)把《秋游》中“有时”改成“一会儿”。
(2)把《秋游》中“我们”改成“小朋友们”。
(3)自由学习教材中“读一读”内容。
(4)上机练习“读一读”中介绍的同一指令的不同操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利用“查找和替换”来修改某一批字词,结合以前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大批量相同字词的修改极为高效,同学们应当好好掌握,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同一命令的鼠标、键盘的不同操作方法,同学在使用时应选取最快捷的操作方法。
五、课堂作业
记住“查找和替换”的操作过程。
[课后小结]段落的调整这一教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段落的调整-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段落的调整-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段落的调整-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